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主体性的发挥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7期   作者:何金焕
[导读] 近年来,学生心理问题的受关注度日益提高,如今已经成为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广东省英德市第一中学  何金焕

摘要:近年来,学生心理问题的受关注度日益提高,如今已经成为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大量研究情况显示,高中生群体当中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占据极大的比重,由心理问题所导致的恶性事件也显现出逐年升高的明显趋势。在社会竞争激烈程度逐步增加,学业压力与日增多的情况下,高中生群体所承担的心理压力也逐步增大,由此出现了很多的心理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也给素质教育的落实带来了巨大挑战。面对这样的情况,高中学校必须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将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放在重要位置,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提升其整体心理素质。
关键词:高中;心理健康;教师
        一、高中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高中学习压力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
        社会对高考的关注,家庭对高考的期待给了学生很大的压力,现在社会的很多工作对学生学历的要求也提前给了还未步入社会的学生们很大的压力。如今的学生从小学入学开始,很多家长就有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小学、初中、高中十几年的学习最终就是为了走入高考考场,考入理想的大学。
        自身、家庭、社会三方的压力给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很大的压力,适当的压力有助于学习,但是过度的压力可能逐步引起心理上的问题。
        (二)家庭环境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
        家庭是一个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孩子性格及行为养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原生家庭的和睦状态直接影响到孩子从小的发展,并且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是最直接并且非常久远的。现在社会中,特别是大城市中,单亲家庭越来越多,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无疑是不利的,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上相对孤僻冷淡。除此以外,有些家庭父母外出打工或者工作繁忙,从小就疏于对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关注,可能导致孩子存在各方面的问题。
        (三)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高中生,十六七岁的年纪,有些孩子还处于青春叛逆期,学生的情绪化严重,容易急躁,也容易引发学生之间的矛盾。作业问题、上课状态问题、手机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以及学生存在的厌学问题等,如果交流沟通不顺都可能引起与学生之间矛盾冲突。
        二、高中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高中教师在学校的工作学习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是学生、学校、家长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相对于任课老师来说,高中教师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观察更多,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并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发展,有利于进一步的沟通交流。而与学生父母的对话也是发现学生性格,了解学生状态的一个有效且可靠的途径。所以,在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中,高中教师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高中教师应当是一把钥匙,是润滑剂。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言,其实质主要是为了提高学僧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



        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高中生面临学习以及高考带来的压力,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教会学生合理的释放压力,缓解压力带来的不良情绪问题,不但有助于良好的学习,更有助于学生的健康生活。让学生有更加积极的状态、良好的情绪以及更为主动的学习态度去面对高压的学习和生活。
        高中教师要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关心学生的学习情绪,加强与学生的课内外交流,切实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学习问题和心理问题,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高中教师作为班集体的一个大家长,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有责任、有义务去引领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有效措施
        有效合理的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有利于高中教师更好的去发现学生的问题,然后有效地引导和开导学生,更有利于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高中生更快地投入到积极的学习生活的状态中。
        (一)高中教师对于专业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
        想要有效的交流沟通需要专业的知识,高中阶段更注重于学生的学业,学校缺少专业性的老师,缺少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高中教师仅仅通过对问题的沟通或者简单的班会,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不够专一和全面。只有有效的学习系统知识才能对心理健康问题对症下药,并且做到快速有效和及时。
        (二)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学生的教育永远离不开家庭,家庭往往也是学生出现问题的根本所在,学生的健康发展需要和谐家庭的支持。高中对于学生来说是三年,但是家庭对于学生来说是更久远、更亲密的存在。家庭的沟通,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只有家校合作,强强联手,才能更快速更长期地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三)良好的班级建设,共建积极的班级氛围
        班级是学校的单位,班级是学生日常交往,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良好的班级建设有利于学生之间的融洽相处,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可以给学生愉悦的学习状态,舒缓学生的学习压力。班委会的构建有助于班级工作的有效开展,凝聚班级氛围,促进良好的人际交往,让学生在班级这个小家中能够愉快的学习成长。班级建设有助于高中教师工作长期顺利的进行下去。
        四、结束语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是高中生学习生活所不可或缺的一方面,高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关注与学神的身心健康发展,利用高中教师教学的有利条件,开展有效的家校合作,为学生创建一个有利于他们全面发展的学习生活环境。让高中生有更积极的心理状态面对高中生活,有更丰富健康的人际交往。
参考文献
[1]夏征勇.试析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