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知识结构、发展思维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实际教学来看,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较低,究其原因在于老师没有结合课堂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实际,对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优化设计,还需要将快乐理念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促进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目标更好实现。
关键词:快乐理念;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应用;分析
随着新课改在现代教育教学中不断深化,老师开展教学十分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实现知识、能力和素养培养。然而受到小学生年龄较小、认知水平偏低影响,仅凭借老师课堂知识教授无法达成课堂教学目标,需要结合书本教材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并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小学语文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并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1]。基于此,对快乐理念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和探讨。
一、快乐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作用分析
将快乐理念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起到以下作用:(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开展快乐小学语文教学,老师就会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准快乐教学切入点,将学生感兴趣事物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2)发展学生学科能力,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开展语文学科教学,除了要扎实学生基础知识以外,还要对学生学科能力进行培养,而小学语文学科能力除了听说读写之外,还包含思维、想象、探究、创造等能力,将快乐理念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针对课堂老师提出问题也能进行自主思考、想象和探索,相应语文学科能力也能得到锻炼和提升;(3)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快乐语文教学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针对课堂学习提出问题,学生也会积极探究,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把握课堂教学重点,相应课堂教学质量也会显著提高,并促进学生朝着更好方向发展[2]。
二、快乐理念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课前导入——进入乐园的门票
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一个趣味十足的课前导入,可以吸引学生去欣赏和领略这一张门票涵盖内容,并推动课堂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展开,具体策略有:(1)趣味故事,小学阶段学生喜欢听故事、做游戏特征较为明显,在进行课前导入时,老师就可以利用小学生喜欢听故事个性特点,采用趣味故事导出新课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新课学习兴趣,还能够营造轻松舒适学习环境,以“失物招领”为例,开课前老师就可以讲一个寻找丢钱主人的故事,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够与新课内容自然衔接,促进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情境当中[3]。(2)创设情境,伴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得到十分广泛应用,不仅可以将书本知识内容直观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还能够调动学生感官和增进知识内容理解,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以“小小竹排画中游”为例,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配备与课文内容相应背景音乐,然后以图片、视频等方式直观展现幽静湖水、广阔湖面,学生在优美音乐和如诗般画面吸引下,也会积极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探寻,使语文学习变得更加事半功倍。
(二)课堂教学——精彩纷呈的园中景点
在学生拿到进入语文乐园的门票以后,园中实际景色如何?是否可以留住学生脚步?能否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需要老师进行深入探索,并采取有效方式引导学生探索乐园,并实现知识和能力提升。
具体策略有:(1)设置问题,引发思考,为了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语文学习活动中,老师就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置多个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学生也能够在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中增强语文学习自信心和感受到语文学科魅力,从而喜欢上语文,以“美丽的小路”为例,老师可以设置“小路的美丽体现在哪些地方?小路为什么美丽?文章主要表达了什么?”通过层层设问学生就会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并在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收获成功喜悦,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也会得到有效锻炼[4]。(2)各抒己见,展现个性,考虑到小学生语文学习所体现出的个体差异,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好奇心,就要老师为学生创造更多展现自我和个性的舞台,实践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意见和看法,引导每位学生积极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和共同进步,以“称象”为例,老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文学习,并让学生说一说文中采取了哪些称象方法?并且比一比哪种方法更好?最后让学生尝试说一说曹冲是一个怎样的人?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和讨论中,并且在老师鼓励支持下大胆说出自己看法,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学习参与感和成就感,还能够锻炼学生信心和胆量[4-5]。
(三)课后实践训练——让学生流连忘返
在完成课堂教学以后,老师需要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对学生知识能力进行巩固和训练,以促进语文教学目标更好实现,学生也能获得全面综合发展。然而传统书面作业形式,无法激发学生作业完成兴趣和满足学生多样化课后作业需求,最终得到的课后巩固效果也不够理想。为此需要老师结合学生实际作业需求,对课后作业形式进行创新,通过画画、活动、比赛等作业形式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流连忘返于语文学习中。以“四季”为例,在完成课堂教学以后,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以画图、小作文等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喜好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季节,并用画笔和简短语言描绘出来,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评比,不仅可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还能够提高学生作业完成热情;又或者是在完成“美丽的小路”教学以后,受到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不成熟影响,对课文所反映的思想实质了解不够深入,这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也产生极大影响,为此老师就可以将课后作业设置为课外体验活动,并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深入到实际生活当中,对周边小路存在的脏乱差现象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在课堂中进行讲解和阐述小组观点,整个作业完成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体验中获得新的感悟和认识,学生人文素养和思想品质也会得到显著提升,对待语文学科学习也会充满热情[5]。
结语:本文是基于对快乐理念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探讨,将快乐理念渗透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也会得到明显提升,然而想要获得这一理想教学效果,就要老师对小学语文学科知识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趣味故事导入、情境创设、小组合作、问题设置等教学方法加以运用,才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学科能力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推动学生获得全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志娥.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J].语文课内外,2020,(13):82.
[2]雷祥清.快乐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45):25-26.
[3]饶春燕.基于快乐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微探[J].考试周刊,2020,(41):47-48.
[4]王慧珍.基于快乐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33):40-41.
[5]罗桂花.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析[J].学周刊,2020,16(16):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