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生英语作业设计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 35卷第8期   作者:朱璐莹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资源引入的多种途径,
        研究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资源引入的多种途径,教学方式的改变,如何进行更科学的作业设计越来越得到了大家的关注。作业作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作业设计已不能适应未来教学发展的模式。陈旧的作业设计观念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不科学的作业布置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使得学习效果适得其反,使作业失去了教育的意义,无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对未来学生作业的研究已是迫在眉睫。
         
一.未来学生作业设计研究的意义
        1.多样化且符合学生学情的作业设计,能促进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习不脱离生活实践,在生活实践中巩固学习成效。
        2.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设计分层作业,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促进个体的发展。
        3.科学的作业模式,能使各学科之间融会贯通,跨学科资源的整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再禁锢在一门学科中,从而树立全局观念。
        4.作业设计的科学研究,加强了家校合作。促进了家校关系的良好发展。使家长参与到学生学习中来,感知学生学习的过程,更能促进家庭关系的融洽发展,也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未来作业设计的关键因素
        目前英语作业设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作业整体布置,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2.作业类型较为单一,主要是以完成课后练习或者朗读课文为主。3.作业布置和生活实际脱节。学生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4.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但实际语言操练的机会除了在课堂上其他的机会较少。5.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而不是主动地去完成作业。
        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重新认识和定位作业的功能性。思考在以学习内容为背景的情况下完成作业的目标是什么、作业是否具有科学性、针对性、难易性、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及作业构成的类型。教师应该不断完善作业设计的观念,提高作业设计能力,认识作业的价值。在深度解读教材内容后,从全面性、科学性、综合性、实践性和个体差异性来综合设计作业。

三.作业设计新方式
口语类作业:1.就英语而言,这是一门语言功能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口语类的作业不可缺少。如何设计相对科学并引起学生兴趣去说英语的作业值得思考。以往老师们总是布置课本朗读或者背诵,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错误的发音还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随着网络新媒介的兴起,各种口语类的APP诸如英语趣配音,能让学生在观看经典电影片段的同时模仿电影角色进行英语配音。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同时也能纠正自己的发音问题。在这次疫情宅家学习阶段,这项作业的布置使学生在家也能自己完成,也减轻了学习的难度。在完成配音作业后,学生可自己查看自己哪些单词发音准确,同时将发音不标准的单词进行反复练习。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也推动了单词的学习和积累。学生将配好的作品通过分享的方式发送给老师,老师可进行在线评价和指导。这项作业的提交方式很方便,也便于老师的评价作业的开展,为周末作业的时效性提供了依据。
2.除了配音作业,一些富有节奏感的英语歌谣也深受学生喜欢。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完成了口语练习。在课堂内,英语故事的编排和扮演也是学生喜欢的作业之一,在进行角色扮演时,学生感觉自己受到关注,既锻炼了口语也树立了学生自信心。对于这一类课堂作业的展示,老师应及时评价,并建立一定的课堂加分机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加入自评和他评的方式,使表演的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同时也使其他同学参与到评价中来,能更好地提高整体学生的专注力。



书面作业:1.在设计书面作业的时候,我们应当摒弃过去刷题的作业观念,使书面作业更加生动鲜明。比如在讲解完以职业为主题的课程时,不妨让学生设计一份小报,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可以绘画,打印,剪贴等。这样学生不仅完成了课程巩固也拓展了思维能力。将美术与英语相结合,跨学科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2.结合文本话题,思维导图的创作,鼓励学生去思考和联想,对于知识的梳理,也让老师们看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收获,有利于对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更加的关注和辅导。3.在涉及东西方节日学习时,也可让学生动手设计贺卡,在贺卡中,添加英文和中文元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拓展国际视野,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些类型的作业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了解、调查进而完成作业 。通常这些类型的作业,学生基于学习话题和经验,既能锻炼语言运用能力,并能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后续英语学习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当学生带着兴趣完成好作品时,老师可将小报,绘本,思维导图收集起来,反馈给家长,使学生得到及时的鼓励,并且将这类型的作品张贴在外墙展示,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进一步激励学生进步。

实践类作业: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其设计的课程目的最终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完成英语运用与交际,在实践生活中得以运用。因此在设计作业方面不应当忽略英语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应当通过实践来进行学习巩固。1.实践类作业的布置应考虑具体可操作性,便于学生完成。比如寻找生活的英语这项作业,让学生收集在生活中看到的英语标识,让学生去发现不同的场景出现的英语标识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学习,积极利用了学生现实身活的教学资源,真正做到了在生活中学英语用英语。对于学生的分享老师应进行肯定,并及时进行补充说明,使得学生的分享更全面更准确。2.课后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活动,拓展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开口说的能力也是一项有意义的作业。老师可在活动前设计一些主题,协助学生梳理和表达的内容。实践类作业的收集与评价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并给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相应地设计一些调查表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此类作业。老师通过查看调查表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级评价,便于学生下一次活动的开展。

四.作业评价新体系
   根据不同类型作业的设计,相应的作业评价体系也应当有所调整,不能以偏概全。完善作业评价体系能体现作业设计的价值并且激励和鞭策学生进步。及时的评价能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1.针对书面类作业的批改,老师们除了依次批改作业外,还应该在课堂上利用大屏幕展示作业内容,对重难点进行再次讲解,讲解完后要求学生按照要求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修改,老师则做到再次复批。这能够较少一些学生对待作业的敷衍的态度。2.对于网络作业,老师们可做到及时在线批改。针对不同学生的完成情况提出不同的建议。对于完成较好的作业可以分享展示在班级群中,同学们可以互相学习。3.同学互批,找错误。在课堂可让同学们交换作业进行检查,可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和课堂专注力。在学生完成后老师再收集学生作业进行全面核查。4.建立作业奖惩机制。当一个学生连续5次获得作业评价A+,可获得一次作业豁免权。若连续获得5次A-则适当增加额外作业。奖惩机制能够让学生更高质量的完成作业。
        总之,教师要改变以往整体批阅的模式,增加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家长评的方式。全方位的评价模式能使学生共同参与到学习中来,结合多项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获得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快乐。家长评价也使得家长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促进家校合作的发展。
       
        未来学生作业的设计与多元的评价考验着每个老师对学习内容的深度解读以及对学情的综合分析。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应当全力以赴,不断提升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观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