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20年8期   作者:曾浩伦
[导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与政治双重转型的新型历史阶段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与政治双重转型的新型历史阶段,我国基层党建工作不断调整自身发展结构和管理的方式方法来适应新时代的转型要求。因此,我国基层党建工作需要转变管理运行方式,立足实际,积极创新,跟随党政的指导方针,实现系统化全面化的改革创新。要保障人民主体地位,主抓基层党建队伍建设工作。我国目前国情来看,基层党建工作发展情况较为良好,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较多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产生的种种思考,从而分析了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建设的新方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党建工作;问题;对策
前言
        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基层党建任务工作,是衡量思想政治建设任务的重要指标。基层党建工作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光辉,是中国政府领导班子深刻领悟马思主义基本精神,并结合中国国情之后实行的正确决策。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有利于坚持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法治党、全面治党。有利于保障领导集体的廉洁风气形成,持贯彻党的路线战略目标。要想实现从严治党,全面治党逐渐向基层靠拢,并逐步深入到全部党员思想政治建设,只有坚持贯彻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由此可见,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我国现代化阶段面临的重要目标。
一、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随之政治理能力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治理体系,逐渐改变了过去上传下达的单一型的战略决策模式,形成了“两级政府、三层管理”的全新合理化的治国理政方式。从人民利益出发,形成多元化的民主治理形式,从而保障人民根本权利,提高国家内基层组织的自治权利。实现治国安邦的重中之重在于基层,实现从严治党的重中之重在于基础。根据我国国情来看,我国内目前共有四百三十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八千八百多万名党员业成功地担负起社会基层管理的重要任务,引导基层党建工作健康发展。基层党员扎根群众体察民心,组织管理好日常基层的经济政治工作,多种途径开办文化社会活动。由此可知,要切实建构党建工作基层化的整体框架形式和思想政治建设内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日常工作任务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人民对基层管理加深理解。从而增强中国共产党的基层执政能力,逐步实现新形势下全新的战略任务。
        深入分析党的十九大报告可知,我党始终奉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党,并且为基层党建工作做了纲领性的路线方针指导,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破除不良的官场风气,防止腐败作风。近年来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社会发展繁荣,当前社会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和多方面的需求。为了解决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保障人民的幸福生活,基层党建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社会内部矛盾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基层党建工作应该做到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做人民的公仆,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急群众所急之事、办群众所需之事,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力求解决人民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满足人民基本诉求。
        在面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政治组不断完善的发展前景,存在一定风险,因此要着重关注自身的发展情况,严格贯彻落实从严治党。所谓全面,指的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层级不放过任何一个基层人员,增强整体性协调性。所谓从严指的是加强管理力度,强化监督手段,严格执行各项战略措施。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负责,坚持从严治党全面治党,认真履行职责完成义务,建设优良作风,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从实际出发,接受人民的监督,增强工作能力,逐渐完善基层党建。
二、我国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党员职能作用边缘化
        从我国现实情况为出发点可知,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关键的社会转型时期,由传统社会向新时代的现代社会逐渐过渡,政治面貌和经济面貌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处于这个关键的社会转型时期,充分考虑到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调节好市场与国家指导的关系。此时,少数基层党组织的职能逐渐遭到削弱,逐渐被边缘化处理。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基层党建工作存在一定问题,没有汇集民众的广泛支持,号召力较低,导致基层党建工作逐渐走上形式主义的道路。还有缺乏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灵活性不够。
(二)基层管理出现真空现象
        就我国目前来看,为了适应当今经济的快速发展,政治经济职能逐渐发生转变,基层党员的职能属性也逐渐走向开放化和独立性增强的道路。这一转变党员的人员流动性,灵活性大大增强,部分再就业党员等隐形党员群体走向基层管理工作,由于缺乏充分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成熟度较低,认同感和归属感比较差,纪律性不强。久而久之,基层党组织的管控难度逐渐增强,甚至有真空现象的产生,容易导致中国新时代政治管理工作缺乏基层的保障。
(三)基层党建信息化水平较低
        随着基层党建工作的不断发展,各层管理组织积极推动,基层党建工作逐渐走上了制度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道路。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进入信息化新时代,面临着较高的要求,基层组织的管理能力需要逐步得到增强,提高执政能力。同时还有一部分基层管理者文化程度偏低,所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薄弱,面对大众传媒的广泛传播和网络化时代的快节奏,创新能力较差,工作能力较低,缺乏足够的认识,网络党建功能开发较差,面对管理工作出现的种种新问题,无法实现灵活的应对,大幅度降低了基层党建工作最终效果。除此之外,一部分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的经费、场地、物资不够,硬件条件不完善,存在着很多问题。
三、我国基层党建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有效对策
(一)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完备的制度体系,避免党员职能出现边缘化现象
        首先需要做到的是,增强党组织制度的顶层设计,建立新型顶层设计模式并不断加以改善,使基层党组织形成一个整体系统,党员的管理充分协调,接收充分的监督和引导。让基层党建工作都上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的道路。同时还要制定较为合理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充分监督,增强党内政治工作效果。面临新党员的加入,增强其归属感和认同感,采取相协调的管理制度,深入了解基层党员的像政治工作水平和日常工作,促进党员管理细致化发展。
(二)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工作,打造过硬的党员队伍
        第一点要做的是重视党员干部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力求做到系统化、经常化,不断提高党员教育水平,提高整体基层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加以致度化、规范化。从而增强党员自身政治修养和文化水平,树立优良的正面形象,大大提高政治威信。第二点就是要对党员教育方法不断创新,力求建立一个系统的干部教育培训平台培育,使得党员培育系统化,定期组织党员参加教育培训班、主题讨论会、报告会等,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增强其政治素养,打造符合群众要求的过硬的党员队伍,增强教育培训的科学性、专业性,完善基础党员队伍的培养工作。
(三)充分结合信息化技术,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水平
        进入新时代后要结合当前新型技术手段,将基层党建工作和现代信息技术充分结合起来,整合资源,不断创新利用,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基层党建工作,灵活应对,体现创新性和时代性。采取多种基层党建活动平台,逐渐增强党建工作体系的建设,为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活力。增强对“互联网 +”技术的灵活运用能力,先提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全新的“立体化的党建工作体系”,扩建网络党建阵地。充分使用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大数据、云技术手段,对基层党建相关工作进行科学整理、分析从而长沙创设一个系统化的网络数据库,充分体现大数据时代的要求,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电子化,改变运行多年来的传统型的活动方式,采用网络党建、智慧党建的新型手段。要充分利用新时代各种新型的传媒手段,运用多种形式来进行党建工作的开展。立足实际,积极创新,牢记人民要求,加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保障党的思想指导作用,帮助基层党员群众树立牢不可摧的社会主义化中国特色理想。
结语
        经过全篇论文的分析可知,我国面临着转型的重要阶段,政治经济社会各种方面均面临着战略性转变。因此必须开展新型的基层党建工作形式,不断完善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政治新形态,充分发扬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党的群众基础,从而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渠修花.关于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02):10-11.
[2]刘鑫.社会结构变迁下的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