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题课是会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课程类型,贯穿于会计教学的各个知识点。但大多数老师对习题课的重视程度不如对新课的重视程度。他们总是认为这只是校对答案,所以经常事倍功半。在实际教学中,提高会计习题课的教学质量往往能起到点睛之笔和升华知识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 习题课 教学
在会计教学中,人们总是认为习题课很简单,与新课程的教学不同。没有必要充分做好备课准备,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习题课只不过是对重要的、困难的习题进行分析和解答,而其练题课更容易被教师控制节奏。然而,习题课的教学效果却收效甚微。那么,如何提高财务会计习题课的教学质量呢?
一、习题课是会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信,大多数教师认为习题课是微不足道的,课堂准备往往是走捷径、走过场,只是在课本的编写上做一张试卷就算完成了。
我曾经上过这样一门课,至今令人难忘。这是一种"固定资产折旧"--填写固定资产折旧表。上课前,我粗略地看了一下这类问题。就像新课上的练习一样,我觉得没有什么大问题,直接走进教室。以竞赛的形式,小组代表前来示范,50多名学生中的大多数与小组代表有着相同的观点。我问:你有不同的意见吗?答:不!持不同意见的学生要么怀疑自己,要么胆怯不出声音,我没多想,直接给了这组分数。下课后有两个学生来找我。问:使用两年的机械设备报废时,是否必须考虑折旧因素?然后我意识到课堂上的答案是错误的。
虽然我在第二节课及时更正了答案,但值得思考的是:为了提高习题课的教学质量,教师自己绝不能轻视习题课。习题课和新课有着同样的重要性,如果老师真的想要有一个好的习题课,除了适当的教学方法,像上新课一样,他们也需要认真备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及时地对学生的奇怪错误和创造性问题进行正确的解答,才能在课堂节奏控制上有的放矢。
二、注重习题的编排、选择、归类,及时讲解练习
我们《企业财务会计》学科的配套作业是高等教育学院出版的《企业财会会计习题集》。其中的练习是整章进行的,不分节,更不分课时。因此,教师通常不解释练习,直到他们完成一个完整的章节或教科书。例如,在第《应收及预付款项》章中,当我第一次教学时,我在完成理论知识后去上习题课,但是结果,练习量非常大,可能需要连续两到三个课时来完成练习和评估讲解。这种教学节奏效果很差,因为不能通过练习及时理解、巩固和掌握新学到的坏账准备、应收票据贴现等知识。这两者将在整个章节完成后统一练习。学生们早已忘记了《坏账准备》练习的知识点和思路。连续两到三节课的三个练习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我把学生手头的练习分成几个小节,这样学生在每节课结束时都会有相应的练习。我可以及时复习和巩固每堂课学到的知识。如果配套教材不满意,我会自己安排练习。
例如,在第3章第1节《应收账款》中,练习分为两个部分,《现金折扣》和《坏账准备》。参考试题库、高考习题和编写客观题、计算题、笔试试题和原始凭证表达式的实际操作题。为达到“清课闭课”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此类习题课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也为今后就业打下了基础。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个情况:我在单元测试前做了一个练习。我期望学生会在考试的压力下认真完成,并在课堂上认真听取我的分析。结果非常出乎意料。当我努力分析为什么我选择了A和为什么我没有选择B时,只有少数成绩稍好的同学对我的讲解有所反映。但其它多数同学都在等待下一个问题的答案。答案已经宣布,一切都结束了。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失败和不满足。
课后,我反思了上述情况。为什么如此重要的热身运动课会产生如此灾难性的影响?原因是与习题课相比,新的课程形式丰富,新的知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学生总是处于兴奋状态,不容易疲劳。自然,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角。然而,往往老师在练题课上唱主角,学生成为听众来听报告。所以学生被分成三个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将跟随老师的步伐,认真听讲;第二种类型对这门课不感兴趣,他们一直心不在焉,等着班上的其他同学来抄答案;第三种类型是那些已经做了练习,不想再听老师“唠叨”,自顾自看书的人。
如何使习题课更加丰富多彩,充分发挥其教学功能,提高教学效果?在第二节课上,我吸取教训,改变了老师和学生的角色。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强烈的兴趣可以激发学习的热情,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所以我放弃了最初的“灌输”讲解。改变了自身的角色,鼓励学生参与,激发他们的热情。在这次教学过程中,我把班级分成4个小组,就像电视上的教育节目一样,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客观问题分为必答和抢答两种题型。必答题由我来随机在每组中指定学生回答,回答不出小组不加分。抢答题由小组选出代表回答,答错倒扣分。并且要求回答的不仅仅是一个答案,而是必需分析出为什么。分录题由各小组代表抽签选号。对于有难度的选做题,加大分值。总分高的组,组内成员全部给予一定的奖励,但是小组里不参与的同学要被红牌罚下。授课形式改变后,使平时不想听课的学生也主动翻书,与前后桌讨论问题,有时还会与另外的小组交流,直到下课铃响,学生们仍不满意。他们要求公布最后几个问题的答案,并宣布获胜的队伍。
我觉得这次课下去,上课气氛和上课效果比第一次课大幅提高。从效果上来说,学生理解应该做什么,理解为什么做,同时提高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提高集体的荣誉感,创造学生互相学习和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上课时对必答题、抽答题的等题型交替进行,放慢教室节奏,学生、教师都感到舒适自然。
总之,要提高会计教育质量,就要充分发挥练习题的作用。要充分发挥练习题的作用,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映学习主观。我们老师要善于优势,不轻视练习题,根据教学情况不断创新练习题,与新课程完美结合。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会计教育任务。
参考文献
[1]、杜诒萍《中职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初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
[2]、《基础会计习题集》 高等教育出版社
[3]、《企业财务会计习题集》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方琴, 1980年11月,女,汉族,浙江省慈溪市
本科学历,高级教师,从事中职会计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