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方法重实效?提升复习效率——浅析历史高考复习策略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 35卷第8期   作者:陈雁
[导读] 在新课程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摘要:在新课程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高考命题也不断发生变化,高考考试大纲不仅仅要求学生具备解读和获取信息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注重考查学生对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重高考复习策略研究。由于今年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历史高考复习策略适当的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在学生正式复课前主要开设线上课程来帮助学生进行高考复习,学生正式复课后注重进行补偿教学。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立足于讲方法、重实效,提升复习效率来探究历史高考的复习策略。
        关键词:历史,高考,复习策略,效率,实效
引言
        在高考历史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立足于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这是指导高考命题和复习的关键文件,规定了高考历史开展的主要性质及考试范围和试卷结构,也是高考历史学科命题的主要依据,对于学生备考复习来讲至关重要,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注重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历史高考复习策略的研究。
一、科学规划复习时间,挖掘教材考试内容
        在高中生进入高三阶段后,其时间相对紧迫,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科学规划,合理的安排学生进行复习的时间[1]。当前大部分学校主要是采用三轮复习的方式,在第一轮复习的过程中,学生主要是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复习。高三一轮复习在高三年级第一学期完成,我们按照历史教材中的专题体系结合考纲通史时序来进行开展,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梳理历史脉络和知识结构,基本建立起古今中外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在今年疫情期间开始二轮复习主要通过线上课开展和进行,在简单学习网上给每个学生注册一个账号,配合视频课程每天布置线下作业,要求学生每天拍照上传作业进行批改,个别题目有问题的老师及时在线上解答。不管是线上教学还是在疫情复课后二轮复习的补偿教学过程中,主要目标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加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尤其突出对材料解析题的相关训练,保证复习能够做到查缺补漏[2]。同时,我们在每周三进行一次文综的考试、批改,每周末一次文综练习、讲评,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提高历史复习效果。最后一个月的第三轮历史复习过程中,注重隐性知识的挖掘,提高学生解题的熟练程度,特别注重选题的针对性,针对学生薄弱点进行专门训练,力争保证学生有效能够提高历史复习效率。
二、研究考纲和高考试卷,合理规划复习策略
        2020年全国高考考试历史学科将继续贯彻“一核四层四翼” 考查原则,随着新修订课标的推行和课程研究的发展,历史学科素养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渐趋融合,近两年高考命题都有适度渗透新课程理念,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都有了一定体现。

2019年历史学科考纲又有新变化, 增加了“考查考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引导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考核目标,而且突出学科考查特色,体现历史学科的思辨性、人文性特点及思想教育的引导作用; 将“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和“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部分的例题做了变更,其含义应该是要突出历史学科思维和能力的考查,强调发挥历史学的社会功能。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一直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粗略归纳为:1.大主题:全球研究热点 2.小切口:研究具体的问题 3.深把握:自然延伸的逻辑线索 4.拓展素材范围,关注知识网络的交汇,多学科融合、迁移。 5.创新试题设计:考查通过提供数据、图形、表格等非连续性文本,获取、加工信息能力,增强试题 的开放性、创新性。防止刷题、防止套路。基于此,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于史料的研习,由于历史材料相对丰富,所以教师通过优化历史试题素材选取和情境设置,加强对历史主干知识的掌握程度、历史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的考查,强化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考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引导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讲究效率,高效备考
        高中历史学习的知识内容相对较多,记忆量较大,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组织高考复习[5]。首先教师必须要保证学生能够夯实基础,部分学生在高考的过程中成绩不理想,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自身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在单元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保证学生能够对单元知识熟悉掌握,减少存在的知识漏洞,特别要求学生能够掌握重点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地对历史脉络进行梳理,辅之以配套练习,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形成有效的历史思维。教师要注意学生习题练习的有效性,一般是根据往年命题的实际情况精选试题,通过适度训练的方式明确考点,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具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学习特点来灵活设计,既能够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教师要做好分层培养计划,培养尖子生强化面批环节,优化教学内容;培养边缘生,加强信心激励,精准补足短板;培养后进生,加强心理铺导,优化夯基环节。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帮助部分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使学生能够积极应待复习当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性格,从而能够勇敢的对待高考。
小结
        综上所述,在高考历史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加强对高考复习策略的研究,提高高考复习的有效性,结合实际情况有效的规划历史复习时间,挖掘教材中包含的知识点,并能够使学生全面的分析历史问题,加强学生对史料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关注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心理健康的变化,不断地磨练学生的意志,为高考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艳华.新课改下历史高考复习策略[J].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9(4):93-94.
[2]马吉祥,甘成质.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高考复习策略——以近年高考复习中文字材料解读为例[J].广东教育:高中版,2017(7):106-107.
[3]张建军.建构·解惑·反馈——2016届高三历史高考复习策略[J].高考,2015(12X):275-276.
[4]刘晓燕.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高考复习策略[J].高考,2018(36):194-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