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20年8期   作者:白鸽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提升,平面设计不断有所突破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提升,平面设计不断有所突破,平面设计的工具和形式也在不断完善。在互联网时代,对于平面设计而言,传统的基于工艺平面设计图案的设计理念经历的不是量变,而是一种质变,平面设计也面临新的挑战,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必须要提升平面设计专业技术和能力,满足互联网的要求。文章研究了“互联网+”环境下平面设计思维的理论,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平面设计思维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平面设计思维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引言
        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精细化,其便捷性使信息的使用突破了地区的限制,大量信息数据使各行各业的工作模式产生了变化,也为平面设计带来了新的设计理念。目前,互联网逐渐渗透我们的生活,平面设计在大多数人心中是与标志牌、传单和图书装帧等有关的设计,设计与生活息息相关。在现代设计领域,抄袭和模仿别人作品的现象越来越多,设计者必须具备很好的设计理念,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思考方式,失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平面设计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也开始以新的形势存在于电脑、手机中。在中国,从传统的平面设计到互联网时代的平面设计,设计理念、设计类型、服务模式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用户体验和设计理念。
一、互联网时代平面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平面设计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与绘图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想,激发出设计灵感,成为专业型人才。在互联网背景下,灵活构建课程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营造优质的学习环境,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通过构建教学模式可以从整体上降低知识难度,尤其是对于平面设计类课程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逻辑性,灵活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进行知识剖析,将知识内容以更直观的形式体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有助于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灵活运用互联网技术促使知识内容呈现出趣味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开阔视野,激发出设计灵感,充分发挥平台的优势,提升学生的设计水平,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最后,灵活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构建优质的发展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理论实践,提升自身的设计水平,借助信息化优势完善教学,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培养综合型人才。
综上,我们要实现互联网和平面设计的结合,建立双方相辅相成的生态融合,互联网技术可以更好地发展和展示平面设计,平面设计也可以更多地使用在互联网技术的宣传中。互联网的发展为平面设计作品的传播提供了更好的途径和方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平面设计提供了更多设计工具,传统平面设计的传播途径是杂志,受众范围很小,传播范围也很窄,互联网的发展改善了这一问题,平面设计开始突破传统纸质媒介的限制,转变为互联网传播,依靠互联网开发和管理的客户端软件相继出现,让平面设计变得更加个性化,降低了平面设计的成本。
二、“互联网+”环境下平面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对平面设计教学的理解不够深刻
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大部分教师对平面设计教学的理解还不够深刻,仍然停留在相对简单的教与学阶段。平面设计的基本理论是容易学习的,但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指导和训练,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此,单纯的平面设计教学方法只教学生学什么,不能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必须了解平面设计教学与传统平面设计教学的区别。平面设计是从设计中分离出来的,但又不同于设计。纯粹的艺术更多是为了让人们欣赏和观察,这些设计作品不仅美观,而且实用,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混淆了平面设计教学与传统艺术设计教学,就不可能达到培养优秀设计人才的目的。因此,应以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育理念来设置平面设计教学模式,促进平面设计教学的发展。
(二)平面设计专业师资力量匮乏
平面设计专业在高校中大多处于弱势地位,没有得到重视,一些高校不重视平面设计专业教师的选拔和招聘。通过对高校平面设计课堂的研究可知,一些学校缺乏专职平面设计教师,无法发挥教学资源的价值,总是让一些兼职教师来代替。有的教师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不了解平面设计教育的情况,对平面设计课堂纪律也不够重视,没有掌握教学知识的传授方法,没有把握教学重难点,没有重视德育和美育等。有的教师的知识储备多少存在一些不足,重视技能,忽视平面设计课堂纪律管理的理论,忽视教育性。有的教师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对平面设计课堂提不起兴趣,因而使平面设计课堂频频出现问题。
(三)一些平面设计专业教师观念落后
一些高校平面设计教师的管理观念十分落后,不注重教学方法。例如有的学生非常喜欢设计,设计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要发挥设计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有的高校平面设计教师不能正确评价学生的作品,一些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只用画得像还是不像来评价,并未看到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无法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也无法使其得到激励。有些高校平面设计教师对计算机媒体运用得不太熟练,因为这些高校平面设计教师的年龄偏大。有的教室内缺乏实物投影仪,无法展示学生创作的作品,不能采取教学示范的方式进行教学。
(四)不良网络和媒体信息的影响
由于一些不良网络和媒体信息的影响,以及读书无用论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无心向学逐渐呈现低龄化趋势,慢慢变成事实。

现在,很多学生无心向学,有的设计知识基础差的学生是学习后进生,心理受到打击,认为自己的学习无望,从而无心学习。还有的情志控制力差的学习后进生屡次违纪,受到家长和教师的惩罚,身心受挫,无心学习。还有的高校学生受到批评,感觉遭受了打击,从而破罐子破摔。学生无心向学,大部分时间无所事事,或者发呆,或者讲闲话,或者搞小动作,导致很多课堂问题出现,如纪律散漫,不听管教或者和教师对着干。
三、 “互联网+”环境下平面设计的解决对策
(一) 回归教育教学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们的应用技能,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建立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从理论教学到相互研究讨论再到设计实践,在这种教学体系下展开中职平面设计教学,能够使学生掌握设计相关的知识理论并学以致用,设计出真正符合产品要求的作品。学生和老师之间相互研究讨论,能够提升学生的设计水平,使各个学生优秀的创新设计理念得以相互交流。
(二)巧妙布置平面设计作业
高校平面设计教师应该为学生布置好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其曾经的美术成绩等。学生必须深入研究自己,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发现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涉及哪些内容。在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美术作业非常重要。教师布置的美术作业一定要是多种形式、多种方面的。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高校平面设计作业一定不能单调,应该包含色彩、情趣丰富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学生感到愉悦,获得审美体验,培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三)利用互联网为平面设计注入活力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技术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平面设计带来了新的生产工具和设计工具,充分使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平面设计的发展,是新时期平面设计的必经之路。平面设计变得更加高效,有的平面设计作品可以在手机上完成,这不但改变了传统的平面设计方式,而且为互联网和平面设计的融合提供了新的方式,所以,平面设计必须要科学合理地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
(四)构建互联网课程资源库
互联网课程资源库是以MOOC、微课为核心的在线网络视频课程资源及其配套资源的总和。国外互联网课程资源库主要有TED、可汗学院等,国内目前而言主要有中国微课网、凤凰微课网、百度传课和一师一优课等。相对而言,国内互联网课程资源库配套资源非常不足,只是单一的视频课程,并没有促进师生交流的平台和反馈评价的相关系统。目前,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的优势席卷了各大中小学,但也因其碎片化的特质而成为认知心理学家抨击的对象,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因此,按照知识和视频编排的规律,构建完整的互联网课程资源库至关重要。
构建互联网课程资源库需要调动不同学科背景和不同理论体系人员的积极性,让各种教育理论专家、基层一线教师、信息技术开发人员等多元主体均从不同理论视角对互联网课资源库进行构建。总体来说,多元主体之间的交互是一种优势互补的智慧型交互,“专家一教师”的交互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深度,“教师一教师”的交互丰富了教师实践经验,“教师一技术人员”的交互提升了教师互联网课程开发、设计的技术水平和能力,这种多元的智慧型交互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智慧支持。为教师的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合理开展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在互联网时代,“纸上谈兵”的人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实践创新型人才。教师通过实践教学,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设计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实践课堂,为学生提供题目后要求学生自行创作,活跃自身的思维理念,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促使学生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探讨,相互借鉴学习,为学生营造优质的发展环境与氛围,活跃教学课堂,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设计理念,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技术对平面设计提出了新要求。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要求,满足市场的发展需要,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培养其创新意识,使平面设计获得良好的发展。现在的平面设计教育体系还存在一些不足,教师应当不断改革、完善平面设计教育体系,使其更加契合时代的发展,为平面设计相关行业提供专业人才,从而推动平面设计行业的发展。平面设计师也应该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技术设计出平面设计产品,还可以使用网络把平面设计作品传到客户的手里,设计师可以随时找到最新的平面设计作品进行分析、学习、参考,让自己的平面设计作品更加出彩。
参考文献
[1]尚佳.多导师指导教学模式在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图形创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10(24):127.
[2]刘永明,肖新凤,胡振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平面设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17(6):44-45.
[3]赵冰,田思杨.《平面设计》应用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思考: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例[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2(3):59-61.
[4]毛雅坤.平面设计类网络课程交互教学模式:基于课程性质与学生特点的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12(9):126-127.
[5]周哲.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职平面设计类课程“仿真化”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2(2):68-71.
[6]王琳.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的平面设计教学改革思路[J].美术教育研究,2018(14):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