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探微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0期   作者:唐枚
[导读] 作文写作,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就一个字:怕,
        摘要:作文写作,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就一个字:怕,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字:难,作文教学一直被视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不容忽视。作文难,难在哪里?难在头脑一片空白,笔下不生花。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开展作文教学,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呢?本文就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作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探究
        作文难,难在学生没有写作的兴趣,提起笔来,总是觉得没什么好写的。另外,由于少阅读,词汇积累极少,导致作文枯燥无味、呆板、没有自己个性。一直以来,我们往往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大大忽视了学生的学。学生喜欢写什么?很少过问,老师花很大力气去“说教”,去灌输,去评价作文等等,导致很多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有没有办法解决上述问题?应努力做到:收放自如,支持有度,让学生把写作当作一种乐事,当作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
        一、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让学生心中有志
        二年级第二阶段,学生达到了以下目标:有秩序地表达所发生的事情;能够创造性地用合理的情节编故事,解释事实(如口头交流);开始按照一定的内容练习写一两段,组织清晰,中心清晰。我会告诉学生,莫里哀喜剧《贵人迷》中的主人公惊讶地叫道:“我没想到说话是散文!我甚至不知道我已经讲了几十年的散文了?”现在看来有点夸张了,同样的语言文字要求也能从侧面体现作文的轻松。我们加强了对学生的关爱,化解他们的畏难情绪,为写作做好了准备。
        学生在克服了对困难的恐惧之后,应该建立起自信。在很大程度上,教育者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指导写作的主要思想就是先“放”后“收”。所谓“放手”,就是学习者要放开思想,放开手脚,放开笔墨,放开作风,放开胆量,放胆为文。因为对于初学者来说,思想解放是非常必要的:当学生写作时,如果能把它看成是容易而不难的,自然就能写出文章。可是,应知道,“放”与放任是不同的。学生经过了学习与指导后,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就要“收”。教师要从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不断渗透积累语言和文体的指导,注意在练习前指导用语的准确性,层次的合理性,并在练习点评中突出锤炼语句、结构的要求。
        二、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让学生言之有物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满怀信心和热情地进入“我要写作”的精神境界。作文来自生活,我要求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想象和感受自由写作,放任思绪。
        写你所做的。我使用拼图剪辑、小实验、小制作、表演等场景;我还擅长使用“钉扣子”、“粘鼻子”等少先队活动主题。这样,不仅使写作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而且让学生仔细观察、动脑思考、理解生活,产生喜怒哀乐等情绪,然后结合自己的动作、表情、语言、心理活动等,用口语描述,乐于表达,拿笔记载。例如,在队活动中,我让学生们练习“钉纽扣”。活动结束时,他们有意识地写下了这篇文章。其中一个学生有句话:“这该死的线,又软又软,好像有软骨病。不管我怎么努力,我都不能穿这个小小的针头。我很生气!”他写得多好啊!
        写你所说的。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罗列一些他们爱谈论的话题,先说后写,以说促写,“以吾手写吾心”。如让他们一个一个作自我介绍,说自己的性格、爱好、优缺点;说自己的家庭成员;说童年趣事和恶作剧;说自己亲临的名胜古迹;说家乡的风土人情、特产等。在作文教学中,侧重学生们想说的话题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作文课上,我布置了一道作文题——《说说我自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先向同桌介绍自己,然后动手写下来,但不能署名写的是谁,我收集后再选取写得好的习作出来讲评,让学生猜猜写的是谁。结果有不少同学写成了“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等“千人一面”,没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随后,我再宣读几篇写得成功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指导他们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作。该节课,同学们趣味盎然,深感写作之趣,乐中学到了写作知识。
        写你所游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孩子走出去的机会增加了。除了“天马山”、“梅岗公园”等景点外,钱排的李花、北逻公园的荷花等都成了学生们写作的对象。有不少家长在外地工作的,每逢假期还带孩子们去度假,不少的名胜古迹都跃然纸上。学生在写景的同时,还融进了自己的情。我还常常利用春游、秋游的机会,带领学生去野外田间,观察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瓜果蔬菜等,同时,综合运用自己眼耳口鼻等多种感官,真切体验此刻的美景,让学生有话要说。记得有一次春游回来,有个学生的游记中写下了这样的句子:“我躺在这绿色的草地上,就像睡在软绵绵的地毯上,空气中飘来一阵阵淡淡桂花香,春风轻轻地抚摸着我,树上的小鸟去吱吱喳喳叫个不停,多么的舒服啊!”他体验到了此刻的美景,写出了自己的亲身体会。
        写你所想的。在布置作文训练内容时,我特别注意贴近当今的形势,现在的生活,为学生创设一种写出自己真情实感和一吐为快的机会。比如:《妈妈,我想对你说》、《二十年后的我》等题目,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让学生发表内心的独白,变“要我写”为“我乐写”,提高写作的兴趣。又如,今年全国范围内突发了新冠状病毒疫情,我在上网课时就布置了孩子们写了一些有关这方面真实感受的文章,有的同学真实地表达了在疫情期间,不能回校,不能外出的烦恼,也有的同学也分享了在家中与家长一起不断研习厨艺,学会了做面包等的欢乐,还有的同学从电视等媒体上知道了医生护士的辛苦,表示自己将来也要当一名白衣天使的愿望。
        三、教学生学会积累,让学生言之有词
        “每一小步都通向千里。”,“你得像蜜蜂一样采许多花来酿蜜。”,如果你停留在一个地方,你得到很少的东西。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但如果没有丰富的语言,文章就会“苍白无力”,不生动感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明读书和积累语言对于写好作文是很重要的。作文是解决写作问题的,是一种倾诉,而阅读是一种吸收,是运用全部的文化成果来充实、丰富和提升自己。
        首先,我在班里设立了一个“小书角”,为全班学生广泛收集健康书籍阅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阅读教学中学习、汲取。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语言表达的规律,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要求他们在阅读笔记中记录好单词、句子和优美片段。另外,更重要的是要从课余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我以学校读书节为契机,鼓励学生平时多阅读课外书刊,广泛涉猎,开阔视野,积累词汇。
        亲切的交流同样会使学生的知识更丰富,写作兴趣会增加。我每周用一节固定的课来总结一周的阅读情况。师生们互相交流阅读的收获,集中阅读积累的好单词和好句子,学习和体验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在写作文时,要提醒学生“尽量使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生词好句”。这样,学生的作文就从空洞走向充实,形象生动。我还建议学生及时记录日常生活中听到的有趣的对话、讨论和争论。学生博览群书,进行大量阅读,就会为“厚积薄发”提供广阔的天地,积累了丰厚的语言,就为他们的写作插上了翅膀。
        总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只有想方设法地让学生运用自己独特的思维去观察去感受去积累去想象,才能做到“看世界”、“表我意”、“写我心”、“抒我情”,才能轻松愉快地写出自己的真实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灵性的习作。
        参考文献:
        1、王全志,《作文,是心灵的轻吟低唱——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作文教学》
2、朱水根,《新课程小学作文教学》
3、陶红燕,《在激扬文字中铸塑学生的人格》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