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室内运动游戏建构幼儿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 35卷第8期   作者:任黎苑
[导读] 核心素养强调儿童综合素质发展,是儿童终身发展
        摘要:核心素养强调儿童综合素质发展,是儿童终身发展、适应社会的关键素质,幼儿园作为个体发展的基础,应注重融入与落实。该研究从三方面对幼儿园室内核心素养活动建构策略进行了探讨。一是以幼儿需求为本,包括幼儿生理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与自我实现需求,这是开展幼儿室内活动的基本(“基准”或“出发点”)。二是创设趣味情境;三是合理利用空间。最后,本文对幼儿园室内运动游戏核心素养活动的建构研究进行反思与小结,以期待为幼儿室内运动游戏作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幼儿园;室内活动
        2012年,教育部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了幼儿园时期对于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作用,提高室内运动能力有助于幼儿身体、思维素质发展。其中,幼儿园室内活动主要借助室内空间来创设活动能有效弥补室外活动自然条件的限制。2014年,教育部在其官方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在课程改革、育人树德中处于基础性地位。由此,在贯彻落实《指南》的过程中,如何有效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确理解和融入核心素养教学价值,优化幼儿室内活动设计,值得进一步深究。
        一、幼儿园室内核心素养活动建构策略
        核心素养强调幼儿的思维与实践能力,关注幼儿主体地位、在学习中的主观性体验与感受,关注幼儿潜能挖掘。由此,幼儿园室内运动游戏的建构需尊重幼儿主体地位,注重幼儿在探索、参与和发现中学习。
(一)以幼儿需求为本[1]
        核心素养强调回归儿童本位,要求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进行活动建构,即通过活动,将儿童的需求表达出来,实现活动构建与儿童需求的有效结合。
        1.生理安全需求
        幼儿生理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身体控制能力有待继续增强,安全意识较为薄弱。若幼儿园室内运动游戏环境的安全度不高,成人会以干涉幼儿行为来保证幼儿安全,则幼儿活动的自由度受限。故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安全的活动环境是幼儿自由活动、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如室内活动“小乌龟传球(运粮)”:采取分组形式,通过运送沙包(粮食),进行组间PK,沙包(粮食)运送数量最多的小组获胜。其中,幼儿运送沙包的场地最好是防滑、有弹性,如海绵地垫,以防止运送奔跑中的摔倒磕碰。
2.社交需求
        幼儿社交需求为爱与归属。幼儿园应创设独特的活动环境,让幼儿拥有自主权,完成活动角色赋予的任务,承担责任,参与环境创设,以助于幼儿建立归属感。在开展活动时,幼儿能参与到活动的预设,如空间布置和材料器械的选择。例如“小马过河”活动:将4种颜色图形卡片不规则地贴在地板上,幼儿根据教师指令,踩到相应卡片上,以最快到达终点者获胜。在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根据游戏规则去设计图形卡片、粘贴卡片,布置活动场地,获取对环境的归属感。


3.自尊及自我实现需求
        自尊及自我实现需求主要在于幼儿的能力与价值得以体现,幼儿园室内运动游戏应给予幼儿独立完成、创造成功的机会。生活中表现看得懂的标识、找得到的工具等,对幼儿起到鼓励的作用。室内活动“找宝藏”:幼儿通过自主设计寻宝关卡,并把“宝藏”藏在教室各个角落里,幼儿“寻宝”,在闯关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二)创设趣味情境
        核心素养强调培养幼儿兴趣,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而学习效果将会受所处环境的影响。为让幼儿收获更多,得到更好的发展,可以结合幼儿感觉能力,为其提供灵活、可变性强的活动环境、活动空间、活动设施。教师应在把握共性目标基础上,(促使幼儿积极)创设新的活动形式。在建构室内运动游戏活动中,教师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借助日常生活相关事例、模拟情景,创设情境。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他们刚入园,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在开展室内运动游戏活动时,可选取合作类的游戏,让幼儿逐渐融入到集体中。例如“好玩的靠垫”:将准备好的小靠垫收起来,引导幼儿将靠垫当作方向盘、小兔子、雨伞、小船等进行跑、跳、举、划等动作训练,幼儿通过合作将靠垫连接成一条小路,在上面行走体验。对于大班幼儿,可以选择“跳跃障碍”类似活动,训练幼儿翻越障碍的能力,培养幼儿合作精神;也可以选择故事编写与扮演,培养幼儿的想象力、理解力。
(三)合理利用空间
        室内运动游戏活动开展时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室内空间,合理选择器械,避免受到场地、环境等束缚[2]。大空间可以施展跑、跳等大范围的活动。例如为锻炼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在教室里设置了一系列的“树洞”,它们高低不同、大小不一,有的“树洞”由几把椅子构成,就是小“树洞”,幼儿需爬着前行;有的“树洞”由桌子构成,就是大“树洞”,幼儿需钻过去。幼儿可以根据自身能力自由选择“树洞”,以满足幼儿的活动需求。小空间适宜投准、投掷等练习活动,如传统的立定跳跃训练、投射训练等。
二、幼儿园室内运动游戏核心素养活动建构反思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其质量对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幼儿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是影响幼儿未来的成长,作为幼儿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载体,幼儿园及其教师应重视室内活动的开展,以幼儿需求为本,满足幼儿生理安全、社交以及自尊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创设趣味情景,合理利用室内空间,优化室内活动,并将核心素养融入其中,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幼儿成长个性开展活动,让幼儿在体验乐趣的同时,掌握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性才能。
参考文献
[1]王浩谕. 基于蒙特梭利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室内活动空间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9.
[2]王静.小空间,大乐趣——浅谈幼儿室内运动的开展策略[J].亚太教育,2016(14):158.
[3]孟瑞欣.核心素养下的幼儿区域活动设计与实践[J].学周刊,2020(04):182.
[4]黄亚.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核心素养探研[J].成才之路,2019(23):67.
[5]基金项目:本论文系2018-2019年度玉溪市教育科研课题(课题名称
: PCK视野下幼儿园室内运动游戏设计与组织的实践研究  )的研究成果之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