“自主探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0期   作者:邓维军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小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从自主探究中掌握体育技能,以便促进小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本文从问题引导、问题解决以及实践探究等环节出发,分析了自主探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策略,进而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自主探究;问题;小学体育;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并在教学环节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体育,掌握体育技能,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转变以往单一化的体育教学思路,并引入多元化和丰富化的体育游戏,鼓励小学生积极探索,从小学生的思维、行为、情感以及学习等方面进行引导,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我坚持了学校的课改成果“3010课堂教学模式”,即30分钟导入导学,10分钟达标练习,其中导入导学又分为“激趣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三个环节。根据这些理念指导,我特别对其中的自主探究环节在体育教学中作了以下策略研究和实践运用。
1.从问题中引导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对新奇的事物具有浓厚的探究兴趣,在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是体育课堂的主导,为学生设置大量比较枯燥和重复性的体育练习方式,使得部分小学生对体育学习丧失了兴趣,甚至还会从心理上对其抵触,不愿意积极探究和思考,进而影响了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自主探究教学时,可以先依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心理成长的特征,为小学生设置出具有趣味性的学习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索,然后开展教学工作,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和探究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篮球技能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篮球明星的故事、NBA联赛等引入学习的内容,如姚明、林书豪、易建联、科比等,然后设置问题:哪位小朋友可以为大家示范传球的动作?在传球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要叫“三步跨栏”,有哪些特征呢?这时很多小学生就会开始联想篮球明星在打篮球时的场景,并开始示范和模仿传球的动作与三步跨栏的动作,小学体育教学的氛围更加轻松与活跃,同时也引起了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小学生积极投入到对篮球学习的探索中,增强了小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能力。
2.解答引入合作
        在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中,体育教师需要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小学生之间相互的合作与探讨,增强小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感知能力,切实提升自主探究的效率。对于小学生而言,活泼好动其实天性,但是小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注意力也很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就需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和体育游戏等方式,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其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自主探究的环节中,进而释放小学生的个性,并挖掘出小学生的潜质,强化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探究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下,更加强调要将小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展示小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小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和自觉探索,融入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通过小组之间的互动以及探究,不仅能够解决体育学习中的难题,同时也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协作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设置出小组比赛项目,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体育,增强小学生的体育技能。如:接力赛、花样跳绳比赛、二人三足比赛等活动,从竞争中进行探索,并从探索中增强合作。此外,为了激发小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强化自主探究学习的效率,教师还可以设置趣味化的体育合作学习游戏,很多小学生对游戏具有极强地兴趣,如果教师能够将自主探究学习与体育游戏相结合,那么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将以往教学中单一并且重复的跑步训练、运球训练、弹跳训练以及灵活性训练等有机的结合起来,然后将小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在比赛中分别完成跑步、运球、花样跳绳、转呼啦圈等任务,最后用时最短的小组获得胜利。合作学习在小学体育自主探究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教师需要加强和小学生之间的交流,对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全面的分析和掌握,为小学生设置出多元化与丰富化的探究游戏,进而强化体育学习的效率,丰富小学体育学习的内容。
3.实践课堂
         自主探究需要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时间和机会,让小学生能够从实践中感悟体育内容,并掌握体育技能,全面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也要灵活的应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拓展小学体育教学的范围,延伸小学生的体育视野,使用教学视频、图片等方式,吸引小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探究学习过程中,比如:教师可以先为小学生展示出三步跨栏的基本动作,然后将其分解为几组图片,然后让小学生详细的观察和模仿。
         其次,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的场景或者案例等,让小学生能够从生活中感知体育知识,并掌握体育学习的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方面的评价,不仅要对小学生的体育技能、身体素质进行评价,还要对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意识、心理以及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让小学生能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进而增强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结束语
    在素质教育下,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激发小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掌握体育学习的基本技能,并强化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首先,教师应该认识到自主探究对小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然后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设置出多元化的自主探究教学方案,使用问题引导,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趣味性,鼓励小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此外,教师还应该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应用到自主探究教学中,并引入生活实践中的案例,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吴洁莹.“探究性学习”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0):114+116.
[2]陈忠.对影响小学体育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效运用的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18(09):39-40.
[3]林华基.浅谈小组合作与自主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0):99+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