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作为一所篮球特色学校,篮球一直是我校的传统项目,备受全校领导与师生的重视。篮球队建设是我校篮球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能因素是篮球运动的重要因素,优良的体能既是篮球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基础,也是球队在比赛中处于主动地位,最后取得胜利的关键。因此,篮球队的体能训练尤为重要,训练组织者必需正确认识篮球体能训练体系,在不断更新和丰富自身理论库的同时,立足实践,在行动中探索适用于本校实况的体能训练方法,从而进行系统有效的体能训练。
从我校近几年的篮球队参赛过程与情况来看,我校近几年的篮球男女队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体能不够,比赛到了最后一节队员们基本都冲不起来,很多技术动作由于没有体能去支撑,导致动作严重走样,造成失误甚至失分。而今年的篮球队也不例外,即使是经过选拔进来的,可是大都是没什么体能可言的,身体素质较差。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教练必须要吸取往届的经验教训,尽早对球队进行体能训练,并开展行动案例研究,旨在全面提升队员的身体素质。
二、第一阶段
(一)存在问题
篮球队部分队员身体软弱,大部分队员身体不硬朗。训练过程达到一定强度时,队员比较容易喊累,体能差且训练不积极,缺乏激情与活力。
关于篮球队员体能训练状态的调查表:选取男生50人女生50人,问卷100%收回。
据简单调查发现我校篮球队的训练呈现这样的状态:队员们喜欢篮球且乐意花时间在篮球训练中,对于一些持球的专项体能训练项目是偏喜欢或愿意训练的,但是对于比较辛苦单调的一般体能训练是不太喜欢甚至是讨厌并出现害怕情绪的。
(二)制定方案
根据球队的短板及体能现状,我们非常重视球队体能的训练,并立足球队自身实际制定我校的篮球队体能训练方案。
1、固定球队的教练员,并且制定自己的训练计划和主要内容。
2、学校体育组教练员间加强沟通交流,共同出谋划策,一起探索研究。
3、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引进校外专业教练定期到校指导。
4、保证每天的训练时长。
5、创新训练方式,丰富训练内容,提高训练积极性。
6、善于观察学生的训练状态与心理因素,并针对实际情况对训练进行相应的调整。
7、积极记录队员体能训练的特殊事件或成长点滴。
(三)实施行动
经过教练员们沟通协商出的方案,我们积极投入到球队的体能训练实践中,采取各种措施旨在提高球队的体能素质,建立真正具有竞争力的顽强的篮球校队。
1、为了不影响当天学生上课的质量,我们主要把体能训练安排在每天下午的最后两节课进行。在篮球场附近设立男女更衣室,鼓励学生每天带多套衣服回校,训练完后换衣服再上课。
2、一般体能是进行专项体能的基础,而专项体能的练习又可反映运动员一般体能的缺陷。因此,在训练内容上,我们采取的是一般体能训练与篮球专项体能训练结合。
3、现在农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改善了,孩子们也都不像以前那样能吃苦耐劳了,他们遇到自己不太喜欢的项目或辛苦的任务自然会提不起热情,训练效率低下,那怎么办呢?教练也不能采取传统的强硬的手段来逼迫他们认真训练,与其被动地接受不如想办法让他们主动的投入。因此,我们在训练内容上要丰富多变,以防训练过于单调乏味而产生厌倦情绪,如练习速度,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呈现方式去练,但目的是一样的,就是提高速度。
4、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好玩就积极,更加不会累。我们在体能训练中把握这一原则,在组织上尽可能采取游戏的方式,先给队员们分好小组,以比赛的形式来开展,在玩中练,营造轻松快乐的训练氛围。
5、我们的球队(以女队为例)最欠缺的是力量和耐力素质,同时也是她们最不想练习的。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对她们进行的是每天坚持练,每周有两天是大强度大密度练,一般安排在星期三和星期五的下午,这样有利于队员状态和调整与恢复。
6、在实施体能训练过程中,会出现有队员产生消极情绪和负面心理而中途放弃这一项目的训练,且影响到其他队员的状态,导致训练难以继续进行下去。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会时刻关注队员的情绪及状态,做好心理辅导和思想教育工作。
(四)总结与反思
经过第一阶段为期3个月对我校篮球队体能训练的行动研究,既有收获又有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下表是我对球队进行阶段性的测试:(以女队为例)
姓名 一分钟篮底投篮 全场来回两圈跑动上篮 一分钟禁区外投篮 1000米跑
我校女子篮球队共16人参加了测试,其中一分钟篮底投篮10-15个的有8人,15个以上的1人,其余不足10个;全场来回两圈跑动上篮40-50秒的有10人,40秒以内的有1人,其余人超过50秒;一分钟禁区外投篮中8个以上的7人;1000米跑中4分30秒以内的只有2人。
对比球队刚选拔时候的队员身体素质,自从保证开展体能训练以来,队员的体能都有所提高,身体也相应变得强壮有力一点。我们对体能的提高是通过一些训练方式来体现的,如通过速度、灵敏、协调、力量以及耐力的训练来达到增强体能的目的。但根据以上测试数据来看,四个指标的测试结果并不理想,对于一个校队级别来说,这样的成绩根本不能走出校门比赛,特别是耐力跑项目,反应出队员的体能水平还没有得到真正的突破,可进步空间很大。
三、第二阶段
针对第一阶段的实施与结果来看,我们第一阶段的体能训练成效并不高,球队的可塑性非常强。经过回顾与反思,我发现第一阶段的实践中出现了以下的现象:①有的队员训练得过且过,敷衍了事;②小部分队员出现青春期的叛逆心态与行为;③自以为是,过早对开场比赛想入非非。我相信找出这几个问题的产生原因,逐步解决定能有效提高球队的体能。
(一)找出问题
1、在体能训练实施过程中没有对每项训练内容提出明确的标准或要求队员严于律己并自觉按要求做足做好。
2、训练手段和方式缺乏创新与趣味,没有充分运用各种工具或器材。
3、对于六年级有萌生青春叛逆心理的队员缺乏关爱与沟通。
4、对体能训练的量还没有严格把关。
(二)制定方案
1、细化每次训练的内容,明确要求,对每项的训练都有严格的标准,对于不达标的队员要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
2、借助各种器材来丰富训练形式,保持新鲜度,提高参与热情。
3、充分利用零碎或课余时间来跟队员进行谈心谈话。
4、选出球队正副队长,完善队伍建设,明确队规队纪,树立良好的队风。
(三)实施行动
第二阶段的行动,我更加注重细节,要求更加严厉,训练更加系统有序,方式更加灵活有新意,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马虎应付式的动作跟自觉按照标准完成的动作所要花费的精力和体力都是天差地别的。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每位队员的训练态度与动作完成度,严厉处理散慢不作为的现象。
2、继续在丰富训练内容,创新训练方式,加强训练手段上下功夫。比如练手部力量,我可以做俯卧撑,也可以推人车,还可以借助哑铃或铅球等器材来练习。在形式与方式上,必须多以团队合作为主,通过团体竞赛的方式,把训练游戏化、轻松化,且要对比赛结果进行及时点评和处理。
3、每星期三在球队训练放松完都集中所有队员围成一个圈就地坐下,实现教练与队员间以及队员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增进情感,提高球队凝聚力。此外,我还在训练前或后关注队员们的各种状况,与队里比较个性或搞特殊的球员聊天,关心队里的日常,给有困难和需要的同学给予帮助和鼓励。
4、细心观察球队每一位成员的成长与个人特性,选出适合的正副队长,既有组织号召力又能成为榜样。有了服众的队长,就能很好的协助教练完善球队的建设与运行,使整个团队逐渐成长为有实力、有竞争力、凝聚力的顽强拼搏的队伍。
(四)总结与反思
经过第二阶段行动的完善与调整,整个队伍的队风队貌都焕然一新,队员的训练态度与热情也得到端正和提高,基本不会出现极端情绪的个例,随之进行的体能训练也得心应手了许多。
跟阶段一同样的测试项目,第二阶段的测试数据如下:我校女子篮球队共16人参加了测试,其中一分钟篮底投篮10-15个的有9人,15-20个的3人,20个以上的2人;全场来回两圈跑动上篮40-50秒的有10人,40秒以内的3人;一分钟禁区外投篮中8个以上的11人;1000米跑中4分30秒以内的有9人。由以上测试结果可分析出我们的女篮队员无论是在技能和体能上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体能是有效支撑技能完成的基础,因此在投篮和跑篮上所取得的成绩除了技术动作的规范与娴熟其他都归因于队员体能的提高。而1000米耐力跑的突破性成就便能更加直观地反应整个球队体能的飞跃性进展。
虽然之前的体能训练行动在球队的整体发展上已经有了较明显的体现,效果良好。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球队要为校争光,取得佳绩就必须具备更加强的实力。而我校篮球队目前的状态离我心目中要达到的能走出去与强队抗衡的状态相比,差距是比较大的。因此,我们要坚持这一训练好势头的同时,更应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探索,寻求最科学高效的方法使球队发展为公认的强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