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刘丽梅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7期   作者:刘丽梅
[导读]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之一,承载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精华,优美而精致的诗词,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个人审美及文化素养。

福建省三明学院附属小学  刘丽梅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之一,承载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精华,优美而精致的诗词,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个人审美及文化素养。传统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枯燥读背的填鸭式、一招吃遍学生等低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师人文修养欠缺等困境。本文通过尝试引入情境教育等新时代背景教学方式,促进教师提升文化修养,面对学生采用多样化分层因材施教等策略,以提高古诗词教学的质量,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方式;情境教学;策略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瑰宝,承载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精华和精髓,优美而精致的诗词,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个人审美及文化素养。十二岁以下的孩子们,是懵懂的花朵,作为中国未来的接班人,如果小学生们能够继承宝藏,将来就可以发扬光大,这对我们民族的传承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的古诗词教育因此也十分重要,但实际教学中,某些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本文试图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进行研究探讨,提出几点策略,以期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水平。
        一、古诗词教学现状
        目前小学生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较突出的问题,有下列几点:
        1.古诗词教学方式陈旧老套。有的地方仍然是填鸭式的教学,以写作业,通过考试为标准。故而活泼孩子天性受到抑制,重复枯燥的背诵听写等教学方式让孩子感到厌倦,也不能体会到古诗词的美妙。
        2.教师个人文化素养的欠缺。对古典文化的修养及研究不够,教师本人不能深入体会古诗词的意境与优美之处,故而也无法传递出古诗词的精髓。教学水平若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自然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古诗词意蕴内涵隽永。教师单纯靠语言表述古诗词,方式较为苍白,不能营造良好的古诗词意境,加上小学生年龄偏小,理解能力受限,懵懵懂懂并不能领会其中深意,这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4.教师容易忽略学生学习起点。忽略学生年龄、性别、个性等的差异,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学生如果采取同一方式教学,效果自然也是参差不齐。
        二、教学策略的优化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改善:
        1.诵读形式多样化。单纯的应试结果,小学生素质教育更为重要。要想有良好的古诗词文化素养,小学阶段培养兴趣,至关重要。小学语文里的古诗词大多朗朗上口,字面简单易懂,要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其主动吸取古诗词的营养。可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比如朗读采取轮读、齐读、打节奏读等多种方法,在充满乐趣的诵读中,开启智慧之门,科学有效的启发古诗词意境的想象,引导其对古诗词的内涵有感悟和体会。
        2.素养提升系统化。教师要加强个人业务能力的提升,一方面要多阅读中国的诗词经赋,历史典籍,自身沉浸其中,学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陶醉于中国古诗词的美好。才能满腔热情传输出其中的精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要系统研究小学12本教材中所有的古诗词。研究其编写的科学性及系统性。


并且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对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有一定的提示与指导意义,故而吃透《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结合小学生古诗词教学的特点与要求,方能提高小学教师古诗词教学能力。
        3.教学方法趣乐化。小学生因年龄问题,对古文化的理解受限,将诗歌变为故事、转变为图画,能明显改善儿童的理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今无论是城区还是乡村的学校,硬件基础设施均完备。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等技术,优化教学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开展情景体验式的授课,准备好模拟的服装与道具、卡片,开展角色扮演等活动,寓学于乐,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教学《村居》《望天门山》《清平乐.村居》《送元二使安西》等可采用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生古诗词教学中是非常有效而重要的一环。如常见的方式是教师播放古诗词的视频或音乐,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引导学生读悟,启发其透过文字,加以想象,感受到古诗词传递的美妙情感,逐渐深入品悟。
        再者要进行内涵的扩充迁移。古诗词的意境是诗人结合自己内在情感和外在环境创作出的,拥有生活画面或人物形象。教师自己首先要对古诗词的意境进行较深入的挖掘,从而让学生以能有较深入的理解。通常需要利用重要的词语来体现具体的情境。如教学《墨梅》时,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意境时,可以选择重要词语进行古诗词学习,将旧知与新知结合,进一步补充诗歌创作的背景。
        4.因材施教个性化。如果想要能够因材施教,就要重视不同学生的特性。比如,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低年级学生要求为产生初步的情感体验,最好可以感受到古诗词的优美之处,激发兴趣朗读、背诵是最主要的任务。中年级学生要求为;在初级基础上,加上在诵读过程中注意培养情感的体验,能够通过想象去感悟、去探究、最终领悟诗文的大意。高年级学生既能够诵读优秀的诗文也能够品味作品的内容及情感。对小学生而言,古诗词的教学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感受古诗词的语言之美、逐步感悟古诗词的韵律节奏、内涵、意境,渐而领悟古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生性别不同,女生因为对韵律的敏感,对美感更易接受,可能更易领悟到古诗词的思想内涵。而对男孩而言,多媒体环境下的图片、故事、情境表演等方式对对体会古诗词的美好,感悟诗词的思想内涵更有帮助。不同资质的学生,有的更易接受诵读的方式来获得乐趣,进而产生感悟,有效学习,有的更易通过想象的诱导,得到其中的情感体验,有一些更能接受的情境教学,在情境中体会到情感与内涵。
        三、结束语
        正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师的古文化修养、引进情境教育,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姚海燕.让诗意栖居在语文课堂——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8):46-47.
[2]陈建伟.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02):80.
[3]刘春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3(08):31-32.
(本文系2019年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统编新教材使用研究”阶段研究成果,编号:MJYKT2019-0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