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工程的建设也逐渐加快了进度。市政工程,顾名思义,就是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桥梁,地铁,比如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管线;电信,热力,燃气等,还有广场,城市绿化等的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人们对于市政工程的建设会尤为关注。一旦工程出现软弱地基问题,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将会受到威胁,所以我们应该掌握对于处理软弱地基的技术,在已有处理软弱地基技术的前提下进行研究,争取能够解决软弱地基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关键词:市政工程;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1软土路基的特征研究
在开展市政道路的施工建设项目当中,工程单位需要着重对软土地基的危害进行有效的处理。工程公司通过深入地研究分析软土地基的具体特征,其中国内软土地基通常情况下会含有较高水分。此外,软土地基内部的空隙也较大,并且软土地基由于自身的承载力较小,会就有一定的压缩性。地基的附近经常会有一些河流和湖泊,这些河流湖泊的水会逐步渗入到以及内部,进而导致河流湖泊周围的土质松软,含水要较高。并且在国内的部分市政道路建设现场当中,由于该区域每年的降水量较多,因而地层内部的水分也较高,这就给道路的建设单位带来较大的施工困扰。道路建设公司内部的施工技术人员在分析软土地基时,经常会发现地基内部的土质松软,土壤内部的颗粒间距间隙也较大。
因此,无论是何种软土土壤环境内部,经常都会存在较大的土壤间隙问题。在外力的冲击下,造成地基变形,以及明显地压缩土壤内部的空隙,这样就会将土壤中的水分挤压出来。此外,地基整体的结构形状也会产生变形、结构体变小等。如果工程公司在建设公路前期没有加固地基,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道路安全事故。地基内部自身的透水性较差,并且内部的含水率较高,进而对外界的自然降水吸收能力较弱。经常会软土路基的表面出现一些渗水的问题,长时间地浸泡公路路面,这样就会产生公路路面的病害。
2软弱地基给市政工程带来的危害
在市政工程的路桥施工中,软弱地基是导致道路与桥梁施工存在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在市政施工过程中对地基进行仔细排查,在发现软弱地基后就需要对软弱地基给市政工程施工造成的影响进行系统性的分析。
2.1软弱地基导致市政工程的地基承载力较弱
在市政工程的施工中,如果施工方遇到了软弱地基不加以处理,那么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软弱地基与寻常的地基最大的区别便是硬度较低、密度较小,因此软弱地基承载力较弱。然而市政工程在施工中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极高,只有地基具备了较高的承载力才符合市政工程的建设要求,才可以确保道路与桥梁在施工中的安全和质量。如果施工方在软弱地基上直接施工,那么便会造成建筑设施发生沉降的现象,甚至会在施工中出现塌方问题,从而导致市政工程中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出现生命与财产安全的损失。
2.2软弱地基导致市政工程施工中沉降量较大
市政工程如若在软弱地基上进行施工那么必然会发生沉降事故,出现这一原因,便是软弱地基较为松软,一旦受到外力影响,便会出现形变现象。因此,在市政工程中的道路桥梁建设中,由于道路桥梁给予地基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地基的承载力,在软弱地基强度不够时,便会出现沉降现象,这样便会导致道路桥梁表面出现凹凸不平、局部地方出现断裂现象,从而影响道路桥梁在交付后的使用质量。同时,一旦道路桥梁由于软弱地基出现沉降现象,那么在后期的维修和施工过程中也是极为困难的。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之前就解决软弱地基这一问题,便是市政工程施工中的重中之重。
2.3软弱地基导致市政工程施工中压缩性较强
软弱地基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另一个显著的危害便是具有压缩性。软弱地基压缩性较强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于软弱地基内部土层的空隙较大,这使得软弱地基一旦受到压力便会使地基发生形变。这一现象出现在市政工程中,会导致道路桥梁发生边坡错位现象,从而影响道路桥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3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3.1换填法
软弱地基的形成原理主要是土壤中的水分过多,或者土壤较为疏松。这对软弱地基的这一特点与情况,可以采取换填法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换填法主要是对软弱地基中的土壤进行置换。在实际换填法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能够对软弱地基当中存在的不良土质进行分析与研究,然后将不良土质挖除,使用碎石或者其他类型硬质土进行换填,这样软弱土质性能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在实际利用换填法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过程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施工流程得到改善。
3.2固化法
在市政工程的软弱地基处理过程中,还可以采取固化法的形式。固化法主要是利用石灰、水泥等材料,将此类材料混合制作成为固化剂,将固化剂投入到软土层中进行搅拌,这样可以实现软土的快速凝结。制作成为相应地下桩排,使得地基的韧性得到保障。在具体固化法的应用过程中,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深层搅拌方式与压力灌浆方式等。在软弱地基处理中,通过对固化法科学合理的应用,不但可以缓解地基的透水性问题,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地基强度。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加固期间,要保证搅拌的均匀性,这样才能达到良好加固效果。如果在软弱地基中存在许多杂质、杂质较大或者有地道存在,那么不适合使用固化法。
3.3排水固结法
软弱地基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因此,在对软弱地基的处理中,可以通过将土壤中的水分及时排除的方式,保证软弱地基的稳定性。基于此,可以将排水固结法应用在软弱地基的处理中,排水固结法能够将软弱地基中的土壤饱和水与间隙水及时排出,使得土质间隙能够得到减小,实现地基的沉降与固结。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施加超静水压力,在最大程度上减小土壤中缝隙或实现缝隙消失。土壤效应力得到提升,同时增强软弱地基稳定性。一般情况下,会将排水固结法应用在淤泥,或者含水量较高的软弱地基中。
3.4垫层法
在市政工程软弱地基处理过程中,垫层法是一项使用频率较高的处理方法。垫层法的处理核心就是,在软弱地基上铺设相应特殊材料,从而保证地基强度与地基稳定性。在具体将垫层法应用在软弱地基处理中,要确保垫层质量与坚固性,这样才能将垫层法的作用与价值充分发挥。因为软弱地基本身透水性能较差,并且缺少硬壳的保护。在实际垫层法的应用过程中,要始终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也就是说对于垫层材料的选择,要尽量在当地或者施工现场。这样不仅会促使各项施工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将现有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等情况产生,为施工部门节省更多成本,从而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结束语:总而言之,随着现代化的设施建设,对于市政工程的各类建设逐渐增多,其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但是软弱地基的存在无疑是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安全隐患,使得工程的质量存在问题,减少了使用年限,同时这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软弱地基现象,掌握解决相关问题的技术手段,能够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并有效地解决,尽最大努力确保工程的质量,合理的利用资源,真正意义上的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取水.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2):16-17.
[2]张晶宇.浅谈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南方农机,2018,49(09):244+248.
[3]孙武斌.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研究[J].四川水泥,2018(01):323.
[4]赵丹.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5):259.
[5]潘荣.浅谈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低碳世界,2015(01):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