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 35卷第8期   作者:李宁宁
[导读] 群众文化建设,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群众文化建设,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政治立场引导、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各地区倘若能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国民的综合素养与道德水平。当更多的基层群众能获得更大的幸福感与满足感时,更利于社会的团结与稳定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基于此,各地方政府应对群众文化工作进行更深入研究,从而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当前的工作进行科学的改善与优化。新形势下,相关人员应精准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大力推进地区群众文化建设。最大化激发基层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创建一个更和谐的文化交流氛围,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群众文化建设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1 群众文化活动释义
        作为群众文化活动而言,其乃是指面向广大群众所开展的,旨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诉求的各类文体活动。通过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概念分析可以看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目的在于增进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福祉,并且通过对群众文化活动卓有成效的开展,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和发扬。从群众文化活动所涵盖的内容来看,其包括了大众文化活动内容以及民间文化活动内容。作为大众文化活动内容而言,其乃是伴随着工业社会发展而随之发展起来的。作为民间文化活动内容而言,其乃是产生于民间,即,由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以及社会生活当中创造出来并不断完善进而传承至今的文化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生活发展的加快,群众文化活动亦随之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并且受众人群日趋扩大,可以说,不管是哪一个阶层,其均能够通过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让自身的精神文化诉求得到满足。
        2 群众文化的发展现状
        2.1 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较低
        我国近几年一直在实施文化体制改革,为落实群众文化工作颁布了相应政策,同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群众文化活动范围。虽然各地群众文化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形式也多种多样,但是由于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度不高,而大部分活动符合群众需求的节目不多,精神文化内容过于宽泛,导致群众接受程度较低,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也较低。
        2.2 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居多
        目前,各地文化馆也纷纷响应国家号召,积极策划群众文化活动项目,主要包括小品、相声、歌曲、舞蹈等活动形式,群众文化活动内容都来源于群众生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文化惠民活动。此外,各地城乡街道邀请文化团队为群众演出,表演戏剧、乐器等,让群众主动参与文化,增加生活幸福感。
        2.3 文化产业前景可观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占据着重要位置。为了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制定了相应扶持政策,不断优化文化产业信息,更新产业结构,提供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台。例如:2019年我国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等密切联系经济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3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具体措施
        3.1 增加资金的投入
        在新形势下推动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各级主管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并增加资金的投入,为群众文化建设配套的基础设施,同时丰富文化活动内容,让群众在多元化的群众文化活动中感受到文化活动的重要意义以及具有的精神价值。在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应成为资金的主要投入者,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按照群众文化建设要求,每年制定专项资金投入方案,此外还应增加更多优惠政策,调动各地区企业以及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营造良好的群众文化活动氛围,让更多的企业和群众参与到活动中。


        3.2 提升人们的思想认识
        在建设群众文化过程中,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各级管理部门应提高思想意识,使文化活动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同时不断扩大活动范围,让群众在丰富的文化活动中,感受到群众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参与文化活动的认同感。此外,通过提高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思想认识水平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有助于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各级管理部门应将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相互融合,让群众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精髓,并以此为出发点积极参与活动。作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宣传部门应落实和贯彻群众文化建设方针和原则,努力完善基础设施,并建立考核机制,对群众活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此保证群众文化活动安全平稳的建设和发展。
        3.3 培养专业化人才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专业人才的培养,是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点。各级管理部门应根据群众文化建设需要,组织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努力构建高水平、专业化的群众文化工作人才,并通过实际工作提升人员的管理水平。此外,各级政府可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让符合群众文化建设要求的人员成为专业管理队伍的一员,并为其提供可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让专业人才发挥自己的能力,为群众文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此外,根据群众文化建设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发展计划,让每名从事文化活动建设的人才,在享受良好待遇的同时,增加多种管理办法调动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使管理人员主动参与到文化建设中,以此促进群众文化活动健康快速发展。专业化的管理人员,既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还应在文化活动建设中积极展现工作能力,通过自身的优势以及管理理念,将群众文化活动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让群众在活动中了解和掌握新形势下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有助于群众契合发展方向,努力提升文化水平以及精神涵养,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3.4 推动群众文化工作管理模式推陈出新
        当群众文化工作形成了系统而健全的工作模式之后,其开展和组织也必然随之更加顺畅,同时也更加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有鉴于此,群众文化工作从业人员在开展各项具体工作的过程当中,应当牢固树立人本主义工作理念,即,在工作当中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利益置于首位,一切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人民群众谋求文化权益为目的。同时,群众文化工作从业人员应当积极吸收其它地区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成功经验,并以此提升自身工作的实效性。除此之外,群众文化工作主管机构应当注重制度建设,以便通过严格的制度规范,保证群众文化活动的有序开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是最具生命力,也是新生事物的代表,其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内心的期盼。作为文化工作者必须从上述方式出发,细致性地分析各种问题,以创新为主旨,深入地研究和探索,要认识到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真正价值,改善、优化文化的环境,立足文化发展的实际,调整文化发展的步骤,以创新求突破,改革传统的文化方式,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打开群众参与文化的大门,从而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叶毅新.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及其发展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2):97.
        [2]安晶.对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及其文化价值的探索[J].学理论,2015(04):199-200.
        [3]李继武.浅析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群文天地,2013(02):40-41.
        [4]陈志文.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改革与开放,2011(20):138.
        [5]李锦坤,杨立新.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05(09):105-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