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期,空管自动化系统作为民航空管部门实施对空指挥的核心系统,通过处理雷达信号等监视数据,为管制员提供空中飞行态势的显示和各种飞行冲突的实时情况。空管自动化系统对雷达信号的质量有着要格的要求,当空管自动化系统接收雷达信号异常时,将影响管制员的对空指挥,给日常工作带来极大安全隐患。本文从空管自动化技术保障的实际工作出发,浅析雷达数据的时空对准机制,并通过软件进行简单验证,为相关研究提供一种参考。
关键词:空管自动化系统;雷达处理;优化
引言
空管自动化系统通过接收来自不同雷达站的雷达数据进行内部的数据融合以实现多雷达融合下的目标综合态势显示。融合效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一方面取决于系统的融合算法的性能,另一方面取决于雷达数据的质量,由于雷达的扫描周期不一致以及传输线路的延迟不一,雷达数据质量除了需要考虑单路雷达的各项性能指标外,还需要对雷达数据进行时空对准。因此,雷达数据的时空对准成为了空管自动化系统数据融合的关键之一。
1空管自动化系统中雷达处理的优化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高速发展,航空器的数量不断增加,拥挤的空中交通已經成为常态,对民用航空中交通管制的要求愈发提高同时也提升了管制员对空管自动化的依赖。民航空管自动化系统通过处理雷达数据、飞行计划数据、ADS数据、气象信息数据等各种实时数据为空中交通管制提供保障。随着空管设备的更新换代,国产的空管自动化系统也逐步的由应急系统,向备份系统乃至主用系统过度,逐渐夺回了部分国内的空管自动化使用市场。而作为空中交通指挥的一个首要依据,雷达数据其准确性、实时性及要求其无缝多重覆盖等性能就成为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指标。多雷达数据处理系统是将各地雷达组网,将多部雷达数据进行融合,增加整套系统的有效覆盖范围,并实现了区域内的多重覆盖和区域间的完美交接。
因此讨论国产民航空管自动化系统多雷达数据处理与融合算法,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设计符合自己现场雷达权重配比,从而提高自动化系统的稳定准确程度,保证民航空管安全生产有现实意义。
2空管自动化系统中雷达处理的优化措施
2.1地心坐标系下的雷达数据空间对准
空间对准是时空对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空管自动化的雷达数据主要采用基于WGS-84坐标的三维数据时空对准,其以经纬度为坐标,以系统中心点为坐标原点,实现系统对目标的统一态势显示。因此,坐标系下的空间对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在实现的方法上,传统的算法有Bowring算法和TDSL算法。前者在300Km范圍以内的误差有0.1m,1500Km范围以内的误差有10m,算法实现较为简单,计算量较少,但是只能用于二维计算,对于飞行器的高度等的转换无法完成,三维计算较为困难。后者则通过投影的方法进行计算,虽然可以实现经纬度、高度与距离、方位、仰角之间的双向转换,三维计算直接,但是计算精度容易受其他外界因素影响,需要两次转换,计算较为复杂。
如上所述,在WGS-84中,地心坐标记为E-XeYeZe,其中E为地球中心,EXe轴在赤道平面内正对零度经线,EYe轴在赤道面内正对90°经线,EZe轴正对北极,三者构成右手坐标系。在误差计算上,地形坐标系下的空间对准误差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主要包括雷达自身的误差和安装误差。在自身误差的计算中主要考虑测量距离、仰角以及方位角的误差,并通过数学式子进行表示。
安装误差则考虑位置误差和角度误差,其与雷达站的具体环境有很大关系,需要实际考量并加以量化。与此同时,雷达数据的误差是以雷达站为基准的误差,在实际计算中,系统需要将其进行坐标平移实现雷达数据融合的预处理,因此空间对准的误差模型需要将各个误差参数转换为以系统中心点为原点的WG-84坐标中的误差,相关数据推导篇幅所限不赘述。为了计算的量化,空间对准需要将其进行简化。研究发现,误差组合是一个以经纬度的正余弦为系数的一次函数,各项误差处于同个数量级。这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设计基础。
2.2雷达数据的时间对准
多雷达数据融合可以提高雷达的覆盖范围,并且对于雷达数据的可信度以及系统整体可靠性的提高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时间对准是为了将同一个飞行器目标在不同雷达的数据描述中进行同步到同一时刻。由于雷达是相互独立的,扫描周期也不一致,因此其向空管自动化系统发送的目标报告时刻往往不同。其次,通信链路的不同时延也是导致接收目标报告有时间差的另一个原因。
假定有雷达A和雷达B,两者的正北起始时刻不一致,在同一时间段内A雷达收到N个数据,B雷达收到M个数据,时间对准需要将来自雷达A和雷达B的报告序列同步到同一的基准时标下,该时标以空管自动化系统自定义的系统时标为准。传统的时间对准有最小二乘法和内插外推法。前者要求雷达站之间的正北起始时间必须相同,同步周期必须大于雷达站点中最大的雷达扫描周期,并通过在雷达A的一个报告周期间隔内的N次B雷达的测量值融合为一个虚拟的测量值,实现雷达A与雷达B数据之间的同步。后者则采用在同一时间段内对各个雷达的目标观测数据进行内插和外推,将扫描周期小的推算到扫描周期长的时间点上。在一定的时间段,将雷达数据按照精度进行增量排序,并且向扫描周期长的时间点进行内插和外推,形成统一的目标报告融合处理。这种算法,实现简单,在实际应用中,南京莱斯空管自动化就是采用该算法,对于雷达数据的整体对准效果良好。当然,上述传统算法对于实际应用还是有所不足。由上可知,时间对准是根据一个通过时间排序的时间序列得出不同时间点上的数据序列,并且有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预测以及更新。
因此,此处可以通过滤波技术实现,可以在时间对准一步预测的时间长度设置为不超过雷达扫描周期,并将每步预测的时间都延长至雷达的报告周期,对算法实现系统滤波器设计。对于周期固定的雷达数据而言,系统要求的时间对准序列也是周期性的,而随着预测时间增长,系统时间对准的误差将会随之增大,此时如若系统采用一步预测时间不超过雷达的扫描周期,会进一步降低外在因素对算法的影响。这种设计思路将不涉及系统内在的噪声情况,其能量在数学表达上是有界的,符合实际雷达的工作情况,滤波也较为稳定。而在现有的空管自动化系统中,有关厂家则利用卡尔曼滤波进行处理,算法实现较为复杂,计算量较大。
3.结语
综上所述,航班量的迅猛增加,雷达设施设备已经满足不了现有行业发展,需要加装新型雷达满足对所辖空域的覆盖,此外维护人员对雷达设备设施维护的不到位也会有问题的雷达信号源。如郑州某部雷达信号,在50KM外雷达信号就会不准确,固定反射假目标,传输至自动化系统就会产生假信号或信号分裂,对管制指挥造成影响。如济南某部雷达,产生磁偏角,雷达源数据也无法使用。因此,加装新型雷达,满足空域覆盖要求十分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张丽静.改进的证据融合算法及其应用[D].烟台:鲁东大学计算机学院,2015:5一10.
[2]徐惠群,多雷达组网的数据数据处理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2008:34-35.
[3]韩晓峰.雷达数据处理及其实时性的研究与应用[D].成都: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2006:36-37.
[4]陆炫,吴亚栋,采用两步法实现马赛克块内多雷达的最佳选择[J].计算机工程,2004,30(sl):478-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