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改革推动了小学音乐教学深刻变革,当代小学音乐教育应当具有创新改革思维,着力优化音乐教学目标,丰富音乐教学活动形式,满足学生开展个性化音乐学习活动的需要。本文主要分析小学音乐教学的问题,构建创新性的音乐教学空间,达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目标。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创新;优化策略
一、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
1.音乐教学重视不足
有些小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不足,没能为学生设置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不能充分的认识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没能优化课程理念,不能合理配置开发音乐教学资源,例如,学校未能提供必要的教学器具,音乐教学的趣味性活动较少,没能在小学校园构建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由于条件资源的限制,严重的影响了音乐教学的趣味性,不利于达到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目标。
2.音乐课程规划不足
小学音乐课程具有实践性、趣味性、互动性的特征,有些小学音乐课程相对松散,音乐教学的内容拓展不足,音乐课学时有限,教学仅局限于书本内容,没能在音乐教材基础上扩展音乐知识和丰富教学形式。教师不能深刻的传授音乐知识,无法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则于音乐教学的内容较为肤浅,音乐教学不能激发学生兴趣,不利于通过音乐教学达到陶冶学生情操,优化学生音乐思维,拓展学生音乐能力,提升音乐整体欣赏水平的教学效果。
3.教师能力素养问题
有些教师不掌握先进的音乐教学方法,无法开发信息化的音乐教学资源,音乐教学的趣味性与直观性较低。一些教师没能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音乐的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没能在音乐课堂合理的设置游戏、比赛活动,不能采用情境化的教学方法营造浓厚的音乐氛围。由于教师的能力不足,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音乐教学的课堂效率较低。
三、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教育策略
1.优化音乐教学理念
小学音乐教学创新的关键在于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所有学生积极投入音乐实践活动当,实现音乐教学的深刻变革。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应当具有补充和完善教材的思维,注重挖掘乡土音乐教材,借助地方特色音乐形式达到吸引学生对音乐学习注意力的效果,弥补课堂音乐教学素材的不足。优秀的音乐课还要具有课内外统一思维,强调课堂启发学生的音乐意识,课下鼓励学生进行音乐练习,推动学生积极开展趣味性的自主音乐实践活动。教师还要把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层次教学理念融入其中,针对小学生音乐基础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幼儿阶段已经接受良好特长音乐教育的现实开展音乐教学,适应不同学生的音乐学习需要,达到扰落实生音乐学习思路,补足学生音乐短板,提高音乐教学的整体效率目标。教师只有擅于合理的筛选音乐教学内容,提升音乐教学的丰富性,才能满足学生音乐学习需要。
2.融入流行音乐元素
小学音乐课涉及的歌曲有限,教学素材有待于进一步挖掘拓展。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指导下,小学音乐教学融入具有开放性,主题积极、内容向上的音乐作品,在优秀流行乐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教师应当合理的补充音乐教学内容,在进行一系列的古典音乐、乡村音乐或传统民族音乐教学时的同时,适当的在每堂课都展示一些与传统音乐相关的现代流行音乐素材,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进行音乐对比,还有助于学生理清音乐脉络,认识到传统音乐对现代音乐的重要价值。只有根据学生的音乐认知规律呈现音乐素材,尊重学生开展音乐学习的心理需要,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才能达到提高音乐教学合理性与趣味性的效果。例如,教师在音乐教学时可以使用《我的未来不是梦》、《飞得更高》、《轻轻地告诉你》等学生喜爱的歌曲,构建更为愉悦的音乐教学氛围,实现流行元素与课堂音乐教学内容的深切关联。
例如,在《捉泥鳅》教学时渗透童声歌曲《虫儿飞》,达到鼓励学生感受田园风光,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兴趣,促进学生在对比中深刻的理解两首作品差异,并且加强的作品理解水平。
3.巧妙设置音乐情境
小学音乐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还要提高学生的音乐赏析水平,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例如,使用学生熟悉的音乐素材,音乐故事、作家简介,或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绘画、实物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促进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深刻的体会作品的含义。例如,把生活中的趣事融入音乐课堂,在流行歌曲《妈妈的话》、《虫儿飞》等教学时,展示相关的动画片等,提高学生参与音乐课堂活动的主动性,起到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目标。教师还可以围绕着一个作品进行氛围渲染,讲述音乐作品的主题故事,达到深化音乐教学情感氛围效果。为了提高课堂音乐教学的直观性,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软件展示良好的情境氛围,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机联系,进一步构建学生的想象空间,形成愉悦的音乐课堂氛围。在音乐欣赏教学时,可以播放音乐作品的背景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在猁的故事中深刻的感受音乐作品。尤其在名家音乐欣赏时呈现作家创作的历程,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感同深受的理解作品。
4.丰富音乐课堂活动
小学音乐课堂应当让小学生动起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增添音乐教学的趣味性,教师一方面可以组织开展律动性音乐训练活动,开些识谱、记歌词、自由唱、表演唱等教学,还可以围绕作品内容提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促进学生在生活化的音乐氛围中表演、改编或丰富乐内容,达到趣味化音乐活动教学效果。例如,在《捉泥鳅》教学时进行四四节拍的讲解,运用动作拍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强、弱、次强、次弱的节奏特点,配合跺脚、拍手、拍腿等进行练习,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深刻的感知音乐。另一方面还可以组织开展音乐游戏、竞赛、创作、改编音乐等活动。丰富的音乐活动符合学生受玩、爱动、爱表现的特征,活跃了音乐课堂的活动氛围,推动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音乐的节奏、提升了音乐表现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开展音乐游戏活动,通过根据音乐模仿动作或者根据节奏转变律动方式等,这些训练活动都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可以达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目标。
5.创新音乐教学方式
小学音乐教学应当创新教学方式,注重把现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融合,着力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体系,构建高效、直观、生动、实践的音乐课堂。首先,可以借助微课的方式构建课上课下一体的音乐教学环境,通过微课的方式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收集音乐素材,在家长的辅助下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锻炼和提高音乐素养。尝试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借助微课把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前移,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鼓励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音乐知识,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里学习需要。其次,还可以采用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注重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实践,鼓励学生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音乐创新,推动小学生融入到音乐游戏活动当中。第三,采用鼓励教学的方式,积极肯定学生音乐表现,给予学生音乐课堂的良好活动体验,力求保证所有学生在音乐课堂的愉悦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主动性。
结论:
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体现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变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获得的良好音乐学习体验上。教师应当不断更新小学音乐教育理念,合理把握音乐教育中的诸多元素,营造学生在音乐课程自主、合作、实践的音乐教学氛围,最终达到拓展学生音乐思维和提升音乐素养目标。
参考文献
[1]何晓莉.优化教学策略 构建小学音乐魅力课堂[J].名师在线,2018(25):19-20.
[2]彭清露.创新教学,唱响未来——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戏剧之家,2018
[3]孟艳.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创新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 2018(16):92-93.
[4]仲录.创新教学,挥动音乐课堂的魔术棒——小学课堂创新教学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