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在不断的深化与发展,创新创业能力是学生能力的非常重要的部分,双创教育也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提高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发起了全员参与双创工作的安排。现主要阐述《宠物传染病》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举措,希望能为其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宠物传染病;双创;课程;教学改革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 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的相关要求,以双创为契机,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探索“以创新创业能力 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各大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的动物医学专业在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9】8号文中通过认证为国家骨干专业,在2020年通过了广东省二类品牌专业验收,同时该专业也是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的特色专业,学院为了提高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旨在培养出一批既能创新、又能创业的高技能新型人才,从人才培养方案到课程教学中都探索出了一套模式。
现本文就《宠物传染病》这门课程以阶梯式能力发展培养学生双创能力的教学改革进行介绍。
《宠物传染病》课程是专业必修课,动物医学专业核心课,根据宠物兽医行业发展的需要和毕业生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所开设,主要讲授各种动物传染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制措施等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宠物医师、动物疾病诊治员、兽医化验员等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培养适应宠物行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起重要支撑作用。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高职学生的认知要求,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水 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更不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 为达到该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将双创思想渗透到专业课程中, 通过专业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本专业、本行业中的最新技术、技能、理念,学习专业、行业发展前景和创业方向。 对该核心课程实施教学改革,采用“真实任务、循环训练、专兼交替、阶梯式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以阶梯式能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在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模块的分配和评价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实践,如下就2018动物医学1,2班的《宠物传染病》课程的具体做法阐述如下。
1、课程设计
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导向,与宠物行业相关企业合作,根据广东宠物诊疗,宠物繁育的产业特点,以及宠物类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工作过程程序化课程结构,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目标进行课程设计,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1.1根据行业需求培养人才。
2018年中国饲养宠物的主要种类可以分为狗、猫、水族、爬行类。其中养狗的人数占比位居第一,为46.1%;第二是猫,占比30.7%;其次是水族、爬行类,分别占比27.3%、19.4%。
2019年全国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2024亿元。
以犬、猫的传染病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1.2重要工作技能,反复练习,培养工匠精神。
在行业中寻找典型的工作岗位,总结岗位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对教学内容实例化、具体化,以源于企业真实岗位职业素养为标准,创设真实任务和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
将不同的临床诊疗技术融汇于项目教学,反复练习,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技能,同时有新城疫抗体测定的比赛,需要进行上百次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1.3校企深度合作优化课程内容
1.3.1 聘请宠物医疗、美容、驯养、食品等行业的企业家、专家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商讨课程内容及设计。
1.3.1教师到企业锻炼,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及教学体系,紧贴行业现状。
1.3.2 结合课程建设引入企业能工巧匠,共同优化课程内容,并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在和芭比堂连锁,深圳联合宠物医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过程中,以完成企业工作任务为背景,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情境,与企业管理人员、临床诊疗人员一起,立足于职业能力分析来调整课程结构,并按照工作流程解构、重构、整合 、序化教学内容,使得课程的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相一致,教学情境与企业工作相一致, 教学内容与企业工作任务相一致。同时,注重积累企业案例用之于教学,扩充和丰富教学资源库。
1.3.4 思政进课堂,劳动育人, 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在课程内容中融入思政内容,并在实训中安排劳动,实岗训练中安排劳动。
1.3.5 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精神
上课第一节课即创新创业介绍,课程内容中融入创新创业。
2、教学内容的选取
2.1 以职业要求整合教学内容。
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 ,依据宠物临床诊疗行业,诊疗流程从 “1、病历登记2、病调查3、临床检查4、实验室检查5、仪器检查6、病理检查”实际工作流程和岗位能力需求,以及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选取教学内容 ,通过多次熟练操作及真实诊疗环境的技能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2.2 根据典型工作岗位统筹教学内容。。
将不同的 病例特点及临床诊疗技术融汇于项目教学,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通用能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3 结合专家智慧整合提炼教学内容。
在教学团队对广东宠物行业中的临床传染病类型进行了调研及分析的基础上,与宠物企业及行业的专家、学者共同剖析目标疾病在诊断治疗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在行业中寻找典型 的工作岗位,总结岗位工作过程中的典 型任务,使教学内容 实例化、具体化 。
2.4 密切关注技术趋势 ,及时扩充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我们密切关注宠物行业和技术趋势 ,及时吸收新工艺 、新技术,如荧光定量PCR技术等扩充教学内容 ,使教学、学习和产业前沿动向紧密关联 ,为学生后续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3、教学模块的分配
4、教学实施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结合 “宠物传染病” 课程的具体情况 ,我们探索形成了 “真实任务、循环训练、专兼交替、阶梯式能力发展” 的教学模式。
4.1 以真实任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课堂与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宠物诊疗企业合作 ,在教学中创设反映学生在学习结束后从事相关工作岗位的复杂环境,其目的在于整合知识和技能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每一训练项目,按真实生产过程组织生产,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4.2 以循环训练促进技能巩固和提升
一切新的学习都是建立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或在某种程度上利用以前学习的 基 础。 在基础理论、技能和六个行动性项目中反复循环 ,以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即重复的是步骤,不重复的是内容,达到既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又巩固前一环节的理论知识和提升技能的目的。在新、旧知识、技能交替运用中 ,促进对原有知识的深化、突破、超越或质变,从而使知识和技能结构趋向综合化、整体化、系统化。
4.3 以专兼交替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在教学中,校内专职教师主要承担理论教学和部分实践教学 ,企业兼职教师主要承担实践教学,特别是在综合实训及模拟企业诊疗过程实训实习,主要由企业兼职教师承担。通过专兼交替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4.4 阶梯式能力发展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根据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教学内容,通过三阶段组织教学,专兼交替,阶梯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一阶段:引导阶段。
以引导式、启发式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动物传染病诊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
第二阶段:模拟阶段。
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校内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交替教学,强化理论知识和提升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
第三阶段;设计、创新阶段。
在创新教学和模拟企业实习中,重点培养学生研发设计、自主创新的能力。
5、过程性考核,多元化考核
6、结语
通过对对该核心课程实施教学改革,采用“真实任务、循环训练、专兼交替、阶梯式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以阶梯式能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生自我管理和动手能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也有较大提升。 此次教学改革,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更是提高了学 生的创新创业理念,实现了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 实践证明,只有将双创教育融入高职教育的全过程, 把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 理念等不断渗透到 专业教学之中, 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以培养出一批既能创新、又能创业的高技能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曹大辉.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创 新的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18(11):116-120.
[2]王文芬.“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 培养模式研究[J].文教资料.2017(14):112-113.
[3]甘志红,王飞.《纺织服装面料检测与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J].教育园地.2020(4):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