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既是一门培养青少年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科,也是一门陶冶个人情操的学科。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作为初中的语文教师我们要相信学生内在的潜能,要努力为学生们营造创设丰富情感的教育教学氛围,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并从中发掘、发现学生个性思维的亮点,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思维活动,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发表自己内心独特的想法。自我反思的益处在于,它可以改造和提升初中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有利于形成个人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在注重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合作学习,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只有这样努力地学习,沉着地思考,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我们才能真正地走进新课程。
关键词:人文性 自主性 发散思维 风格
教学反思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所谓超越自我就是在教育教学中经常进行一些听课交流活动,取长补短,通过运用比较,彼此之间找出各自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在手段、方法上存在的差异,从而达到提升自己综合能力的目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不论是运用研究法还是比较的方法,我们都应该学习一些比较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正可谓“会不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经过本人一段坚持不懈地教育教学反思,我从中发现,恰当的运用教学反思,它可以实现对教学领域的深层思索,并在这种不断的思考当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以此形成自己充满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
一、在语文教学中在突出人文性的同时,注重工具性的培养
语文是我们日常交际的重要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就形成了语文学科的的基本特征。这是在新课改下,我们对语文学科的一种最基本的认识。传统的语文课,我们常常喜欢给所学的文章进行分段、分层,并总结出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教学中处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一个配角,既没有思想上的交流、心灵上的感触,也没有思想上的碰撞,就更不用说情感的陶冶与审美的熏陶了,课堂上枯燥、乏味、无趣。这样的弊病在于没有把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充分的体现出来,从而,让语文科的学习不再受青少年的喜欢。逃课、无故旷课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了课堂的教育教学效率。在新课改下,作为初中的语文教师着重于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着重彰显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语文学科本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学科以真实的面目。让语文课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充满活力、妙趣横生。正是由于对语文学科的这种认识,有一些教师认为,新一轮的课改实际上是削弱语文基础,淡化知识结构。所以一定要全面重视对语文人文方面的发掘,如果不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生字、词、句等知识,就会显得落后、平庸,日常教学就不再重视了,上公开课的时候就不会有更多的“出彩”的时刻了。可就语文课而言,如果没有朗朗的读书声,如果失去了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如果失去了对精彩片段的独到分析,那语文课的学习还有什么意义呢?还何谈什么能力培养呢?假设一下,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最基本的字词都不会读,不会写,每当写作时,不是错别字一大堆,就是病句不断,即使他拥有再强的文学感悟又怎么能表达出来呢?语文教学的特色在于听、说、读、写,是在这四个方面的基础上进行发掘与不断创新,而不是脱离了实际,进行花样翻新。 所以说,初中的语文教学强调的是人文素养的栽培,而决不能以降低学生基本语文练习为代价的。我们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在注重人文性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地做好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个人素质的培养。
二、反思教学,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发散性思维。
新课改的要求是在实际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地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中主导地位。所在,作为初中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运用点拨教学,能起到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
点拨犹如熊熊的篝火,激发青少年的思维释放出耀眼的火花。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以教学目标为方向合理选出那些有价值的,又常被我们忽视的词句、必要的语段进行分析。因为这些词句在全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只要弄明白这些词句,才有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例如我们在学习鲁迅的小说《孔乙己》这篇课文时,本文重点的句子就是“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恰如其分的对这句话进行点拨,就能让学深刻的意识到孔乙己是一个多么可笑又可悲的人,迂腐寒酸而不失善良的形态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与此同时,我也会对每课当中的重点段进行点拨教学,启发学生进行反复阅读,进行多方面的练习与分析。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既让学生抓住了重点段落,也让学生抓住了文章的主题,既突出了文章的重点,又突破了教材的难点,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课堂教学点拨的核心在于教师能洞察学生的思维火花,并及时的赋予一把火。恰当的点拨一方面表现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给予艺术化的指点,让他们准确的解除在学习当中的障碍。而另一个方面表现在学生在遇到疑难问题时、由于把握不准方向,教师所给予的思考问题的途径,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让学生的研究活动得以顺利的实施。适当的点拨还体现在当学生思想误入迷途时,教师能迅速展开行动,凭个人的睿智把学生的思想引导到正常的路途上来。
语文教学课堂上恰当运用点拨的益处在于,能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追求,完全将学生置身于一种积极乐观而又富余多元化的一种学习情境当中,既调动了每位学生的情感意识,又激发了他们好奇心和探究的精神,让他们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都能很好的表现出来,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在习作教学中,体现自我价值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了学生们在作文中的个性与创造性的丢失。习作中总是司空见惯的几段空话、套话、假话。文章毫无真实性感受,致使习作失去了原有活力与色彩。正是由于这种原因,作为初中的语文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们写随笔、日记、观后感、周记等。在这样的习作中,常常包含着孩子们的真情实感,富有鲜明的个性,以及许多富有色彩的词语的运用,往往会有许多佳作涌现,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发现一个崭新的自我。
作为初中的语文教师,我们允许学生们的习作有一个过渡的层次,并在指导习作时抓住学生作文中的一些闪光点,予以鼓励。比如一些好的句子、词语或者是精彩的开头与结尾等,这样就能充分唤起学生习作的热情与自信。在写评语的时候,要着重以鼓励为主,并用委婉的语气指出学生例文中的一些错误。如此一来,学生就会在以后的创作中更加主动热情,并能更好的展现自己。从而达到了提高习作水平的目的。
结束语:
身为一名初中的语文教师,如果想让自己的专业水平得以更好的提升,就一定要注重教学反思。因为教学反思有利于我们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发现问题,有助于提高我们教师的个人教育教学水平。我们要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只有做到这点,我们的教学经验才会越来越富有,教学方法才会越来越灵活,教学能力才会有所突破,从而形成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马鹏飞.刍议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J].学周刊,2019(31):123.
[2]臧卉.试论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整改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8(17):122.
[3]周汉龙.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J].文学教育(下),2016(06):123.
[4]段家慧.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及解决措施[J].亚太教育,2016(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