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知识产权专业为例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 35卷第8期   作者:腾笛
[导读] 在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也逐步推进的今天
        摘要: 在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也逐步推进的今天,国家的政策支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我国崛起了一大批本科院校。他们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虽然他们比不上“211、985”等一些老牌本科高校,但是他们的出现和普及却大大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进程,为祖国培养出了一大批符合国情的优秀人才。随着大部分的本科院校慢慢摸清了自己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也把自己要培养的人才定位成为了应用型人才。但是随着本科院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有很多本科院校急功近利,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以知识产权专业为例,探究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知识产权专业、创客、创新意识
        引言:“ 未来世界的竞争主要是知识产权的竞争,未来世界知识产权的竞争,主要在于知识产权人才的竞争。”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知识产权这一概念,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慢慢的进入大众视野,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从而大大提高自身的地位。当然,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也决定了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而知识产权专业正好符合我国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但是由于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了解,起步晚,发展缓慢,这就导致,我国教授知识产权知识的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并且知识产权专业的学生大都缺乏创新意识。这也逐步导致知识产权专业成为了许多高校的冷门专业,但是社会上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比较旺盛,这就造成了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局面的产生。
        一、制约应用型本科院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的因素
        1.1师资力量缺乏
        因为本文主要探究的是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所以依据我国当前的国情,知识产权专业在我国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这都是由于知识产权这一概念在我国引进的时间比较晚,对它的研究进程比较缓慢,专业的教师数量比较少,这导致很多教授知识产权专业的教师教学水平有限,且传授的知识比较片面,不能给本专业的学生带来全新的思维模式。
        1.2开办实习实训条件差
        在我国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开办实习、实训的条件差,次数少。但是知识产权专业,是要经过一定的实习和实训,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达到毕业的标准。其实不光是知识产权专业,有很多专业也需要实习和实训,这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但是由于传统应用型本科院校它的办学条件落后,这使得很多专业的实习、实训不能顺利开展。这也造成了一些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局面的产生。
        1.3学生缺乏创新意识
        在当今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有很多大学生,他们忽略自己创新思维的培养,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考试排名靠前,就算是学好自己所学专业。但是,这往往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他们突破以往传统的思维模式、开创新的思想领域,而不是拘泥于所学的课本知识。这一点在知识产权专业中的表现尤为明显,因为知识产权专业是一个需要创新和实践的专业,它以法学为主,创新为辅,逐步的推进学生对知识产权专业的认识和学习,但是由于学生自身观念的错误,导致自己缺乏创新意识,最终使知识产权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实践经验差,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1.4传统本科院校办学思维受限
        由于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条件较差,这在长期看来,使得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思维受到了禁锢、办学条件受到了限制,甚至教学的视野也受到了束缚,这就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应用型人才,跟不上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更新变化。培养出来的人才数量虽多,但是质量不高,远远的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知识产权专业所受到的限制尤为突出,因为知识产权专业属于新兴专业,相对于一些比较热门的专业来说,它所分到的资源较少,再加上传统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的思维受限,这就更导致知识产权专业的人才培养受到制约。


        二、提出措施,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道路
        2.1加大师资队伍的填充力度
        为了使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这一点就要求要从很多的渠道引进专业的教师,第一个是要引进一些学历比较高的教师队伍,比如,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第二个,可以引进一些拥有高级职称的教授,让这些教授来指导一些教学年数少的教师,使得这些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更强,促进他们的发展;第三是,还可以引进一些从事本专业方面工作的,有丰富工作经历的人员,由于他们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多年,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可以为学生定期传授一些实际工作经验,把实践的知识带入课堂,给学生以后的就业和实训提供借鉴和指导。通过教师队伍的填充和教师组成结构的优化,以满足学生对于本专业知识学习的多种需求,特别是像知识产权专业这些应用趋向比较强的专业。
        2.2优化实习实训条件
        学校应该逐步重视实习、实训的开展,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改善实习、实训的条件。因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而作为应用型人才,就要有一定的实习、实训的经验作为支撑和基础。而知识产权专业,由于一直比较冷门,且学校对它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导致知识产权专业分配到的资源比较差、比较少,分配到的实习实训的机会也不多,大多都要学生自己在毕业后去找机会实习。而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知识产权专业的学生都没有合适的机会,去找有关知识产权专业的工作进行实习,再加上学校的不重视和学校开办实习、实训的条件差,使得很多知识产权专业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所以说,学校应该在开办实习、实训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以促进需要实习、实训专业学生的发展,这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经验和基础。
        2.3引入“创客”概念,改变学生思维
        “创客”指的是拥有创新思维的年轻人,他们拥有一定的知识含量,敢于把自己所想象到的一些比较先进的事物转化为现实,“创客”的概念近些年来在国内外,都很受大家的欢迎。创客教育和信息技术相结合,遵循开放、创新、探究体验的先进教育理念,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由于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缺乏创新意识,才导致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不能够符合社会需要。所以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也为了改变学生的思维固化,就可以适当的引入“创客”这一概念。特别是对于知识产权专业来说,可以使创客教育和知识产权专业的特色相结合,这将对构建复合创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也能使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出更多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2.4为传统本科院校引入新的办学模式
        可以通过优化学校的课程体系来改变,传统本科院校办学思维受到禁锢这一局面。可以把更多的实践课加入专业教学内容中,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使更多的实践内容投入到教学当中,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多的途径,也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的视野和角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相信在教师队伍的扩大、创客思维的引进、实习条件的优化等措施的逐步推行下,知识产权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会越来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会越来越成功。
        参考文献
       
        [1]赵志军,刘延波,秦梦星,刘宁,孙西玉,潘春梅.应用型本科基于“三创”教育的酿酒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5):154-155.
        [2]孙明昕.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J].纳税,2019,13(27):2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