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很多先进的技术开始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农作物病虫害问题也变得日渐严重。基于此,本文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与处理方法进行了探索分析,希望对我市农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问题;处理方式
一、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意识淡薄
在我国,农民朋友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意识较为淡薄,很多地方防治农作物病虫害都是使用化学方法,防治方式与国外先进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相比较为单一,且防治技术落后。这主要是因为相关农业部门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方面没有做好宣传工作,使得农民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了解较为匮乏,这对我国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极其不利。
1.2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落后
很多农户并不具备较高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也不了解较为科学合理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比如,不能准确地掌握最佳的病虫害防治时间,也不能准确地选择农药及确定用量,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仅凭经验来操作。另外,很多农户不能清楚地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所以不能有效地从病虫害的发生环节入手予以解决,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仍持“头疼治头、脚疼医脚”的落后理念,所以达不到较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再加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器械较为落后,85%左右的施药器械都是手动喷雾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如滴水、冒水、漏水等问题,使得雾滴较大,难以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1.3没有规范化的农药市场
农药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其虽然能控制农作物出现重大病虫危害,但其是有毒物质。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不当管理行为,不仅会危害农作物生长,还会污染环境,使人畜健康都受到危害。这主要是由于当前的农药市场存在无证经营的问题,而且农药产品质量存在老药新名、标签混乱等现象。再者,很多农药产品经营者自身并不具备较高的素质,缺乏农药的正确使用常识,这就导致出现了混乱配药和误导用药的现象。
二、对防治病虫害的认识
目前很大一部分农民朋友在小麦和玉米发生病虫害之后,因在此方面缺乏全方位的理解和认知,缺乏综合性的科学防治方法,为此,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理解,这对最终的防治成效有着极大程度的影响。不少的农民在病虫害防治的认识上存在很多的问题,错误的认为只有采取一些防治技术便能够达到预期的防治成效。可是,在各类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病虫害防治上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对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具体包含了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作物的耕作规律、作物生长的外部环境等),同时要将现有的实际性问题作为基础,采取与之对应的解决措施,全方位的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这样才能够促使农作物在安全的环境下顺利生长,从而实现增产增收的最终目的。
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相关的解决措施
3.1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
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针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在开展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的时候,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对检测、预警设备进行全面的提升。同时,强化作物检疫,杜绝检疫性病虫害的传播、蔓延。进一步加强病虫害检测预警的力度,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预警,让农民做好相关的防预工作,从而保证把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降到最小程度。
3.2定期对农民展开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培训
想要尽快提高病虫害防治技术,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和发展,要从提升农民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提高入手,因此,农业部门应定期对农民群众开展培训,一般情况下,在开展培训的时候,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即从农民群众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和提高农民群众以及实地考察来展开工作。对农民群众进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科学合理用药和病虫害的传播、蔓延机理进行培训,使广大农民群众科学防治病虫害,必须要根据虫情、病情,科学合理地使用对应的农药和农药的浓度,同时,在引种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申办植物检疫手续,坚决杜绝把检疫性病虫害引入本地。这对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是非常有益的。
3.3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
在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是这对于现阶段我国一些地方来说,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长期以来处于缺乏状态,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同时,要加强技术培训,采取农业部门派出去学习和引进来传授的办法,尽快提高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并适时开展农民群众的病虫害专业技术培训工作,从而整体提高全县的病虫害防治水平。将对我市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四、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要点
4.1全面监测农作物病虫害
通过现代化技术建设网络化监测体系,实时监测农作物病虫害,对各项网络功能进行强化,综合考虑气候布局和生态类型,有效结合不同病虫害发病区域和农作物类型,对监测预报点进行合理设置,将区域性的病虫害监测报告预报站建立起来,使90%以上的农作物种植面积能被互联网全覆盖。近年来,不断完善的互联网监控系统和逐渐扩宽的分布区域使预报工作大幅提前,进一步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使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得到有效保障,使农作物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4.2实现专业化病虫害防治与绿色防控的有效融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绿色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一方面,通过农药喷洒消灭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的病虫害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如果不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又会让病虫害侵蚀农作物,导致产量大幅降低。想要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的专业化防治,必须提高防治理念,更新技术设备,达到绿色防控。为了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各地区可将绿色防控示范项目基地建立在部分县区内,在该示范基地中建立区域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区,进一步优化传统个体病虫害防治方式,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集成绿色防控技术手段,实现病虫害的专业化防控。这种防治模式不但能实现现代植物种植,而且能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随着科技水平、理论知识以及设备的日新月异,绿色防控技术已广泛应用各个地区,不仅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还能实现病虫害的统一专业化防治。
4.3生物防治技术
所谓的生物防治,主要指对农作物的病虫害利用积极生物以及代谢产物进行有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通过生物本身的存在或者是生物代谢的产物能得到有效抵御。比如在生态系统中,生物链赋予了每一种生物天敌,正因如此,自然环境才能保持平衡状态。而生物天敌能对农作物的病虫害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所以在农田虫害防治过程中,引入病虫害天敌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不过在借助生物防治技术时,不仅要对农作物病虫害天敌进行有效保护,利用其特点最大限度的控制病虫害,还需要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避免大面积杀害病虫害的天敌,使其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我国农作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最大限度的减少农药的使用,实现绿色循环生态。
结语:
总之,在农作物病虫害的实际防治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相关部门要做好监测与宣传工作,对病虫害进行监测并提高农民的综合防范意识与防治手段,同时还要对农药市场进行规范管理,从而促进防治工作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森文华.浅议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16,10(3):46.
[2]孙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7,37(1):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