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常见题型答题技巧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期   作者:王璇
[导读] 掌握答题技巧,对于考试正常发挥至关重要
        掌握答题技巧,对于考试正常发挥至关重要,可以帮助考生把会做的题目都做对,做对的题目拿全分,不会的题目争取得到基础分。以下为中考常见题型的答题方法。
一、选择题:

        1、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含义,不能一目十行,如果要选出不正确的选项,一定要勾出来提醒自己。

        2、不要盲目自信,应该逐个判断4个选项,在选项后面打“√”或“×”,再确定答案。
二、填空题:
1、审题的过程聚焦相关的物理知识点,勾画出有用信息。
2、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填空,概念和规律要用课本上的原话,不能自己创造,确保语句通顺,无错别字。如: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计算结果不能用分数表示,需要化成小数,没有特殊说明的保留两位小数。
三、画图题:
1、认真审题:画出什么?标出什么?
2、思考用什么原理或者规律画图。
3、注意细节:实线虚线分清,箭头方向画对,线段长短符合力的大小,垂直符号、大括号、力的作用点、节点、标注符号等别忘记。
4、用直尺和铅笔在答题卡上画图,检查无误后,再用直尺和黑色签字笔描黑,不要出现重影。
四、画图像题:
1、用铅笔描点和连线。
2、描点要准确,点要稍大,不能被线覆盖。
3、连线,直线用直尺连,曲线不用直尺要用平滑曲线连接,不能画成折线。
4、连线截止到数据点,不用延伸,不符合规律的点要舍掉。
5、确认无误后用黑色笔描。
 五、基础小实验
1、长度的测量必须先确认分度值,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他物理量读数都不需要估读。
2、机械秒表读数先看分针是否过半,再看秒针,然后相加。
3、小实验的四种考法:
①实验说明了什么?(写出结论)
例如:闻到花香说明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②实验探究什么?(写出实验题目)
例如:覆杯实验是在探究大气压的存在
③实验现象是什么?
例如:通电导线下方平行放置小磁针,看到的现象:小磁针发生偏转,
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④实验研究方法:控制     不变,改变        ;用        反映          。
 例如: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的是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研究的是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控制物体的质量不变,改变物体的高度,研究的是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
  用木块移动的距离反映小车动能的大小;用电流表的示数反映导体电阻的大小;用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或电阻丝产生电热的多少。
六、实验探究题
1、测量性实验:
①实验原理:写出计算这个物理量的公式;
②思路:实验原理——要测量的物理量——测量工具;
③会设计实验记录表格(表格中的物理量要有单位);
   表格包括所有要测量的物理量、要求的量;物理量要有简单的文字说明、符号及单位。例如:伏安法测电阻
 
④误差分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注意是否进行了多次测量,测量性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⑤了解一些特殊的测量法,例如:利用浮力测密度: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物体浸没时V物=V排;缺电流表或者电压表时,用等效替代的方法测量电阻或者电功率等。
2、探究性实验:
①提出问题:明确探究主题(探究××与××的关系),所有问题必须围绕探究主题展开;
②猜想与假设:有几个猜想就要考虑几个变量;
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掌握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等),控制   不变,改变     ,用      反映     ,如何做到等效替代;
④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电路故障的分析;
⑤多次试验的目的: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⑥分析论证:分析数据的变化规律,识别图像中物理量的数学关系,写结论要注意前提条件和逻辑关系,并且分清楚是定量关系还是定性关系。
例如:定性关系:
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P=ρ液gh)
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越大,电流做的功越多; (W=UIt)
定量关系: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逻辑关系: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⑦实验评估:注意实验次数够不够,是否控制变量,结论是否正确,实验操作是否安全。
⑧交流与合作:注意实验结论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用功不变时减小额外功(减小摩擦力);额外功不变时增大有用功(增大被提升物体的重力)
八、综合计算题:
1、力学综合题分清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研究的力与其他力是什么关系,例如:①漂浮、悬浮时:F浮=G,汽车匀速直线运动:F牵=f
②压力和压强的计算要分清楚固体、液体、气体产生的压强和压力;浮力要明确研究对象及它所处的状态。
2、机械效率问题分清楚两个距离、两个速度间的关系,以及两个力之间的关系,分清楚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3、热学分清楚Q吸和Q放。
4、电学计算注意同时性、同一性,分清楚要求的是电流对哪个电阻做的功,哪个电阻的电功率以及电路的总功和总功率;
5、力、热、电学综合要搞清楚能量转化的来龙去脉,正确写出效率的表达式,然后联系已知条件和要求的物理量。
6、为了提高得分率,要求分步骤书写,不要写大综合的表达式,否则一错全错。
   总之,考试时题目审清楚最关键,综合题千万不要着急下笔,形成完整思路再开始书写,这样计算题的书写才能呈现出清晰的逻辑过程,避免了随意涂改的现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