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寄生虫学检验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 35卷第8期   作者:黄超
[导读] 当前,我国的高校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以"健康中国"这个重大战略为发
        摘要:当前,我国的高校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以"健康中国"这个重大战略为发展导向,对医学生的专业培养质量提出了一个更高层的要求。更重要的问题是,人文学科教育发展必须具有高度科学性,医学生思政学科教育如果仅仅依赖于思政学科课程,缺少自然人文学科互相融合和支撑作用,无法有效保证对医学生思政人文学科素质培养和医学职业生涯技能发展的科学正确性。
        思政教育是不断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对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寄生虫学课程是我校临床医学和动物预防疾病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对我校后续专业课程课的学习和今后临床医学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指导影响。为落实我校育德办学、树才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基于我校寄生虫学科课程整体特点,深入研究医学课程所需要蕴含的科学思想理论政治教学元素并将其融入教学实践过程,构建一套全方位立德育人的教育体系,有助于学校培养一批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寄生医学专业人才。
        关键词:思政;寄生虫;人文素质;
        引言:我们在临床人体细胞寄生虫学科的教学中充分借鉴省内国际先进医学教育的新模式,坚持以学生岗位专业胜任性能力培养为教学导向、以热点问题探究为教学基础和以结合学生实际为活动中心的教学理念不极积累医学思政教育素材,并遴选围绕医疗卫生健康等体育领域重要历史事件、重大新闻事件形成体育教学成功案例用以加强在校学生专业人文道德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提高在校学生技术专业自信、岗位胜任自信,使卓越卫生医学技术创新专业人才更好地深入服务于经济社会。
        一、高职寄生虫学实施课程思政的意义
        对我国高职高专等各类院校学生来说,生源具有基础相对薄弱、知识能力储备相对不足而且学习态度也比较差的特点。因此结合生源专业特点我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品德政治素质教育,深入开展师德教育引导教学工作在专业课程德育教学中充分融入党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民族核心思想价值观、爱国主义和中国中国传统专业文化等特色教育,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的应用型高技能临床医学从业人才。
        落实习总书记在高校开展思想理论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系列讲话中的重要精神,围绕修身立志、修德育才、树身成人教育的根本任务,紧紧坚持德才兼备教育指导思想原则,并秉持"全面、立体、创新"思政教育理念立足卓越人才医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医学高职寄生虫学实施课程思政的要素
        2.1围绕医德医风培养树职业素养之基
        "医乃仁术"不仅是当代医学教育本质的最好形象诠释,也充分性地彰显了科学素质教育在当代良医养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教育导向者的作用。利用实验课、第二课堂等培养团队、协作、友爱的互助精神,培养在校学生的良好职业道德责任心,帮助在校学生充分理解他们坚守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意义。
        2.2课程教学与培养创新精神相结合
        在2004年我国淋巴寄生虫病虫害防治的成就第一章节,介绍了曾经认为是淋巴丝虫病危害最严重的中国于1994年成功实现了在全国基本成功消灭淋巴丝虫病。这一成果的取得归功于我国老一辈医学专家的拼搏奋斗,不断改进对寄生虫的应对策略。终于得出了氯乙胺并利用群体感染防治技术消灭多种传染源、推广使用海盐普服等技术有效切断淋巴丝虫病细菌传播和,为推动我国乃至全世界推进人类公共卫生健康安全保障建设做出巨大历史贡献并为此提供宝贵成功经验。在从中药青蒿素中提取合成青蒿素的科学研究工作过程中屠呦呦也曾经历了190次失败,把现代科学充分运用到我国传统现代中草药中的研究最重获得了重大突破。这也展现了当代我国优秀科学家不断创新开拓思维和积极献身社会科学事业精神,鼓励学生敢为人先、不忘科学初心、砥砺前行。
        2.3围绕特色社会主义党的核心思想价值观铸造的理想信念之基
        寄生虫传染病问题,千百年来始终一直困扰着人类并一直认为是当前全球重大社会医疗安全问题之一。过去几年,寄生虫传染病在现代我国广泛传播,极大地危害了广大民众健康及生命,也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我国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医学依靠自己的科研力量,特别在日本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丝虫病及各种钩虫病的对症研究与科学防治上成功取得了重大进展,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新的典范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多点结合教学我国寄生虫在疾病防治教育工作中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引导大学生进一步增强对中国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理念、思想道德和传统文化价值认同。在近年我国寄生虫病害的防治中,涌现出了大量劳动模范人物。
        三、高职寄生虫学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
        3.1提升全体任课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政治文化教育意识
        教师是高校教学立身育德治学、树身育人的重要核心者和执行者,因此,专业课德育教师一定要加强思想政治德育思想理论学习并提高自身的政治学术理论水平和德育教学实践水平,用习近平新时代政治思想理念武装自己,修自身师德、强自身师能、塑师表、积极行动传播者和师风模范行动践行者,并实现为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有机互动统一。
        3.2注重思想引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以高等专业技术教育课程教学文化为教学载体并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教学重视知识文化传授的同时,注重教学价值引领。同时还要切实发挥教育实践课堂教学和教育第二课堂的教师育人作用,在培养全体学生自主动手操作能力的基础上还要组织全体学生积极走进贫困基层、走入贫困农村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教育服务。通过传播寄生虫病传播防治知识的宣讲及其他教育服务用实际行动有效助推"健康中国"发展战略。让学生通过活动接触当地社会,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自觉践行中国社会主义党的核心思想价值观,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养水平及自身专业综合能力素质。
        3.3以案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我国现代医学管理模式,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医护人员的基本职业纪律素养水平提出了更高度的要求。因而,职业纪律素养也就是一种职业品质,包括职业纪律作风、职业责任意识等基本内涵。在开设寄生虫学科的课程以及思政教学过程中请各教师一定要做到利用案例活动的开展来建立品德重于树身的人,屠呦呦、卢思奇、陈心陶等著名科学家在预防体内寄生虫传染病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被作为经典事例熏陶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以"蜱虫咬人""福寿螺"以及其他常见寄生虫的误诊危害事件为主案例在为学生讲解相关基本知识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组织开展群众职业道德素养建设教育和群众生命安全伦理道德教育。在我们现实中的医疗工作过程中常常存在由于某些临床外科医生专业知识理论基础不雄厚、后续专业学习能力欠缺、加之对某些不常见的微寄生虫类疾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治疗方法了解不充分而导致出现误诊的情况,依此可以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的职业积极性和职业使命感并为培养广大学生的吃苦敬业精神、精益协作精神、专注敬业精神、创新创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广大学生时刻关注公共健康、培养绿色社会主义责任意识,使学生深刻认识并做到学生在校期间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并为能够胜任未来绿色社会工作岗位的专业技能的必要性,让学生为服务社会发展积累厚重的专业知识,从而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可以更好地践行救死扶伤的责任。
        结束语: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德。学生的思想教育不单是思政老师的职责,寄生虫学虽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但与思政有着育人的共同使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本,教师需增强自身的职业素养以求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培育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晓娟,苑红,木兰,于晶峰,李丽.将“课程思政”引入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初探[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05):36-37.
        [2]白海艳,铁军,李莉.《动物学》课程中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J].长治学院学报,2020,37(02):56-59.
        [3]梁裕芬,陈海英,阮子芸.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3(01):99-101.
个人简介:黄超,1991年1月,男,汉,河南省信阳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助教(职称),研究方向:动物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