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校是学生文化建设的重要根据地,良好的校园氛围对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很大的帮助,我国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以及建设优质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氛围.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给学生灌输积极向上的思想概念是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去认真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班级管理;学生核心素养;中学生
引言
初中生性格活泼,思维敏捷,好奇心强,具备很强的可塑性,正因为如此,一些学生容易产生逆反情绪,品行方面出现一些问题。班主任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端正学习态度,改正不良的习惯,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此,我们就如何提高德育教育工作有效性进行探讨。
一 班级自主化管理的时代意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了教育部门要树德育人的要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教育部也指出对学生的培养应当是全方位的,并且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全新的概念.班级自主管理应是由教师领导学生,学生自主参与到班级学习、劳动和锻炼等各项班级事务中,从中获得感想和认知的过程.
二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分析
(一)班级风气迷茫无序
对初中生来说,他们刚刚从小学步入初中,在这一全新的阶段,在学习、交友、心态等方面均面临较大的压力。就学习来说,初中生所面对的学习科目比较多,学习内容增多,学习难度增加;从交友的角度上讲,学生刚刚进入一个全新的集体环境,仍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从心态上讲,初中阶段开始有早自习、晚自习、周末补课等,教师对学生的要求相对比较严格。这一系列改变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会使学生陷入低迷无序的状态。而且,班级中的不良风气,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
(二)主体对象、服务意识不够明确
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常常将自己作为主体,而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部分班主任甚至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常常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而忽视了班主任的服务意识。
(三)存在“一刀切”的管理模式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教师面对的学生比较多,且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性格特征等实施差异化管理。但就目前而言,初中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常常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片面地采用“一刀切”的管理模式,以至于扼杀了学生的个性,降低了班级管理效果。
三 班级自主化管理的措施
(一)学生参与,共同制订班规
如今很多学校的班级的教师为了方便学生的管理往往会沿用上一届的班规,并且由班委监督执行,但是初中生对规章制度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并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可能会存在逆反心理,导致他们对目前的班规出现抵触和不认同的现象,这样反而会降低班级管理的效率,由少部分人制订来监督大部分人的规则在初中生这一年龄阶段已经越来越不适用.因此,想要真正做到班级自主化管理,就应当把制订班规的权利下放给学生,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规章制度的建设当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增强对班级规章制度的认同感,也能增强学生的凝聚感,使每一名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班级事务的管理之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塑造良好的班风
鉴于初中生刚进入新的环境,常常受环境变化因素的影响,产生不适应的现象。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必须致力于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
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与各学科教师合作,共同努力,为学生构建和谐友好、学习目标明确的学习环境,进而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就学习来说,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可与各任课教师共同制定每一科目的教学任务、难度进阶图等,使学生对所有科目的教学进度有所了解和掌握,从而有效规划自己的整个学习生活。从交友上来说,班主任可充分借助班级小游戏、组队合作等形式,使学生在合作、游戏的过程中进行相互了解,建立良好的友谊。从学生的心态上讲,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可充分借助励志格言等,引导学生自我鼓励,调整好心态,使其更好地适应全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三)加强师生沟通交流,拓展学生德育渠道
随着德育教育工作的逐步开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师生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只有师生间打破隔阂,班主任才能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打开心结,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教育的价值和存在意义,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感情丰富,班级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学生感情的变化,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多与学生谈心,加强师生沟通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还帮助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融入学生,了解学生。学生个性比较强,凡事喜欢从自身利益出发,集体观念较差,对老师的说教有抗拒心理,给德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了阻碍和困扰。为此,我们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沟通,班主任要放下身份,走进学生,融入学生,了解学生,和学生平等地对话,让学生敞开心扉,允许班主任走进内心世界。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沟通教育,帮助学生走出阴影,克服困难,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四)促进对德育教育体系和评估指标的建设
要想让德育教育在初中阶段能够发挥作用,需努力对德育教育的效果进行提升,要建立德育教育的评估体系,使师生能够不断进行经验的总结。例如,在“文明月”活动中,班主任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利用校园广播、新媒体、板报等宣传方法进行校园环境的营造,展示文明校园,营造浓厚的道德与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讲文明、懂礼貌,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保护环境、爱护环境,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教育效果优化,为未来的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
(五)教师做好表率作用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具有一定的向师性,特别是正处于叛逆的阶段,更容易受到教师影响,无论是形象穿着,还是语言谈吐。所以教师做好表率作用,才能很好对学生提出一定要求。一位严格遵守班级制度规定的班主任,所教学生才能很好遵守班级秩序,因为学生的向师性,他们会模仿教师,无论是说话,还是穿着打扮,教师一定要严格规范自己,穿着得体,用语文明,在学生心中形成良好形象,从而成为一个有着很好表率作用的标杆。这样子有个人魅力的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和规定,初中生才会很好去遵守、去执行。
结束语
目前班级自主化管理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的学校普及,但是其产生的成果和影响是足够显著的,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在培养学生自律和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并且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符合教育部门提出的育人目标.班级自主化管理目前还只是停留在实践阶段,其在践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很难接受这种角色的转变,从被管理者转变为管理者,会出现部分学生不配合的情况.虽然班级自主化管理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是其方向是正确的,只要坚持大体方向,不断探索,班级自主化管理会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张金钟.初中班级管理有效性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8(33):95.
[2]李丹.新形势下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171.
[3]王伟超.基于传统文化的初中班级德育管理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43.
[4]吴江芸,宗华.创和谐氛围建幸福班级——浅谈初中班级管理的策略达成[J].名师在线,2018(26):95-96.
[5]黄家滕.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