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 35卷第8期   作者:李珊珊
[导读]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近年来国家越来越注重教育,
        摘要: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近年来国家越来越注重教育,青年一代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承担着祖国未来发展的历史重任,现代化的教育要求进行素质教育,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的大数据时代到来,对于教育行业也带来新的教学挑战,我们的教学资源和手段越来越先进和科学,小学音乐课程意在培养学生对音乐和韵律的鉴赏能力,这个阶段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因此,如何实现信息技术条件下有效进行小学音乐教学就成为了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目前来看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方面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再简单的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一谈如何才能够使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学科教学有机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小学阶段;音乐教学;有机整合
        前言: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目前在很多大城市已经进行迅速的改革,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引进校园进行应用,但是在这样的大环境和基本前提之下,我们的素质教育和多媒体信息化教育在一些边远地区或者是农村地区的学校还是不够普及,在目前小学音乐的教学中,音乐课堂相对传统,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当前小学生的教学教育提供了各方面的优势条件,具体的将多媒体信息技术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和小学音乐教学结合起来,是一个长期又艰巨的任务[1]。下面谈一谈我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发现阻碍小学音乐学科教学效率提高的因素和信息技术无法充分利用到课堂的原因,并简单分析信息技术条件下有效进行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
        一、小学音乐教学效率低和信息技术无法充分利用到课堂的原因分析
        1、学校不够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
        小学生阶段的音乐课基本上一周1-2节,学校对于非考试科目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没有自我学习的意识和主动学习音乐的愿望,更是缺乏了有趣吸引学生的音乐教学环境,因此在课堂上只有强制性的规律要求才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很多学生没有自主性的参与态度。
        2、缺乏结合信息技术的探究式教学活动
        在小学音乐的长期发展过程当中,虽然新课程改革也已经推广到全国各地,但是理想还是和现实有很大的差别的,有很多的教师还受到了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在课堂上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这样单一的教学活动长期得不到改善,就会影响学生对于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
        3、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待提升
        在对小学生进行音乐能力方面锻炼的时候,教师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现在的教学资源非常的广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的教学也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教师接受和运用能力有待提升。
        二、信息技术条件下有效进行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分析
        1、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通过多媒体增加学生参与度
        学生只有对某一件事真正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够主动地去不断的摸索和实践,这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项非常艰难的任务,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2]。在音乐课堂上吸引学生兴趣的过程中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条件,比如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源等的利用,为学生播放音乐、视频等都可以增加课堂趣味性,如在学习《小红帽》的时候,可以播放小红帽的动画视频,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内容,从而对于歌词有一定的理解,再进行歌曲的学习就能带着情绪进行演唱,同时也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但是目前来看小学的音乐课堂都是以老师进行歌曲的播放、领唱,学生学习、重复的模式进行课程学习,学生很少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因此就需要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合作探究的学习,比如在进行《我为老师唱支歌》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学生就某一个问题的讨论,或者对于音乐背景的讨论,音乐意境和感情的分享等,相同类似的情况下就能够让学生们尝试自己进行探究学习,学生自己制作课件和同学们分享相关的音乐知识,让学生观看相关的网上合唱视频,增加学生想要参与的热情。
        2、创设开放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打造和谐的课程
        教师对于新兴的信息技术手段要快速的掌握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具体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数字化的信息技术时代,高效的提升音乐学习能力。信息化支持的教学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来打造一个开放的空间环境,这就能够为学生们的学习创设相应学习情景提供便利,为学生们音乐学习从空间和时间上提供一定的机会条件,满足学生们自己学习风格的延续,既能够完成教学目标,又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高效进行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比如对于《天鹅湖》这首歌,可以鼓励大家用不同的方式演唱,甚至进行改编等,但是学生的音乐知识有限,就可以通过共享开放达到信息技术手段,在网上查阅资料模仿中进行创作,接触更多的新鲜音乐知识,在别人不同风格的演绎中感受这首歌的情绪,进而找到自己对于歌曲的感觉,可以提前播放《四小天鹅舞曲》的动画片,让学生以拍手等的方式进行乐感的培养,这个过程都离不开对媒体设备的支持,单靠老师的口头简述是达不到这样的效果的。
        3、利用音乐的艺术优势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
        音乐学科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是一个艺术鉴赏和听觉享受的学科,因此可以利用音乐艺术的优势,进入高科技的演播厅进行实践演唱,培养学生的独立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进行演唱的能力。比如在《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中,由于歌曲的节奏相对比较难,老师可以把学生带到演播厅当中,选出一个指挥,让学生们利用多媒体的渲染进行现场的学习和练习,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也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多媒体的信息资源对学生的演唱进行录音、录像,让学生自己反复听,找出其中的问题,不断地改善提升,还可以给学生看一些爱国励志的影片,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手段搜集更多的教学视频资源,增强学生歌唱中的情感抒发。
        4、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教学工具越来越先进,每个班都有多媒体的联网教学平台,教师要充分利用起来这部分的资源,甚至可以在课堂上制作使用教具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比如带领大家通过杯子中水的多少控制不同的音调,但是学生的水平和知识有限,就可以通过网络上的短视频教学进行音阶水杯的制作,我们甚至不能够在小学音乐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乐器,这都需要通过多媒体的平台,视频的动画效果来完成,通过3维立体的乐器展示能够更加深入的学习音乐 [3]。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及时的反思,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反思发到网络平台上,也可以看一些其他老师的教学反思,比如《摇篮曲》的教学,在很多地区甚至很多国家都是有差异的,那就可以通过网络的平台求同存异,通过别人的经验获得更好的教学形式,对于音乐教师也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同时也能够融合精华。
        三、总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实现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和小学音乐学科教学相融合,并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为之付出努力并且朝着这个目标不断的前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充分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科学有效的课堂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学生们小学学习的基础性阶段,现代化的教学形式对于学生们快速适应接下来的任何学习模式都是影响深远的,对以后步入社会来说也将一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张文婧,金凌波.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9):39-40.
        [2]寇小兰.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J].北方音乐,2017,37(16):188.
        [3]赵婷.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J].北方音乐,2017,37(09):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