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内教育体制快速改革、全面改革的今天,人们渐渐意识到了,小学教育需要将目光放在多元化素质培养,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各项基本能力。体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地位得到提高,受到了学生、家长、教师的高度关注。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素质成长的关键性阶段。在不断运动和训练中,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了发展,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好的身体发育条件。小学体育中,田径是非常重要的项目,能够让学生强健体魄。为达成这样的目标,就需要保障训练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体育;田径训练;科学有效性
前言: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内小学体育教育的地位得到了不断提升,受到了高度重视,收获了众多教师与家长的认可。体育教育不仅用于提升学生综合品质,同时还能够强化学生能力。正因如此,才会成为小学教育高度关注的项目。近些年很多小学体育项目都被优化和提升。但问题仍既突出。如小学体育教学中,田径方面的训练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不少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单纯的将田径训练作为跑步项目之一,是热身活动,没有做系统化训练。体育教师需要予以体育训练足够认可、足够关注,提高训练有效性、训练效果。
一、突出互动全方位展开训练
为体现小学体育田径训练价值和意义,就需要得到师生、家长各界的全方位帮助和支持。尤其是家长层面,在这个过程中更是有着重要作用。家长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影响是非常突出的,权力十分明显。如果家长并不认可学生参与田径训练,学生就无法形成田径训练热情和态度。学生久而久之就会失去欲望,最后不再参加田径项目[1]。正因如此,小学体育田径训练需要将保障安全作为出发点,合理修理与检查运动所用设施和场地。为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获得足够多的经费资源。以此不断完善场地、完善设施,要让学生家长意识到体育运动对于孩子成长的帮助和重要性,达成田径训练目的。
此外体育教师还要主动和学生班主任沟通,获得班主任支持。要以此为学生争取更多训练时间,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因为小学阶段体育课时非常有限,往往每周只有两节课,而这显然并不足以满足小学生运动需求。当然体育教师还要做好和学生家长的沟通,让学生获得家长的认可与支持,让其参与到田径训练。放学后可以让家长督促和陪同,做简单锻炼。创建QQ群,沟通和交流,反馈学生课堂、在家表现。
二、鼓励学生培养兴趣
体育锻炼中,并不是所有小学生都愿意参与单调又重复的田径训练。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做好激励和引导,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其中。田径训练中,教师需要提前准备,要让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价值和乐趣[2]。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就需要在田径训练中,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肯定学生的学习表现,多加表扬、鼓励和肯定。
如对于一些跑的慢的学生,教师不应该用惩罚和批评的方式,让学生强行锻炼提高跑步速度。这种做法会让学生形成畏惧心理,产生抗拒意识,失去学习热情。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应主动鼓励,肯定学生,在学生得到激励以后,自然也会更加投入的参与训练,最后收获成绩。学生愿意参与体育训练,配合上教师的科学指导,学生能够获得非常不错的训练效果。
三、创新形式提高趣味性
大部分小学生对于重复且单调的训练形式都是充满抗拒心的,所以教师在田径训练中,一定要创新形式,而不是单纯的用枯燥、乏味的田径训练开展活动。这种做法无法提升学生的训练效果,难以得到足够的收益。不少时候甚至会让学生出现抵抗情绪、厌恶心理,影响最后的教学效果、训练质量。对此教师要创新和调整训练形式、训练思路,让学生感受到趣味性和意义。比如在跑步项目中,教师可以用多人接力的活动。当然教师也可以用三人四脚这样的游戏活动。只要能够激励学生,使学生迸发参与热情的项目教师都可以合理使用[3]。
除了单调训练,教师还要多组织学生参加小型活动、小型比赛。小学生竞争意识强、好奇心强。比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活动参与意识,同时还拥有很大的课堂吸引力。这种项目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完成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和启发,在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和培养中有着巨大价值、巨大作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使用游戏、比赛的形式,让田径训练深入人心,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环境,帮助学生感受快乐,提高训练效果。
四、完善场地设施保障学生安全
开展小学田径训练的时候,需要得到场地支持。假设缺少完善的场地和条件,那么田径训练将难以展现应有意义。建设场地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安全作为首要条件。不少地区小学都没有良好的活动范围与场地。比如不少小学甚至没有操场,学生所用的跑道存在高低不平现象,很容易崴脚和受伤,威胁了学生的田径训练情况。并且这类场地下,教师所能开展的田径训练项目很少,甚至只能开展跑步,无法做深层次内容拓展。不少学校经费限制了教学设备投入,无法切实有效的提升学生身体水平。为改变这一情况,就需要做好体育场地、内部设施完善工作。做好安全工作,让学生获得更好的训练场所、训练环境,提高田径训练趣味性和有效性。
结语: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田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项目,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言,意义非常突出。小学体育教师有必要结合学生运动习惯、运动特点和田径项目特征制定训练计划、训练目标。要制定有趣且合理的训练计划,切实保障田径训练效果、训练效益,为学生的成长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薛小卫.浅谈小学体育业余田径训练的方法[J].田径,2019(12):16.
[2]王志华.论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田径训练开展措施[J].田径,2019(09):70-71.
[3]董帅.提高小学体育田径训练有效性探究[J].田径,2019(07):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