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常态下,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教育模式也在各高校中得以全面开展。这为完善教学体系、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重要基础。而本文则对网络时代下的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分析,文章旨在提高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为高校开展思政工作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十九大”明确指出,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的引导,使其能够明确自身所肩负的时代使命,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以及核心素养。
1.网络时代对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
1.1 拓展交流渠道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接收、传递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对国家大事、社会新闻等进行及时了解,极大程度的丰富学生的知识获取范围。同时,互联网也为人们的沟通交流搭建了便利的渠道,而高校辅导员也可以通过对互联网平台的应用,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不同平台,不同资讯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进而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及道德素养。
1.2 实现师生间的平等交流
网络平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为顺畅。通过网络平台,人们可以自由的表达内心所想,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的发表观点和看法。而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效的对网络加以利用,也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进师生情感。如果部分学生较为内向,不能进行较为顺畅的沟通交流,则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在网络上与辅导员进行沟通,如此,辅导员就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进而根据学生现阶段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1.3 丰富教育手段
在网络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要对网络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在思政教育中为学生播放图片或视频,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可以使学生更为全面充分的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而在日常生活中,全面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而辅导员采用多媒体等网络技术,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为主动的参与到思政课程教学中来,自主的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最终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2.网络时代下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路径
2.1 对网络技术及资源进行有效利用
在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中,辅导员应首先明确工作方向,然后运用网络技术手段以及网络资源,以学生更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思政教育内容的展示。如此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海量资讯,搜索时政内容、典型爱国事迹等,对一些可供探讨的话题进行设计,丰富教育内容与形式。
另外,辅导员还可以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爱国意识,且在此基础下,为学生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活动结束后,辅导员还可通过网络对教学效果进行及时反馈,分析教学中的不足,来不断的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最终使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得以明显提高。
2.2 革新教学手段
如今,社会变化速度较快,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高校辅导员也应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为此,就需要不断的革新教学手段,将网将互联网技术融入于实际工作中。例如,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可以建立微信群或QQ群,并在群内分享、发布教学资料或是时讯信息,以此提高思政教育的工作效率。同时,辅导员也可以运营公众号,并在论坛上定期发布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鼓励学生对相关信息发表看法,如此辅导员就可以更好更全面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同时,辅导员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意见反馈,对自身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进而使教学体系得以不断优化。
2.3建立校园网络交流平台
如今网络技术极为发达,各高校也均建立了自身的官方网站以及校园网络平台。高校辅导员可以对校园网络平台进行全面利用,并借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在网络交流平台中,辅导员可以定期设置政治话题,引导学生讨论。学生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对话题进行分析、思考,进而发表自身的见解。这一方面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对平台内思想政治话题的讨论,也可以使学生梳理已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且意见发表过程中,通过资料查找,还可以进一步的拓宽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并最终营造较为和谐的思想政治教学氛围。
3.结语
在网络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对网络技术进行充分利用,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革新教育手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将学生吸引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借此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使学生可以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及道德情操,培养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冉欣,孙硕.高校辅导员敬业特质研究——以北京为例[J].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7(03)
[2] 王玉卓.高校辅导员开展“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7(04)
[3] 李涛.高校辅导员工匠精神的培育与践行[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4] 张乐.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 现代交际. 2017(03)
[5] 何之君.辅导员的素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3)
[6] 李金霖.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 才智. 2017(20)
[7] 杨兆宇.刍议高校辅导员家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J]. 新西部. 2017(09)
作者简介:
生舒(1991.2—),女,汉族,籍贯:辽宁本溪人,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辅导员,硕士学位,专业:社会工作,研究方向:网络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