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阶段对应的是学生在人生中的思维启蒙与观念塑造的关键时期,而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语言思维养成和表达能力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其同样也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基础性学科之一。聚焦于农村学校小学语文的教学实况,学生群体构成大都为留守儿童,其所具有的生活负担相对较重的特性决定了语文学困生普遍存在的缺陷产生。本文深入分析了农村小学语文学科学困生具体的产生原因,并依据相关教学开展经验与科学理论依据提出了针对农村小学语文学科学困生详细的转化策略,以期能够改善此类教育落后现象。
关键词:学困生;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产生原因;转化策略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被城市建设所吸收,这也直接导致了农村地区现有人口构成普遍以青少年与老年人为主,而留守儿童长此以往父母关怀的确实与陪伴的减少,促使其心理问题逐步成为了社会热点得到了广泛关注。在农村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开展实际内,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大都秉承丰富学生情感的原则与目标,但立足语文教学开展情况可知,其并没有取得良好的预期教学成效,因此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农村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制定正确的可行性转化举措,帮助其实现语文学习成绩提升与情感培育目标达成。
1. 农村小学语文学科学困生产生原因
1.1 学生自学意识较差
相较于小学教育阶段其他类型学生,农村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敏锐程度差的缺陷,且在留守儿童群体中的展现更为明显,这也是导致农村语文学习中学捆上产生的主要因素。在农村小学院校中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语文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够完成,在校内开展专门性的教学与学习完全没有必要,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农村语文课堂开展过程中普遍沿用传统教学手段,导致了语文课程内容枯燥性与语文作业设置刻板性的产生,使得学生难以保持语文学习兴趣,主动消磨语文自学意识,二者共同导致了学困生群体的产生与壮大。
1.2 家庭关爱教导缺失
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大都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和家中年龄较大的长辈一起生活,这样的显示状况也因此导致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家庭关爱的缺失。与此同时,父母较少的陪伴同样减少了其对于留守儿童言传身教的影响,学生除却在学校接收教育外很难有得到教导的机会,而农村信息的闭塞性也决定了与儿童共同生活的老人无法为其提供有效的教导,学生的家庭教育无法得到高水平的开展,课后作业也难以实现高质量的完成,因此,留守儿童家庭环境下关爱的不足与教导的缺失,也是农村小学语文学科学困生产生的重要原因。
2. 农村小学语文学科学困生转化策略
2.1 提升学生语文学习信心
运营有效举措推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自信心的具备,是农村小学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手段帮助留守儿童学困生转化的关键性举措。教师能够在教学实际开展阶段通过多样化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的创新,实现学生在教学活动开展阶段参与感的提升,从而实现对于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的树立,使学生更具探究热情完成语文知识探究,进而进一步改善语文特困生所面临的学习困境。
例如,在《少年闰土》教学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农村教学资源优势,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深刻体会课文中所描绘的农村环境,从而更为深刻地实现对于少年闰土现象的理解与感悟,体会作者对于真挚友谊的怀念之情,使学生在感受家乡美丽的同时增强学习信心并获得心理安慰。
2.2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素质培育最好的老师,农村小学教师在语文学困生转化过程中,同样应当意识到这一教学原则,并在教学实践内积极应用教学举措改善教学开展手段,通过针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育,逐步实现学习兴趣向学习动力的内在转化 最终达成农村语文教学效益提升的目标。
例如,在诗词《迢迢牵牛星》的课堂讲解阶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所特有的童真特性,激发其对于诗词内所描绘美好爱情神话故事的兴趣,并在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通过动画视频或卡通图画针对诗词内容加以展现,或是引导学习通过表演形式体会课文内容,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培育学生的自学态度,实现对于学困生知识探究兴趣的激发以及语文学习障碍的转化。
2.3 尊重学生个性特征差异
立足农村教育开展实际,教师同样需要注意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共性问题,即不同学生水平差异的体现与个性特征的具备。因此在实际教学阶段中,教师应当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差异具备尊重意识,不可以片面地将学习成绩的优劣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需要精心保护农村学生较为敏感的自尊心。
例如,分层异步教学举措的实施就是针对学生个性化差异与特征进行充分尊重与有力发扬的典型展现。其不仅能够通过阶段性学习目标的达成帮助学生学习信心的树立,也可以凭借多样化学习内容的制订推动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
除此之外,教师不论是在针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与课外相处过程中,都积极开展定期家访了解学生生活情况,主动聆听学生想法并协助学生共渡难关等实质性关爱举措,弥补学生因家庭关爱教导缺失所导致的语文学习心理障碍,同样也是针对农村小学有人学困生进行转化的重要性手段。
由此可知,农村留守儿童学困生转化问题作为社会热点,核心在于教师教学理念的具备与教学举措的施行。教师唯有兼顾承担学生学习成绩提升与情感缺失弥补的教育重任,并通过提升学生语文学习信心,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尊重学生个性特征差异等有力举措的采纳,才能够正在学困生所面临的学习困境,帮助留守儿童群体实现语文素养增强。
参考文献;
[1]柯秦.农村留守儿童学困生转化之我见[J].汉字文化,2018(02):122-123.
[2]李爱军.浅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学困生[J].学周刊,2015(09):101.
[3]吉良郈.农村留守儿童学困生转化工作之我见[J].青海教育,2014(Z3):20.
[4]叶修文.留守儿童学困生转化的有效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27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