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地理问题式教学设计与优化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0期   作者:李阳
[导读] 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摘要: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高中地理学习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能动性,通过设置丰富性和多元化的问题,引导学生能够积极的投入到对地理知识的探索和应用中,进而强化高中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全面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本文分析了目前问题式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展开问题式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地理;设计;问题式;策略
        在素质教育下,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讲解中,还需要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能够深入探讨地理知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问题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地理教师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优化教学设计。
一、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现状
(一)问题的设计质量不高
        长期以来,教师们采用单一灌输式的讲解方式比较多,为学生设计的教学方式比较枯燥,为学生给予的思考以及探究的时间比较少;同时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问题式教学的重要性。在设计问题时带有一定的随意性,问题的质量不高,经常用“是不是”“对不对”的方式进行提问,问题缺少趣味性,大多数问题比较固定,只有大概30%的问题具有开放性和探讨性,这就使得高中学生问题式学习的兴趣不高,不愿意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索教师提出的问题,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教师对问题的设计缺少目标
        由于一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并没有从高中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特征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对问题的难易程度没有全面的把控,因此设计的部分问题难度较大,影响了学生的回答积极性;而部分问题却比较简单,达不到问题探究的效果;同时很多教师对问题式教学的目标不够清楚,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强,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使得问题解决的效率不高。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表明,只有40%的学生会对地理问题进行反思,而大多数学生仅停留在表面中,问题式教学不够深入。
二、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策略
(一)合理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高中地理课程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涉及的知识也比较多,如果教师在教学之前,为学生设计出趣味性的问题进行引导,那么就能很快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深入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中。比如:在学习“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一节时,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西北地区荒漠化以及成因等,由于本节课理解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对西北地区外力的物理风化一知半解,对干燥、植被、风沙三者与荒漠化的关系逻辑认知方面存在困难,因此就需要教师设计出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层层递进的展开学习。如“荒漠与荒漠化一样么?怎样能够将两者区分开来?”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利用多媒体,播放海底地形的图片或者视频等,让学生对海底地形有清晰的认识和学习,让学生再次回答,学生就能够对观看和学习的内容进行整合,进而有效的掌握海底地形的相关知识。

在设置地理问题时,教师要结合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问题的难以程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引发学生的思考,开启后续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积极性,全面提升地理教学的效率。
(二)开展合作学习,提升问题式教学的质量
        在开展问题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确定问题式教学的特色和优势,然后为学生设计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并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分析并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与问题式教学相结合,能够展现出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主体性,有助于提升高中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比如:在“城市化”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先划分学习小组,然后为不同的小组设置不同的探究问题,分别对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区位进行分析,研究其在城市发展中区位因素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然后通过搜集资料,将对这三个城市的区位分析制作成为地理课题,最后每个小组将研究的成果进行展示,并且可以联系我们戈壁明珠——石河子的城市化。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发言,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使得地理教学的氛围更加开放和自由,全面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
(三)鼓励学生积极提问
        在问题式教学中,并非单向的由教师进行发问,让学生进行回答;而是一个多项式和互动式的教学,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并通过其他学生的探讨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深入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也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不足之处,进而优化教学设计,完善后续的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节时,学生提出为什么我国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尤其在西部地区的天然气储存量巨大,为什么开发和利用的效率较低?通过讨论,联系我国不同区域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梯级差异,结合西部天然气开发中设施构建的难度、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较好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还有些学生创造性的提出,在未来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的新思路与新方法,不仅对问题进行了解决,还对地理学习进行了延伸,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创造性。
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对问题式教学有清晰的认识和界定,明确问题式教学的作用和对学生发展的意义,然后从高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为学生设计出优质的探究问题。首先,教师应该分析目前在问题式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有的放矢的进行解决;同时教师还要确保问题设置的合理性,准确的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其次,教师还要积极与学生交流,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与问题式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孔德莹.问题激发灵动课堂——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应用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5):86.
[2]王志勇.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三环节[J].教学与管理,2018(28):64-67.
[3]邱刚田,刘光文.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优化设计与实践[J].地理教育,2020(06):4-6.
[4]孔凯月.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探讨——以“区域发展”为例[J].文教资料,2020(06):210-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