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工贸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工贸企业发展中实施职业安全监督管理引起了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关注。分析如何在业务管理中有效控制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同时确保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收入的稳定,已成为当前发展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对工业生产和贸易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新思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策略
1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安全监视机制的问题
通过对工贸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状况的分析,发现生产安全监督管理中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是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质量。其中,监督机制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在企业生产经营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督机制。最后,造成问题的加工周期较长,加工成本较高,影响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工贸企业管理质量[1]。
1.2安全系统的实施和实施问题
在工贸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操作时,其安全系统的实施存在问题,从而导致了相对合格的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其中,对安全体系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主要表现为: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不一致甚至脱节,上下通知不统一,并且没有对一线工人进行教育和培训。最终在安全生产的有关监督措施和管理中出现了问题,也造成了持续的安全隐患和频繁的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阻碍了公司的稳定发展。
2关于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质量的控制策略分析
2.1规范生产流程,完善安全生产监控机制
分析工贸企业生产经营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规范其生产工作流程,完善生产监督机制,对于提高监督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确保工贸企业的安全生产。其中,在实践中,在确定生产工作流程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督机制方面,公司可以定期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和培训。以及用于使生产操作中的生产人员操作流程标准化的操作演示指导方法。同时,可以提高生产人员在生产经营中的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业务管理的有效开展。其次,在完善安全生产监督机制上,生产企业应从高层安全管理组织,中层监督组织和人员配备发展为基础。一线生产安全检查的思路,并制定安全检查措施的设计方向,以确保及时反馈有关安全生产事故,及时处理和及时停损,同时达到目的提高工贸企业安全生产运营的质量。
2.2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安全监督是监督部门最重要的内容,通常在相关地方政府部门的监督下,必须从国家和政府层面提高安全意识,必须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重要性,必须加深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并传播有效的意识从上到下的安全生产。作为生产活动的从业者自己的安全意识是确保和实施安全生产的关键。安全监督部门将指定专职安全宣传人员,动用专项资金进行安全宣传,深入实地进入用人单位,开展安全知识传播,讲授安全操作,提高安全水平。使用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使用诸如横幅,标语,报纸,电子信息等的多种媒体,安全意识逐渐得到普及。加大对安全生产的宣传,对安全生产也有很大帮助,因为它通过发行小册子和促进相关政策和法规来提高操作人员和其他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它们也有助于实施安全生产监控[2]。
2.3确定安全负责人并实施安全问责机制
工贸公司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的实施缺乏最终的负责人和相应的责任机制,导致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无效。安全主管的无效和普遍存在的表面现象,在分析此类不良现象的基础上,明确安全负责人,实行安全责任追究机制,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主要的改进策略。其中,在具体实施负责人指定工作中,公司必须均衡相应的有效绩效考核制度和检查反馈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履行岗位职责。
其次,在负责安全的有关人员的基础上,还应建立安全事故责任机制,以逆转对操作员的安全检查和安全监督的认识,同时增强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对工贸企业的工作场所安全监督和管理科学化。
2.4加强管理和监督团队的配置
对安全生产监督的监督范围比较大,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水平,配备适当的监督人员,并组成专业的安全监督小组。对于基层管理,工作场所安全监督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员、时间和精力来参与对生产实践的监督,但是实际的监督工作相对困难并且处理方法很繁琐、相对较差,因此监管人员的流动性很大,无法实现预期的安全监管效果。管理部门应科学选拔合适的工作人员,并在提高工资和待遇的基础上,采用电子信息技术方法,并采用定位、监测和其他方法来减轻工作困难。加强监督,也是鼓励广大群众参与安全生产监督的好办法。此外,尽管它主要是基于预防问题,但您还应该分析常见安全事故的原因,提前调查可能的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紧急处理计划,以尽可能避免发生事故。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3]。
2.5改进紧急救援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安全事件频发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以确保救援系统满足以下要求:统一指挥,及时响应,授权并明确责任和适当处置。开展相关工作时,以“生命第一”为基本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影响进一步扩大,有效完成突发事件的处理。安全性提供了强大的保护,并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安全性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
2.6优化事故管理
首先,公司应建立事故报告程序,明确报告的内容,内容和时限,以确保相关人员能够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现场。管理人员从事故报告中收到相关信息后,应赶赴现场,以应急预案为依据,指导各部门开展抢险工作,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对环境和环境的影响。其次,建立一个调查小组,其首要任务是识别事故情况,弄清事故的性质和处理建议,并通过总结事故带来的教训和经验来改进预防措施。发生事故时,相关人员必须遵守以下原则:必须确定原因,并对责任人进行处理,同时,对专业人员进行教育并必须进行预防工作。最后,建立事故档案,并将相关的事故收集工作分配给负责人,确实吸取了教训,阐明了事故发生的机制,并建立了数据库以确保事故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完全集成[4]。
2.7落实主体责任
企业应以“预防为主”和“安全至上”为原则,确保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将排查隐患、防治职业病、安全管理作为切入点,结合责任制强调的内容,完成对管理体系进行设立的工作,通过全员参与的方式,确保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这样做所带来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缩小生产绩效和预期的差距;②尽量避免安全事故发生;③为人身安全提供有力保障;④使生产活动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5]。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可知,无论是对工贸企业,还是对其他企业而言,开展安全标准化的建设工作,均是确保自身获得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另外,相关工作被赋予的价值,还体现在为社会进步提供动力等方面。由此可见,作为一项兼具前瞻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特点的工作,生产标准化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工贸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应当尤为重视。
参考文献:
[1]赵建明.试谈电力企业施工如何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和监督[J].低碳世界,2020,10(06):73-74.
[2]姜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实现企业长治久安[J].化工管理,2020(17):84-85.
[3]陶昌隆.论如何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J].化工管理,2020(17):87-88.
[4]杨晓颖,蒋建平.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新思考[J].科技风,2020(15):242.
[5]姚晓玲.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新思考[J].工程技术研究,2017(03):189-190.
作者简介:菊付华(1979-), 性别:男, 学历:本科 籍贯:四川,现任新疆美华博越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安全技术咨询师,主要从事安全生产技术咨询、安全标准化咨询、职业卫生评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双风险控制辅导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