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课题,而乡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城市教育同等重要,然而,目前乡村力量薄弱仍然是我国教育中的最大短板,乡村教育质量上不去,主要原因是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基于此,江苏省颁布《关于开展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为认真落实这一文件精神,提升我县乡村教育力量,提高乡村教师业务素养,促进乡村教师自身发展,2016年沭阳县教育局组织建立了沭阳县第一届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四年来,培育站在多方努力下不断摸索前进,取得了丰硕的培训成果。
关键词:沭阳县乡村培育站 乡村教育 优秀教师 专业发展
一、 乡村教育的发展现状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崇尚“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的今天,城市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乡村教育中却出现了许多端倪,根本无法真正实施“因材施教”、“素质教育”的教育方略。主要原因是乡村学校教育仍很落后,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据调查显示,目前乡村小学的生源在逐年减少。按照国家规定23比1的师资配备,大多数完小里三四名教师要上一至六年级七个班,可想而知这些乡村一线教师的劳动强度有多大。其次,现在大多数完小里的电教、图书、阅览、实验等功能室并未齐全,甚至没有,这给上课的教师带来了诸多不便。最后是在教师素质方面,乡村教师队伍中“铁饭碗”的思想仍十分严重,教师“充电”的积极性不高,多数教师习惯于“一支粉笔一本书”在讲台上“照本宣科”整个授课过程就是对学生的“灌输”过程。不难想象,这样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是何等地乏味。乡村教师业务素养停滞不前,学生的素质又怎么能提高呢,乡村教育的质量又怎么能提升呢?
二、培育站的建立背景
乡村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是乡村教育有效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乡村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直接关系到乡村教育的质量,而乡村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提升是一个长期的、整体的、持续的过程,是一个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过程。
为了更行之有效地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更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的业务能力,江苏省颁布了《关于开展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沭阳县教育局根据文件精神,在2016年组织建立了沭阳县第一届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培育站从乡村教师实际出发,培训内容多样化、途径多元化,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思考,最终达到提高乡村教师专业化水平,强化乡村教育质量的目的,经过四年的发展壮大,沭阳县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已经成为强化乡村教师研修培训的重要途径。
三、培育站的成长模式
自2016年沭阳县第一届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建立,培育站已经摸索发展前进了四年,四年来,培育站按照“整体入手,制定目标;分步推进,按月实施;及时梳理,步步留痕;终期考评,全员提升”的工作思路,依据本地区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的具体情况,探究出了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培训内容与形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培训成果。
(一)明确目标,制定方案
2016年沭阳县第一届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正式建立。目前,该培育站有1名主持人、2名导师、2名导师助理,30名学员。
培育站主持人、沭阳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葛玲玲介绍,培育站研修的主题是“加强专业研修,促进教师成长”;研修的目标是更新学员教育教学理念,丰富和深化学员专业知识,培养学员实施教育教学的能力,增强学员教学研究意识,主动思考和解决新课程教学问题,探究解决方法,持续提升学员的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使绝大部分学员能成长为市、县级骨干教师。
该培育站的研修内容包括教师职业规划与发展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微型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论文的撰写等4个模块和“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科素养分析与展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分析处理”“文本解读与课堂教学设计”“乡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教学研究课题的选题与方案制定”“教学研究论文撰写的方法与技巧”等16个主题;研修形式有专题讲座、教学观摩、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学术沙龙、课堂教学研讨、微型课题研究、自主研修等。
(二)名师指导,促进提高
在研修活动中,主持人葛玲玲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导师悉心指导、不厌其烦;学员积极参与、好学上进。培育站现已成为乡村小学语文教师成长的摇篮。
课堂是教师的“主战场”,四年来,培育站组织了多次集中研修活动,其中最为重要的研修活动为“名师课堂观摩学习”、“开展课堂教学竞赛”、“同课异构交流互动”,学员们不仅观摩学习国内名师的优质课堂教学,不断汲取养料,茁壮自身,同时,学员之间开展优课比赛,互相学习,锻炼成长,弥补不足,激励进步。在此过程中,导师根据每位学院自身特点,提出自己成熟的意见,指出学员们需要完善的地方,使每位学员都可以呈现出一堂独特、高效的课堂。
导师们在课堂教学上给学员们指引了方向,在论文、课题撰写方面也是让学员们“豁然开朗”,培育站组织了关于论文、课题撰写的研修活动,导师在选题、格式、内容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讲解,通过这一系列相关学习,学员们在遇到论文、课题时再不会战战兢兢,无从下笔了。导师们专业知识的高度、深度、广度让每位学员受益匪浅,学员们课堂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理论知识得以深化,与此同时,导师不断鼓励学员们参加各类活动、比赛,丰富自己的经验、积累,让学员们成长为身经百战的勇士。
除参加集中研修活动外,学员们还充分利用文献资料及网络平台资源,加强阅读;根据研究专题,展开自主学习,生成各自的教学观点与主张,提升个人独立研究能力。
(三)、收获成果,憧憬未来
在研修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经过长时间研修,学员们的专业素养得到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显著增强,各种捷报频频传来:张迎平老师、孙鑫老师代表培育站参加“市乡村小学语文培育站优课比赛”,并荣获一等奖,林光雷、王晓丽等老师的论文在省、市级论文评选中获奖,胡珊老师在沭阳县第二届芳草杯中小学作文大赛中获“优秀指导奖”,洪瑶、宋凯等老师在沭阳县七彩语文杯教师作文比赛中获奖;李军、张宏霞等老师获市级培育站“优秀学员”,培育站连续几年获“省级优秀培育站”。
四年的时间,培育站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四年的时间,培育站摸索了一条有自己发展特色的道路,最大程度地促进沭阳县乡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理论体系的完善,促进了乡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期待培育站里走出更多优秀的乡村教师。
最后,乡村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发展乡村的教育事业,离不开对乡村师资力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沭阳县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高度重视对乡村教师的培养,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提升了乡村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培育站将为沭阳乡村教育输送更多业务能力更高、专业化水平更强的乡村教师,从而更好地为乡村教育服务,使沭阳乡村教育的整体实力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