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建议分析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 35卷第8期   作者:覃军生
[导读] 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摘要: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进入小学和中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我们的农业大国来说,如何将信息技术更好的应用到农村初中教学中,改善全民信息素养,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农村发展的需要,从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基于此,本文主要深入分析如何提高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建议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农村;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养
一、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
        目前,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信息技术课程通常在电脑房中教学,学生面对电脑,在信息技术教室的教学环境中,教师经常不得不在讲台电脑上进行讲解,但是由于收到电脑的阻碍,教师很难发现学生的课堂行为。面对许多学生时,老师很难注意每个学生的课堂行为。因此,一些基础良好的学生往往会提前进入“自己的神奇世界”,而忽略了教师教学的内容;基础较差、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无法抗拒周围环境的吸引力。尽管受到批评,他们仍将要先“过把瘾”,甚至有些学生甚至在课堂上公开地说:老师,不用讲了,放手让我们自己去操作,这些都是可悲的事情,因此,这里分析了主要原因:
(一)信息技术装备不完善
        在农村学校,由于资金不足和关注不足,许多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严重不足。许多学校有“硬件没有软件”和“有电脑没网络”。即使设置教科书,由于缺乏支持设施,也无法教授许多内容。即使进行了教学,由于没有实践,教学效果也不明显。因此,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通常取决于学校的经济能力。当前,农村初中大量信息技术设备处于经济有限的境地。主要表现为硬件不足、投资不足等问题。例如,当学校的学生使用电脑时,两个人共享一台电脑,整个学校共享一个电脑房,再加上硬件更新缓慢和成绩低下等因素,严重阻碍了学我校信息技术的正常发展教学。
(二)农村学生的真实信息水平参差不齐
        大多数学生在参加信息技术课程之前对电脑没有任何了解。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基础非常薄弱。大多数学生只有两个地方可以使用电脑。一个是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室;另一个是镇上的网吧。即使是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也没有解决基本的信息技术教学条件,许多学生还没有接受过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因此,当学生第一次进入小学一年级时,通过深入了解,班上只有两三个学生经常有家用电脑,而且水平不高,只能进行一些常规的电脑操作。许多学生只知道电脑可以聊天和玩游戏,尤其是在线游戏,这构成了对学生对电脑理解的误解。
二、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教材学习研究,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作为新标准的执行者,教师应将新思想纳入教学。在正常工作中,教师除了精通教科书的构造知识外,还应在各种布局系统中研究教科书。编写教科书的目的以及教学的重点和困难到位;教师应善于向他人的课程实施方法和经验成果学习。为了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教师应继续学习有关的教学理论,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运用探索性、讨论性、协作性等相关教学模式,并借鉴新鲜的生活实例,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师在课堂上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创造力的领导才能使学习主体散发出来。兴趣是创新的基础,专业知识是创新的基石。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专业,并及时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WORD教学中,当老师教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编辑方法时,对于其他改进或修改操作的方法,则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或操作。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增强对连续成功经验的自信心和兴趣,养成积极寻求知识和探索,不断创新和不断应用的良好习惯。
(三)关注差异,分层教学
        在教室的特定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组到固定的座位上,并允许小组成员互相帮助,这也可以培养学生建立团队合作感,因此学生必须具有小学阶段的团队合作精神。使用“互助小组”,可以在每个小组中选择一台电脑操作更好的学生来负责管理该组学生。“告诉他,但不要为他做。”这将使学生及时解决问题,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要作用。老师仅负责组织教学,检查整体和个别辅导工作。
(四)坚持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
        学生的个人特征和生活环境等因素导致他们自己的接受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同。由于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并且学生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差异,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自己的能力教给学生,并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通过让学生讨论问题,学生可以得到一个生动的和情感的理解,加深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认识。正式开始上课前,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电脑技能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然后首先根据学生的电脑技能划分等级,并根据他们的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例如,在允许学生输入文本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该技术,然后教师可以指导这部分学生进行排版或其他文本操作。这样,每个具有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五)充分利用教具教学
        使用教具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视觉图像的理解。例如,在教学“电脑的组成部分”,大多数学生都停留在电脑上的操作,但很少有人对主机的内部结构有了解。因此,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旧的电脑大型机箱引入教室,认识主机中各个组件(例如CPU、内存、主板、声卡、图形卡、网卡等)的名称和功能,有助于学生探索机箱内部的“秘密”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还是一种教学手段。由于结合了图片和文本以及动态和静态的优点,它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注意力。
结论
        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对经济相对落后,信息化发展相对缓慢的农村地区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所以,如何有效地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并切实提高农村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我们教师和研究人员从事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的不可或缺的责任。本文只是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教学的策略,以帮助解决教学与学习不协调的问题,并且在今后仍然需要学习和实践改进,为在农村地区顺利实施新课程标准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刍议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几个方向[J].李君.新课程(中学).2017.
[2]新课改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互动的对策[J].温媛.教育现代化.2017
[3]刘丰.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小学数学教学[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01).
[4]王龚.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建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