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沥青道路在城市空间的使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不仅可以促进城市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可以为公民出行提供便捷的实用条件。本文针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时的横向接缝技术和纵向接缝技术进行实践分析研究,为中国市政道路上使用沥青路面上的接缝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尽力提高道路平整度以增加行车驾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接缝技术;实践研究
引言
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将推动道路的发展,在市政道路上会格外明显。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接缝施工技术可以算是道路实施的重要点,关乎着道路完工的质量。在道路接缝中用到最多的自然是混凝土合加工得成的沥青。在铺建道路上会出现问题,一些问题可以通过人为干预避免发生,另一方面的问题就只能通过手段减少问题对工程的损失。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有些问题的出现是在所难免的,毕竟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接缝施工技术并不是特别完善。
1落实好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接缝施工的重大意义
实践中,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铺设一般分段进行,铺筑的宽度不完全相同,一般都存在接缝区域,对该区域的施工就称之为沥青路面的接缝施工。接缝区域的施工做不好会影响到道路的平整度和美观感,导致沥青路面使用效果大打折扣,产生结构上的缺陷甚至是影响交通出行,这会对人们的出行安全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相反,如果在市政道路施工中,严控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强度与结合度,落实好接缝的施工工作,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和规定标准,就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各种病害,保障路面的质量和人们的安全出行。
2沥青道路接缝技术
2.1纵向接缝技术
1)热接缝施工工艺热接缝是沥青混凝土在高温下的接缝方式也是效果最好的接缝工艺。在道路沥青铺筑时,通常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摊铺机进行梯队铺筑,摊铺机行进间距15米左右,然后用振动压路机对沥青进行压实。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前后摊铺层应保持统一的厚度和横坡,且摊铺层之间应搭接5CM的宽度;二、碾压时应预留10CM左右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层的基准高程,在后摊铺层完成后,统一做跨缝碾压;三、严格控制前后层搭接时的碾压时间,避免因温度过低影响热接缝的施工质量,产生纵向开裂。热接缝不仅有效避免了混合物的偏析现象,而且确保了连接的质量。2)冷接缝施工工艺该施工技术主要是将将新铺设的沥青层与已铺设的沥青层进行搭接。施工前,应对压实的沥青路面层的路面层边缘处理垂直,并将少量粘层沥青喷涂到边缘,然后将新沥青混合料重叠5CM铺筑到原路面上摊铺完成后用人工铲除重叠部分的沥青料并选择静态模式在原路面伸入新路面15CM碾压,然后使用振动压实模式按每次20CM的距离压实逐渐平移压路机直到压路机完全进入新铺沥青混凝土层。
2.2摊铺作业
制作沥青路面,摊铺为关键环节,作业前要做好前期准备,对下承层进行验收,彻底清理干净,营造良好的工作面。对于底、中面层,运用走线法开展作业;表面层运用平衡梁法,依据拌合站的生产能力,进行作业速度的调整,实现连续操作不停工,同时不随意调整作业速度。根据现场环境温度的高低,对摊铺温度进行调整,控制在110℃~165℃范围内。使用的摊铺机要预热,使得熨平板温度超过65℃。运用双机梯进式工艺施工,2台作业设备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得小于10m,也不得超过20m,同时严格把控两幅重叠宽度,不得小于5cm,不可以超过10cm。实施摊铺作业质量把控,要进行现场检查以及记录,同时将获得的信息交代给操作人员。考虑到部分边角区域无法使用机械作业,则转换为人工作业。实施的质量控制方案,要围绕材料和摊铺机运行速度等因素,采取管理措施,防范质量的发生。以往的路面施工实践反馈,若摊铺机行驶速度过快,受到熨平板的作用影响,极易使得路面杂质颗粒被卷起,造成空洞或者坑洼等问题,无法达到路面平整度的要求。
依据设计的施工方案,布置路缘石,保障宽度与温度等各项指标都处于合理范围。
2.3横向接缝施工技术实践
横向接缝是指路面施工中出现的工作缝,也包括同天施工中因摊铺施工间隔较长出现的接缝,沥青混合料摊铺后如果未进行碾压,温度降低后再进行碾压,则不能保障其压实度达到要求,从而必须进行接缝设置。对于这类接缝的处理,需要在完成当日的施工作业后进行,通常将车料倒入摊铺机料斗,在逐步用空过程中将混合料均匀的摊铺在路面上,形成与路中线处于垂直状态的整齐断面;在将摊铺机驾驶距离该断面3m-5m处,如果有不整齐情况可以通过人工修整的方式进行再次处理,处理完成后立即埋设横向钢板,避免在碾压过程中出现混合料大量推移,通常选择5cm-8cm厚的钢板即可。横向接缝得到处理后,需要按照原作业设定的参数使用摊铺机进行接缝碾压,即以错轮20cm-25cm的方式平行碾压新铺层与新接缝,则可以保障横向接缝平整度达到标准要求。但由于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如果接缝处理效果不佳,可以通过在已形成铺层顺路中心方向,放置尺寸为3m的直尺,数量为2-3个,根据直尺找到已形成铺层厚度有变化或表明存在纵坡的位置,利用锯缝机沿着断面进行切割,形成垂直面;将处理效果不佳接缝的尾部铲除,形成毛接缝,上述操作尽量在路面碾压结束的当天完成。在第二天施工前,先进行接缝位置清扫,将乳化沥青涂刷在切口位置,在熨平板前缘距离切口5cm左右的位置停放摊铺机,垫入2-3块垫木,预热熨平板,摊铺机驶离的过程中,熨平板推动多余的混合料,避免新铺层上出现鼓包情况。完成操作后,进入到碾压环节,这是处理横向接缝的关键环节,需要应用双钢轮压路机展开横向碾压,并将垫木防止在摊铺层外侧,保障压路机顺利驶离,其中使用压路机过程中,伸入新铺层的宽度应<20cm,以20cm为单位逐渐向新铺混合料方向移动,完全碾压后则停止移动;最终进行纵向碾压,其中应严格做好温度的控制,避免出现裂纹问题。
2.4道路工程沥青路面铺设中接缝位置的选择
接缝应避开结构物及下面层的接缝位置,该位置应保持碾压不受阻挡。接缝处切割不宜太整齐,否则容易粘结成为一个整体,尤其是在切割后不要用水清洗干净,或者清洗后未等水分干燥,或者未涂刷粘层油,就铺筑混合料,这样很难与老沥青层粘结牢。接缝位置在一些比较偏僻的地方是很难确定的,它需要测量人员无数次的测量,模拟出现实图景经过电脑的分析,在三维空间中建立出模型,将最终的地点确立再去对应现实中具体方向。接缝位置的选择对一个工程能否过关是至关重要的,不容出现差错。接缝位置的选择需要经过专业人员的测量再根据实际地形情况,在专家人员的共同讨论下,商定出接缝最合理的位置,接缝不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施工单位在接缝位置上也要多加注意,它不仅仅只是一个位置,也是一个工程的承接点。在接缝位置的处理上必须用最专业的操作人员来处理接缝技术所需要做到的内容,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将事情尽善尽美。
结语
总之,市政道路多采用沥青路面的施工方式,沥青路面较为平整,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较小,且容易修补。但是,迄今为止,关于沥青路面的接缝施工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科学合理的路面接缝技术是保障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途径,有助于提升路面的密实度和平整度。
参考文献
[1]养护中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实践[J].居舍,2020(05):23+41.
[2]吴明虎.浅析市政道路沥青路面面层裂缝产生原因及相关防治措施[J].居舍,2019(32):58-59.
[3]韦启伟.浅议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3):246-247.
[4]程兆鹏.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接缝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下旬刊),2019,(10):62-63.
[5]严诺.道路沥青路面接缝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0):2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