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化建筑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相比于传统的建筑,其在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是实现建筑智能化发展和提升建筑整体质量的必由之路。然而,建筑完工后的智能化质量等问题依然存在,这就需要在智能化建筑施工全过程中加强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为智能化建筑走良性发展提供可靠保证。为此本文在对智能化建筑施工管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智能化建筑施工管理现状以及智能化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智能化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施工管理;现状;质量控制
1 引言
智能化建筑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智能化建筑是对传统建筑结构以及系统的完善与优化,可极大地提高建筑的使用功能,使建筑最终朝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化建筑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居住生活和使用方式,给人们带来了非常优质的居住体验,让居民的生活更加舒适与便利。
本文主要针对智能化建筑设计及施工管理现状,以及在施工阶段所存在的问题予以深入探讨,并提出施工质量控制具体措施,为智能化建筑走良性发展道路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作用。
2 智能化建筑施工管理
2.1 智能化技术及智能化建筑
智能化技术是一种将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而形成的科学技术,它包含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以及定位技术等。当前,智能化技术主要应用于信息采集、图像、语音和文字识别以及信息数据的处理分析。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建筑中,就形成了智能化建筑,智能化建筑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常情况下,建筑智能化的结构是由三大系统组成: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和通信自动化系统(CAS) ,这些系统可有效提高建筑使用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
2.2 智能化建筑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应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应注重预控和过程控制。施工单位应建立本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与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管理制度,用制度去管理人和事,同时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与安全意识,让施工人员自觉按照规章制度去办事。施工管理的内容有:施工现场管理、施工技术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等[1-2],施工管理明确了建筑智能化各子系统之间,建筑专业与建筑工程各专业之间,应进行协调配合,特别是各专业接口与界面的合理划分,是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施工管理强调了在智能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包括深化设计、管线敷设、设备安装与调试、系统检测、检验与验收以及试运行等阶段,应全程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与管理。
3 智能化建筑施工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国家智能化建筑尚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在施工技术上以及施工管理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尚还有较漫长的路要走。首先,从智能化建筑整体的行业来看,智能化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它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滞后。智能化技术中的核心思想和技术尚需从国外引进,其发展经验尚需借鉴。智能化建筑是需要技术的融合,这些对集成开发商的技术理念和施工经验都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从我国目前的智能化建筑技术集成开发商来看,其整体水平差别还是较大,这对我国智能化建筑的良性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其次,从智能化建筑的施工来看,现场管理和调度面临巨大的挑战。国内的大部分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对智能化建筑出现的新特点、新情况和新规律尚不是很熟悉,造成了不论是在管理效率还是效果上都不尽如人意。并且在很多智能化建筑的工程项目中,由于这些工程技术人员在实施的过程中带来所谓管理上的失误,导致建筑施工质量、建筑工期都受到了严重地影响。除此之外,施工单位的智能化建筑实践经验的缺乏,管理流程的不成熟不完善、管理效率的低下, 导致了在智能化建筑施工过程中时不时出现管理偏差或失误,对智能化建筑的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同时也对智能化建筑行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3]。
第三,高素质智能建筑专业人才的极度匮乏。对什么是智能化建筑,没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众所周知,智能化建筑如今已经成为了建筑施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行业当今乃至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将会对建筑行业带来十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利润。综上可看出,智能化建筑行业高素质人才的缺乏,是阻碍建筑智能化走良性发展道路十分重要的原因之一。第四,对建筑智能化管理的轻视。从经济利益来看,雇佣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必将产生高投资的管理模式,这会大大减少企业的利润,势必造成企业对于管理问题的轻视,利益的驱使使得智能化建筑的管理力度显然不够,也严重阻碍了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步伐。最后,由于施工管理技术人员经验的缺失也会对建筑智能化施工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4]。
4 智能化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依据现代化建筑工程的管理理念,工程造价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施工前期的决策和方案设计,因此做好智能化施工的前期质量管理意义重大。建筑智能化项目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项目规程,为保证项目的质量,每一个项目步骤要明确设定作业过程中的顺序和详细的内容,这是建筑工程质量测控的非常重要的途径。智能化建筑项目规程与建筑工程规程是不一样的,前者增加了评审与规划的环节,充分展现建筑智能化体系中信息技术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的这一主要特征。在最初设计规划中,要确立业主的需求与标准,并据此规划完善的技术规程,确立规划设计的整体需求与标准。
遵循智能化建筑产业运行的基本规律,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制定出对应的法规和产业政策,以对智能化建筑市场进行指导与规范,使建筑智能化体系的项目质量有切实有效的保证。我国的建筑智能化体系起步较晚,首先应当加速编制相关的规程与规范,以规范和改善建筑智能化体系项目体制。其次应当强化智能化建筑企业资质的控制和管理,开展市场准入体制,设计机构,监理单位和城建单位实行资质确立制度,以保障建筑智能化系统项目的整体质量。为弥补电气监理在监督形式和技术层面上的缺陷[5],引入第三方信息体系项目控制管理,以对智能建筑弱电体系的规划、装配、调试等作业环节展开监督管理,对信息体系项目开展施工监督控制。
建筑智能化系统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存在有较多的隐蔽管线工程,有的设在墙壁中,有的铺设在地板下,这些隐蔽管线一旦出现后续使用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将造成严重且较大的损失。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采取动态的管理手段,严格执行规范的要求,管理好这些隐蔽管道工程,确保它们的施工质量,最大限度地解除后续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智能化建筑的竣工以及验收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最后一道关卡,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建筑智能化系统竣工验收的环节,建设单位应重点做好工程资料的准确性以及完整性的审核,并依据系统的设计要求及招标合同的条款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运行情况作出全面而准确的检验,一切测试结果均应按照实际运行的标准来认定,寻找系统是否还存在瑕疵,最终确保智能化系统的功能完整、运行可靠,以确保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质量。
5 结论
综上论述可知,建筑智能化系统对专业技术的要求较高,涉及的范围也非常之广泛,在安全、便捷和舒适等方面,建筑智能化系统可以从方方面面提高建筑的这些性能,而这完全又都是建立在智能化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智能化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建设单位的各负责人员应当做好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设计机构,监理单位和城建单位各司其责,以确保智能建筑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1] GB50606-2010,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2010,7-8
[2]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编制组,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实施指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5-16
[3] 程敏珍.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2,2(4):440-443.
[4] 洪锋,褚红伟,金宗科,等.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系统最新进展综述[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0(S2):81-87.
[5] 马冰,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应对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16(12):136-137.
作者简介:周顺江,1967,男,汉族,江苏淮安人,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智能化与施工管理。联系电话:18999883162,邮箱:2952597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