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一直是社会的热门话题,我们不愿意提及但是又不能不去面对。而最近的一部《少年的你》把校园欺凌再次推向我们的视野,将校园欺凌背后的丑恶展现出来,直击我们心灵的最深处。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校园欺凌给孩子们带来的伤害有多严重。如何避免这些伤害,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当其冲的责任。
一、案例介绍及分析
案例介绍:杨小诚(化名)是我校一名学生,个子比同学稍高,体重偏重,同学们私下都有些怕他,身为一名小学生,他脾气十分暴躁,经常会出现一些打人的现象,班里同学都不敢与他交流。最开始我没有发现这一现象,但是有一次成绩检测时,杨小城以不喜欢自己的座位,强行与同学换座位,在教室里欺负一个同学。起因只是他不想坐在前面,他想坐的座位上同学不同意与他交换,他就动手欺负了同学,强行让同学换座位。当时我们监考老师及时制止,不然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案例分析:当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家庭都已经不再为经济发愁,而且目前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导致其从小在一个备受宠爱的环境里长大,甚至是溺爱环境。家里的老人大多十分溺爱孩子,家长陪伴和教育的时间很少,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自私、暴躁、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的性格。在集体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不会换位思考。而且从多个校园欺凌案例分析中可以发现,出现校园欺凌的一方经常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在身体条件上会更有优势,而且现在的孩子成熟较早,可能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就进入了叛逆期,导致其容易出现一些欺凌别人的行为,针对此问题,学校、教师和家长方面必须要加强配合,及时沟通,共同努力,做好学生的行为管理工作,杜绝校园欺凌的事件发生。
二、问题解决策略及过程
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学校和教师方面也相当重视,通过一系列线上线下的学习来采取相关的育人政策,希望能够加强学生的全面管理。实现“以德育人”的教育目标,通过学习“中国好老师APP”典型育人案列,总结出下面几点问题解决策略。
(一)从教育入手,强化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随着近些年校园欺凌事件的增多,教师和家长要明白这个事件的严重性。那么如何采取措施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呢?我觉得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增加关于校园欺凌的内容,让他们明白校园欺凌带来的伤害的同时,也要时刻的关注他们周围所发生的事件,尤其是班级中弱势群体,要时刻引导他们加强对自己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学校方面要制定学生行为管理的有效机制,营造校园环境
针对校园欺凌事件的解决,学校必须要承担起最艰巨的任务,要将杜绝校园欺凌作为一个最重要的工作去面对。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平等的校园学习氛围。
首先要在课余时间多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来帮助学生稳定情绪,洗涤学生的心灵;其次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多播放一些关爱同学、友好相处的小故事或红色故事,时时刻刻营造一种友爱的氛围;最为重要的是想要杜绝校园欺凌,学校一定要制定明确的行为管理机制,要用严明的制度来防止某些学生的欺凌行为,要让他们受到惩罚,才能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做好学生行为管理工作,如果学校总是不轻不重的处罚欺凌行为,那么只会让欺凌的学生更加有恃无恐、变本加厉。
(三)教师方面要多组织一些集体化的活动,改变学生自私个性
针对校园欺凌事件的解决,教师要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努力做到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制止校园欺凌行为,避免某些被欺凌的学生因为长期受到欺凌而引起心理问题,这将对学生的一生都造成严重的影响。对于学生的行为管理,要多采取感情教育的方式去帮助学生。因为大多数小学生并不是为了欺凌去欺凌,只是缺乏正确的引导,还没有造成实质性的后果,这时我们一定要及时将学生拉入到正轨,改变学生的想法,做好学生的行为管理工作。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集体化的活动,让学生通过配合来获得胜利,促使学生感受到同学、集体、团结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融入到集体生活中,从而杜绝校园欺凌行为,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行为,帮助学生管理自己的行为。
(四)与家长进行沟通,促进家校共育
针对校园欺凌事件的解决,只依靠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主要是家长要肯定教师开展学生的行为管理工作,很多学生出现欺凌行为都是受到了家庭环境的影响。案例中的杨小城因为爸爸妈妈为了生活两地分居,父母就算见面也是因为儿子不听话吵架、相互埋怨,杨小城从小生活在缺少父爱和争吵的家庭环境下,导致杨小城同学的性格变的暴躁自私,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通过暴力去解决问题,不懂得关心他人。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学校特意上门家访,其中包括心理老师,来到杨小城的家与其父母沟通(与他父亲有时是电话沟通,有时是他回家时见面沟通),做好家长的工作,要求其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经常的观察孩子的日常生活,多跟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至少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并且告诉他们杨小城的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行为再次升级可能会有更大的严重后果。例如,我对杨小城这个孩子的问题的家坊过程中,谈到几点:
1.最近关注他的日常生活了吗?
2.跟家人的关系相处怎么样?有没有吵架?最近跟谁来往比较频繁?
3.有没有看一些含有暴力素材的电影,玩一些网络游戏中的暴力环节。
杨小城的父母也终于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与我们教师配合,开展其行为管理的工作。
三、成效及反思
(一)学校方面通过德育室制定相关制度和开展各种活动减少了欺凌行为的发生,加强教育和管理。融合校园文化,形成完整的教育体制。大多数学生在正确的引导下,在行为上减少了欺凌的表现;在舒缓音乐、红色故事的广播方式下,同学们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能够逐渐管理自己的行为。
(二)教师方面通过组织一些集体性的活动,比如说集体捡垃圾、集体打扫卫生、组织运动会等形式,班级的团结力和凝聚力有所提升,大多数学生学会了关爱同学,与同学友好相处,班内的欺凌行为逐渐减少。
(三)在家长的配合下,包括杨小城同学在内的具有欺凌行为的学生,都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方式,学校内欺凌行为也在逐渐减少,相信不久可以实现“杜绝校园欺凌,完善学生行为管理工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