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李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推出“互联网+”的概念,要求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那么,究竟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怎么“+”?它与博物馆教育、宣传工作有何关联?“互联网+”形态下的博物馆社会教育应该如何破题?又会带来怎样持续的影响?
关键词:“互联网+”;连接;创新;转型
2012年12月7日,习总书记在参观考察腾讯公司时指出:“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是一个世界潮流,而且这个互联网时代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进步推动作用。”的确,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以及治理方式。“互联网+”的提出可以说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趋势的深刻洞察和智慧因应。那么,问题就来了-
一、“互联网+”是什么?它对我们的教育有着怎样的影响?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种能力,与各行各业结合之后,能够赋予后者以新的力量和再生的能力,“互联网+”形态下的博物馆教育,就是把这样一种新的能力或DNA注入到博物馆社会教育中,使教育在新的宏观环境中实现新生。在互联网平台上,文物爱好者、资深业内专家、博物馆工作人员、普通社会大众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展品及与之相关的文创产品、游戏、动漫、影视业等不再孤立发展,而是通过聚合博物馆粉丝情感的明星展品互相连接,共融共生。在万物互联的新生态中,“互联网+”博物馆社会教育同传统博物馆教育教育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的形态、边界正在发生变化,开放、灵活、“寓大于小”将成为博物馆教育变革的趋势。展览的结束不再是教育过程的结束,而是教育过程的开始,通过众创、众挖、众筹,既是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新形态,又是生活的新方式,内容资源创作模式的新范式。过去,博物馆自上而下地进行推广,现在则需要基于传感、数据去感知每个用户每个瞬间的位置、需求、行为,快速了解和响应每一个细胞的需求和行为,实时了解不同受众对于不同展览主题的态度,甚至和每一位不同的观众进行情感交流,产生共鸣。未来,如果一个博物馆不能通过“互联网+”,实现与观众用户的“细胞级连接”,就如同一个生命体的神经末端麻木,肢体脱节,必将面临生存挑战。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借助互联网最新创新成果开展博物馆社会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内容资源制作放在至关重要的战略高度上来,发挥文物资源在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的独特作用。通过实施文物数字化产品和精品展览数字产品线上线下推广,深入挖掘文物资源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时代精神,进行创作、创造和创新,让文物说话,让文物活起来,打造一批讲述中华文明知识、传统美德、爱国励志故事的公共文化产品,以收集等各类互联网移动终端为载体,通过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方便快捷的方式,使社会公众,特别是大中小学生群体更好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顺势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顺势而为,“势”是大势,是趋势,是潮流,是势能,是可以借助的力量、能量,是要把握的趋势、方向。那么在“互联网+”形态下开展博物馆教育,需要洞察、顺应、借助的“势”有哪些?这些“势”如何与博物馆教育相结合?
首先就是信息与网络技术之势,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博物馆教育领域深度融合,推动理念创新、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结构转化,提升教育整体创新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博物馆教育发展新形态。通过运用信息通信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创造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线上线下交流互动的平台,使观众来不来博物馆,都能够获得博物馆的教育服务,随时随地与观众连接,及时了解观众对博物馆的期待。
其次是“众”经济之势,互联网集成了大众智慧,博物馆观众可以参与设计、参与创新、参与传播、参观内容资源的创造,观众对于展览的评价实际上是在协助博物馆人进行管理。互联网基于个体发端了“众”经济,众包、众筹、众创、众挖,既是整个社会的新结构、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格局,同时也使博物馆成为观众日常生活的新方式,内容资源创作的新范式。在这样一种“势”之下,有望创新博物馆展览教育的既有模式,观众可以在互动、参与过程中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展览不是一个主题的结束,而是开始,真正有望使展览做到永不落幕。
再次是中国社会转型之势,从整体大环境来说,中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转型期。而对于博物馆教育而言,面对来自新兴教育方式的替代性竞争和冲击,亟需自我更新和自我升级。未来单纯基于线下的发展模式已经接近发展瓶颈,应当积极培养并深化“互联网+”思维,主动进行思维模式和活动模式的自我革新与创造,加速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博物馆教育与互联网的深入融合,突破现有的发展瓶颈。
那么,“互联网+”下的博物馆社会教育应当怎么做,我认为应当从以下这几方面着手:
(一)通过理念和形式的创新实现转型发展
展览作为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的主要形式及载体,在互联网变革大潮之下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数字多媒体的发展为博物馆展览乃至社会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互联网的发展又使信息的传播速度呈几何级数增加,当前国内博物馆良性竞争日趋激烈,观众的选项大大增加,倒逼着博物馆社会教育从内容、形式乃至理念上进行新一轮的创新。特别是在当前的70、80、90、乃至00这些群体中,对于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认知更加深刻,对于新媒体的运用已经超越以往,在展览过程中采用在网络直播平台进行现场直播等形式不仅仅起到了宣传展览,宣传博物馆的作用,采用直播平台进行现场直播则满足了主要受众对于感官上的偏好,更易吸引广大中青年群体到博物馆进行参观。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博物馆社会教育要敢于运用“互联网+”思维,打破条框自我限制,破除束缚社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因素,由单一的博物馆扩展到多个博物馆乃至博物馆群,建立可跨馆、跨界、可协作、可融合的环境和条件。
(二)重塑教育结构
“互联网+”博物馆社会教育,首先变迁的是关系结构,打破了原先博物馆内的一些固有身份,观众、讲解员、志愿者等身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由切换。互联网改写了博物馆地理边界,也摧毁了原有的游戏规则以及信息传播规律。“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社会教育,连接的关系里产生的新的能力、新的人际关系,最终描述的是一个智能化、人性化的生态循环,知识分享、信息传递更加高效、舒适。
互联网打破了原先博物馆之间、观众与工作人员、业务爱好者与行业固有的边界,减弱了信息不对称性。知识的生活化、活动的生活化、参与的生活化将越来越盛行,个性化、平民思维、平民精神越来越流行。
互联网让博物馆社会教育随时面对不确定性,社群、分享大行其道。互联网降低了整个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的成本,提高了活动的运营效率。广大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很多人并不是不愿意来博物馆,而是地理、时间的局限影响了他们参观,现在通过“互联网+”,观众随时随地随需可以在移动端完成。移动互联网催生了持续在线,移动终端将成为人的智能器官,随时被连接成为事实,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地发生在互联网上,也大大方便了博物馆将观众需要的信息推荐给观众。
“互联网+”博物馆社会教育,其次改变的是信息传递结构,从展览的角度说,以往博物馆展览的信息传递途径单一、范围较小、效率较低,但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博物馆以往信息传递的结构,官网、移动端网站、微信甚至是直播平台大行其道,使博物馆信息传递由平面向立体、多维转变。在当今现实下,博物馆黏住用户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了解用户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感知观众用户的能力,要用观众喜好的方式与其对话、交互。全国7亿多手机用户,如何真正将这部分人吸引到博物馆中来,我们需要了解观众真正喜欢什么?如何与观众成为朋友?究竟什么才是博物院里真正吸引这些观众眼球的地方?特别是80后、90后甚至00后,他们与互联网的结合度更高,有些就是数字原住民,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交往模式、消费习惯,博物馆信息模式、渠道、场景如果与之不合拍,肯定难以让观众接受。互联网集成了大众智慧,观众可以参与设计、参与博物馆创新、参与信息传播、参与内容资源创作。互联网基于个体发端了“众”模式,众包、众筹、众创、众挖,既是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新结构,又是文化生活的新方式,新范式。
(三)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力量
人的进步,是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最根本的力量,也是推动博物馆服务不断跨越的核心动力。尊重人性是博物馆服务最本质的文化,博物馆的物固然重要,但围绕着物的人更加重要。博物馆除却冰冷的建筑,静态的展览,其力量之强大最根本地来源于对人性最大限度地尊重,对观众体验的敬畏、对观众创造性的重视。现如今博物馆风靡的UGC、分享式参观、沉浸式展览,都是透视人性,尊重人性的产物。人性是检验博物馆教育活动成败的标尺,人性是人与博物馆关系核心。重视人性、尊崇人性的博物馆,可以为其服务增值。
(四)连接博物馆与观众,注重宣传
连接一切是“互联网+”的本质,是将一切可以产生信息并具有交互可能性或相互影响的因素,利用信息通信技术特别是智能化的方法连接在一起的过程状态。它是互联网的未来,是“互联网+”的本质,更是“互联网+”博物馆社会教育最终的发展方向。互联网时代,交互随处发生,信息无处不在。连接注重体验、便捷。连接能增强黏性,可以强化关系。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重构了关系。对于个人而言,连接更多是一种生活体验,连接是一种社交方式,是一种生活范式;而对于博物馆而言,连接更多的是一种对话、一种交互、一种效率、一种价值。“连接观众与博物馆”是“互联网+”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征。连接一切观众与博物馆不仅仅是广度,也是深度和密度。
运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创新成果,“互联网+”博物馆社会教育利用网站、移动端网站、微信等手段与观众进行深层次连接,既是对博物馆的宣传,同时又实现了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融合。“+”是连接、是跨界、是融合、更是创新。不论将来何种类型的“互联网+”博物馆社会教育形式,都必须做好连接,做好宣传。
(五)重视文创产业发展
国务院在《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催生新生业态、带动就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互联网与博物馆内传统文化元素—纹饰技艺、造型艺术、古代服饰、色彩搭配等的结合,不但为这些深藏于博物馆内的文化创意元素实现产业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对于将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性的“文化强国”具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互联网+文创”,不仅仅服务于国家文化安全,也促进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新的发展,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和国家的文化软实力,通过博物馆社教、文创与普通观众生活相结合,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拉近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潜移默化影响人的思维,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多平台、多领域共生,围绕博物馆明星展览、明星展品打造真正属于博物馆的粉丝群体,连接和聚合观众情感,在当前互联网、新媒体、云计算等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将进一步放大文创产品所带来的粉丝效应,在博物馆展览期间,针对展览内容同样设计相应的文化创意游戏,观众不仅可以在馆内进行体验,在各种移动终端上也可以进行游戏互动,大大增强了观众的聚合效应,吸引了一大批观众。
三、思考:“互联网+”倒逼博物馆教育改革
伴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经济正成为驱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引发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进行前所未有的深刻革命,这也是中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同样地,当“互联网+”与博物馆教育深度融合之后,会对教育形成倒逼,促进博物馆教育从理念到模式的进一步深化。
从观众角度而言,观众在博物馆内学习的东西可以不仅仅是单独的展览信息,而是他在博物馆大环境内感受到的所有信息,不同的观众在博物馆内获得的信息不同,“互联网+”使博物馆社会教育到来了极大的便利,也让博物馆站在在时代变革的风口浪尖上。“互联网+”博物馆社会教育,首先就是明确受众,培养受众,全国7亿多手机用户,如何将这些人真正地吸引到博物馆中来,博物馆展览和教育形式如何“接地气”,观众真正喜欢什么?都是博物馆需要着力思考的问题。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随着各种终端的出现深度介入到大众生活中来,“互联网+”又随之发展起来,并日益深入到博物馆教育的方方面面,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为我国博物馆社教工作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为了确保“互联网+”教育的持续创新发展与广泛渗透,我们需要对“互联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关注。首先,就是一些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缺乏对于“互联网+”的正确认识,不敢以积极的心态拥抱互联网。缺乏对“互联网+”的正确认识,认识不足,缺乏在实际工作中主动运用“互联网+”的理念和模式;或者视“互联网+”为洪水猛兽,担心“互联网+”成为当前现有工作模式和生活方式的颠覆性力量;对“互联网+”抱有观望心态,不相信“互联网+”在博物馆教育工作中所具有的巨大力量和积极作用,又或者虽然有意愿利用“互联网+”提升教育工作水平,促进原有教育模式的革新,但由于历史惯性等原因二不愿意主动做出改变,不想或者不愿承担革新原有教育模式带来的成本,如果不能形成对“互联网+”的正确认知,真正树立拥抱“互联网+”的积极心态,“互联网+”的推广和发展将遇到较大困难。
我们正处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对于博物馆教育工作而言,互联网将远远超出工具范畴,它所代表的是未来全新的工作模式和教育模式,博物馆教育发展的模式和形态也都随时发生变化,这次不是简单的物理变化,而将是一次化学反应,对博物馆教育将进行创新性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