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音乐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的策略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7期   作者:苗翠荣
[导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老师都应该创造条件经常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陕西省咸阳市新投幼儿园   苗翠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老师都应该创造条件经常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幼儿进入幼儿园是幼儿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幼儿园生活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小小驿站;而幼儿园一日过渡环节,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将幼儿从一种活动状态转向另一种活动状态时产生的中间环节。所以过渡环节发生在两个活动的更替时段,穿梭渗透于幼儿的一日学习、游戏、生活、运动活动之中。
        一、 音乐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的意义:
        建立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不仅能够保证幼儿有一个良好的集体生活环境,而且也有利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为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奠定基础。尤其对于刚入托的托小班幼儿来说,培养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更是显得重要。
        1、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前提基础:
        了解托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与发展要求,是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前提基础。常规的培养需要教师长时间的积极引导与耐心指导,同时还要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及心理需要,制定可行、有效的教育措施。幼儿在三岁前是最容易养成固定习惯的时期。
        2、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管理的方法:
        说到常规管理,在幼儿教育中我们都在努力想寻找一种既轻松、又愉快的路子。如:睡前给孩子讲故事,吃饭前念念儿歌等,但不科学的压制现象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普遍存在。如:“不快点睡午觉就不让你起床,爸爸妈妈来接不准走;不好好吃饭就不让你参加游戏”等。
        3、音乐教育的意义:
      (1)、幼儿学习音乐的心理动机是有兴趣、有意识地听音乐,音乐常规在内容和方式上能快速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是使幼儿集中注意力的方法之一。教师不用花费精力来维持秩序,组织互动十分轻松。
      (2)、巧妙处理了自由与控制的关系,教师的管理工作做到了“管而不死,活而不乱”,音乐常规为培养幼儿即兴创造力提供了平台。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消除幼儿的对抗情绪,使他们心情愉快。
      (3)、音乐教育结果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喜欢音乐”,而且不同性质的音乐能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幼儿一日作息时间是要依据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科学合理安排并每天相同,因此,结合幼儿喜欢音乐的特点和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安排,在生活、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的有些环节选择相应的音乐或者乐器做信号,久而久之,会使人产生动力定型,即,听到同一种音乐,就会做出同样的反映。
        二、音乐与培养幼儿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如何结合:
        音乐的魅力在于对人的情趣、情感能起到调节作用,愉快的音乐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激昂的音乐能使人精神振奋,安静的音乐能使人情绪稳定。根据不同音乐性质的特点和一日生活过渡环节各个内容安排选择相应的音乐。
        1、晨间入园---美好一天的开始:
        晨间入园活动,作为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首次过渡,它能为幼儿即将到来的一日游戏、生活和学习活动做着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准备,它是幼儿一天美好、积极的生活得以有序进行的前提。在这段时间可以为幼儿播放各种古典音乐如巴赫、莫扎特、海顿、贝多芬、舒伯特等大师创作的音乐,让音乐之声缓缓流淌在孩子的心间。它可以为幼儿带来愉快的音乐体验,帮助它们稳定情绪从而开始愉悦快乐的一天
        2、餐间小憩---健康一天的加油站:
        幼儿园的进餐环节,除了要提供有足够营养的食物,还需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在进餐时播放音乐有助于祛除体力和脑力疲劳,优美的旋律能使肠胃蠕动加强,促进唾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吸收。



        3、温馨入眠,快乐苏醒---活力一天的驿站:
        午睡是幼儿休养身心的驿站,因此入睡前后也是身心由动及静再到动的一个平稳过渡时期。午睡前后的过渡环节是幼儿自由、自主的身心放松时间。教师通过环境营造、音乐的运用帮助幼儿建立温馨、有序的自主时间和空间,保证每个幼儿的午睡时间,提高午睡的质量。
        4、清洁整理---舒适生活的保证:
        幼儿盥洗、如厕需要宽松的氛围,在盥洗、如厕前及过程中播放优美、舒缓的音乐,可以使幼儿轻松的盥洗与如厕。前一活动结束,教师播放舒缓的班得瑞的音乐,暗示幼儿盥洗时间到了。并告诉幼儿舒缓的音乐是在提醒小朋友盥洗、如厕时不要着急,慢慢来,如厕不急的小朋友可以先听会儿音乐,以此舒缓音乐作为盥洗的信号,幼儿按需、分组有序、快乐的盥洗、如厕。
        5、课间过渡---学习驿站中的小憩:
        在一个高强度的集体活动之后,幼儿更需要放松的时刻,那么音乐无疑是非常好的放松方式。集体活动后可以让幼儿欣赏一些轻快的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唱唱歌曲活跃气氛,让音乐之声流淌在幼儿的心间,帮助幼儿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下一个活动,也进一步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6、离园告别---幸福时光的延续:
        离园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由幼儿园转向家庭生活的过渡阶段。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幼儿不仅需要整理仪容仪表,离园物品还需要回顾在园一天的活动和学习,感受师幼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三、音乐与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结合要注意的问题及实践效果:
        1、音乐与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结合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及身心发展程度选取合适的短小曲目,带歌词的和不带歌词的都要包括.比如,喝水、如厕、睡觉时不宜说话,那么这时只用音乐,不加唱词;站队、收玩具、上座位时可以边唱边做。在进行这些活动时,教师弹奏旋律,幼儿可以用肢体动作自由地表现音乐,在音乐结束前幼儿是自由的,但当音乐结束时必须结束活动。
        2、实践效果:
        咸阳新投幼儿园园本课题《如何将音乐贯穿于小班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的策略与研究》经过半年的研讨和实施,在2019年10月已运用到幼儿的一日生活过渡环节中.经过一学期的教育实践,托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并得到了全体教师和家长的一致认可。
        (1)、托小班幼儿己经非常熟悉每个环节的音乐,只要一听到某个环节的音乐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2)、幼儿在整个活动中幼儿一直处于有序的状态中.每个幼儿都知道自己这个环节该干什么,所以打闹的幼儿少了,教师好管理了,安全也有保证了。
        (3)、在一日生活活动中每个环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严格的常规规则。哪一个幼儿都不能不遵守常规规则,这样也养成了幼儿自觉遵守常规规则的好习惯。
        (4)、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都是在音乐中进行的.实现了音乐教育和一日常规活动的有机结合,孩子们很喜欢。所以,活动效果很好。
        结束语: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以下原则:“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教师应结合本源的音乐文化,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音乐,引导其建立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常规.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音乐不仅能给幼儿得到身心的愉悦,而且能使之产生想象,让幼儿在自然、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接受一些要求和自觉去完成一些任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