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安全管理中,人为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有效的控制、管理人为因素的不安全行为,规范相关工作人员职业安全意识是轧钢类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而从不同视角分析、讨论轧钢系统的安全工作,吸取以往安全事故的经验进行总结,寻找其中根源问题进行改良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时应当跟随时代进行学习科学化、合理化、有效化的安全管理模式,真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为轧钢类企业的未来发展与从事轧钢类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做出贡献。
关键词:安全管理、轧钢系统
引言
当前阶段,全球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不论是新兴企业还是传统企业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相应的有了更高的要求。冶金行业中的轧钢生产厂被国家列为安全生产高危行业。如何高效、合理、科学的控制轧钢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是安全管理人员与企业负责人的一个永恒的课题。依照安全管理学的分类形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分为四个因素:人为因素、物体状态因素、环境因素、管理缺陷。
一、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一:2017年6学15日,13时35分,棒线分厂二高线生产作业区三班精整工沈某在打包机工作区,维修打捆机包装故障进程中,被打包机导线架与C型钩压迫右胸部位,经120急救现场进行救治当场断定死亡。事故主要原因是沈某不按照规章制度与操作守则进行工作,导致导线架与c型钩压迫右心部位造成死亡。
案例二:2018年9月15日,20时45分,冷轧厂涂镀作业区生产二班,值班班长崔某发现带钢表面有异物出现,运用打包带刮除拉矫机出口正在运作的挤干辊碎渣时,右手被带入辊内。事故主要原因:崔某未使用专用工具并站立位置不当、清辊作业时未按照规章制度(设立专人监护)致使崔某右手被带入辊内。
案例三:2018年11月17日,12时25分,热轧分厂卸圈车出现泄压现象,点检员在地面站挂牌后,田某等人进行检修工作,由于设备管理工人刘某错误判断让张某启动卷取机,导致传动侧检修人员田某被液压胶管缠绕拖拽致使全身多处骨折并大面积擦伤。事故原因:刘某自作主张未经过点检员挂牌擅自操作,操作工在未确认挂牌负责人是否完成作业活动的情况下,进行了挂牌合闸操作。
二、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种因素
(一)有意识的不安全行为
有意识的安全行为是职工有意识、有目的初犯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行为,如:生产工作中安全帽与工作服穿戴不规范或者直接不以穿戴,明知存在安全隐患违规指挥其他工作人员进行违规操作、明知存在安全隐患仍然存有侥幸心理进行不安全操作。如案例一、二。
(二)无意识的不安全行为
无意识的不安全行为是生产工作进程里非有意的行为,如:安全培训不到位即上岗工作、安全生产意识与相关经验不足形成的对设备运作错误判断、接收相关命令模糊不清时出现的不安全行为,与长时间从事一类工作对四周外来因素应急反应麻木引起不安全行为。无意识不安全行为是因为工作人员的心理、技术水平、安全意识、安全教育、工作环境等各类原因致使工作人员在处理信息进程中,发生判断失误、配合不当、肢体麻木等失误行为,如:案例三。
(三)“一岗双责”制度落实实地不到位。专业工程师和部门管理工作人员的一岗双责没有落实在实际工作当中,一岗双责的实际运用管理不到位,缺乏强力执行。对非常规操作辨识能力低,建立非常规操作的安全管理模式不完善,联保制度没有得以运用发挥。专业工程师与部门管理工作人员实际运用理念尚浅,没有得到具体实施。如:案例三。
(四)不完全因为管理控制不完善。
轧钢企业生产车间,工作人员的不安全因素行为相对繁多,各基层班长、值班班长、设备管理组组长对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监督管理力度较轻,并且对人员操作过程中的违规操作审查不到位,违规审查质量整体较低。主要集中于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上下楼梯、方面操作而违规等违规行为,对严令禁止的违规行为监督、查处行动实施不到位。
(五)安全制度的运用与贯彻不到位
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高效性,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再具体实施时对普通员工教育安全工作不够精细、系统导致安全管理问题一直出现漏洞,安全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在工作人员心中地位较低无法引起重视。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三、安全管理方法与对策
(一)工作人员的安全化管理
对于工作人员的安全化问题主要再应对方式为,改变传统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心理,通过定期安全讲解与模拟不安全行为、产生事故的演练;通过专业人员的安全讲解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心理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工作人员有意识的违规操作行为,与无意识违规操作行为;同时利用人机工程学,合理科学的调整工作人员与设备的配置,如:在轧钢生产进程中添加新型自动化、机械化设备,减少人力使用;同时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合理安排工作时长。
(二)加强一岗双责制度
在我国企业推行一岗双责制度以来在安全管理工作有着巨大的提升作用,但部分企业因为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导致一岗两责制度松懈实施不到位,企业相关管理层与基层工作人员对一岗双责制度认知不到,企业相关管理层应当积极参加相关知识的教育活动中以提升自身一岗两责制度的认知在自身得到充分的安全认知后加以教育下级相关工作人员,真正做到一岗双责制度。
(三)提升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实际运用
轧钢企业应当建立一个合法、合情、合理、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一项良好的规章制度应当具有高强度的可操控性,最大范围内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指引工作人员自觉遵循相关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加以赏罚机制做到奖罚分明使安全管理制度形成了无形的墙体将安全隐患与现实工作隔绝开来。轧钢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要逐渐深入生产施工现场,形成从管理层到各类部门、班组、个人的安全管理制度审查。寻找安全管理漏洞从根源解决相应问题,在执行方面进行相互调解对于执行管理制度困难的部门与个体寻找解决方案。进一步加深安全管理模式的实质性作用。
(四)书面安全教育的模式有部分知识无法落实到实处因此需要轧钢企业,实行新老员工相互交流活动,再老一辈工作人员长年累月的工作下累计的安全生产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对新进员工加以教导、指引,减少新员工因为自身安全知识欠缺、活跃性高等问题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并在班会工作开展前总结好书面知识与自身经验相互融合的理论知识进行对新员工的教育工作;使安全管理知识深入每个员工的内心。
四、结束语
安全管理工作是轧钢企业管理工作中尤为重要的一项组成部分,积极有效的改善安全管理工作是对每个轧钢企业本身与从事轧钢工作的个人的重要保障,在吸取以往安全事故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找出其中根源问题进行改良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时应当跟随时代进行学习科学化、合理化、有效化的安全管理模式,真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为轧钢企业的未来发展与从事轧钢类工作人员人生安全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顾斌. 浅谈轧钢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J]. 南钢科技, 2002, 000(004):66-67.
[2] 张磊. 浅谈PLC系统在轧钢生产线自动控制中的体现[J]. 内燃机与配件, 2018, 000(006):P.230-231.
[3] 李蕊华[1]. 浅谈PLC系统在轧钢产线自动控制中的应用[J]. 科学与信息化, 2019, 000(010):P.10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