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师生互动是现代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一方面它是实现“以人文本”学生观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可以凝聚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高效思考,掌握更全面的知识。但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效果不佳,对于互动中的学生的潜能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基本停留在“一问一答”式的浅层互动。基于此,教师需要在新课标教育理念指导下重新审视这一教学模式,融入现代化教学思维,巧妙设计师生互动环节,以丰富教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并构建完善的数学体系,教师所选择的课堂教学模式尤为重要。当前,师生互动教学方式在初中课堂应用较为广泛,它不仅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且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提升个人的认知水平。但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应用并不成熟,除了要注意时间的合理规划、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还要有教师恰当的引导等条件的支持,因而教师需精心设计,智慧运用,强化实际的教学效果。
一、以和谐师生氛围增生互动兴趣,奠定互动思维
师生互动教学意味着主体间平等、民主地进行交流沟通,发现问题,并共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而达到这种要求,需要学生主动思考、敢于表达,乐于探究,同时教师则需灵活引导,与学生和谐相处,创造优良的互动情景,以更好地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具体实践中,首先教师要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创造力、主动探究能力的束缚,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吸取先进教学思想,将学生放在首位,并以此为中心规划师生互动任务,为学生创建自由表达、开放思考的空间,在物质基础上给予充分的互动保障;其次,教师要在情感上与学生友爱、和谐相处,关注学生在课堂的表现,亲切和蔼地进行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并在语言上进行鼓励和肯定,让学生能够在互动中获取自信心和成就感,在课堂中保持高涨的情绪,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参与问题的讨论,并逐步奠定良好的互动思维。
以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画轴对称图形”这一内容为例,教学目标需要学生探究并归纳已知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变化规律。而探究需要学生进行有效思考,借助已有知识别开生面,对相关情景进行分析和思索。教师在此过程中则需要开发学生的思维,凝聚学生注意力。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内容,使学生积极交流从中获取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经验,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述想法和存在疑惑的问题,以奠定良好的互动氛围,将学生的身心拉回课堂;其次则创建合适的情景,助导学生一步一步理解坐标轴对称中点的坐标变化规律。
二、以多元提问引导师生互动方向,增强互动质量
提问是师生互动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牵引力,以问题为主线,可以为师生和生生搭建沟通的桥梁,一方面助导学生有方向、有目标地进行思考;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教师实践教学任务,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考模式,从而有效地调整课堂教学的状态,针对于地做出指导。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经验和生活做为互动问题的突破点,并融合课堂知识,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和实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和对生活的感召力有效思考,积极互动。这既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具体情景中应用所学知识的办法。
以初中人教版教材中“统计调查”内容为例,教师可以组织数学探究主题活动。将学生的生活作为探究问题的主题,如“了解班级中学生喜爱娱乐、动画、体育三类节目的情况应该怎么做?”进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和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恰当的互动,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除了举手投票法,还可以应用什么方法?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问题的结果。然后在班级中共同分享,师生探究新知,就主题问题和结果进行完善,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思维体系,在实践互动中掌握统计调查的具体办法。
三、以现代信息手段搭建互动载体,提高互动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和教学实现了融合,特别是多媒体技术达到了成熟的状态,与之而来,微课、翻转课堂等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在其中,从而丰富了教学课堂,拓宽了教学手段。就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教学而言,教师需要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教学工具,以提升互动的效率和质量。首先,课堂信息教学工具包括了电子交互式白板、多媒体等,它们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运用声画、图文结合的方式动态化、高速率地展现教材中的内容,使原本枯燥的文字更加形象化、生动化。在刺激学生多种感官的同时,也能够细节化地展示文字难以呈现的画面,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理解效率,发散思维,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数学的奥秘。所以教师需要联系初中生的思维规律和教材知识的特征,将有关内容通过动态直观的方式呈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主动和教师进行互动,扩宽学生数学思考的维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力。
以数学人教版中“几何图形”教学内容为例,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建直观化的视频动画活动情景,即展示生活中学生常见的具有几何特征的实物,引发学生的感官刺激,并借助生活经验与教师进行沟通,从而开发学生互动的思维;进而多个方面展示事物的立体图形,促使学生从各个角度进行仔细的观察,由此展开想象,与教师共同探讨进行合理的归纳,以对归纳出的集中几何体形成相对完善的认识,以为更进一步地学习核心内容奠定基础。
结语
在初中课程体系中,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学术性,对很多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而这需要教师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难题,扎实掌握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吸取灵活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还需要构建良好的数学思维。具体实践中,教师要以创建良好互动情景为出发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互动交流欲望,进而借助多元问题、现代教学工具等要素优化互动过程,增强互动效果,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数学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奉科.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 新课程(中), 000(2):P.211-211.
[2] 张生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教学举措探究[J]. 考试周刊, 2018(12):97-97.
[3] 陈凤桃.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探究[J]. 中国校外教育, 599(1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