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网络时代背景下,愈来愈多的教学方式被研发出来。然而,面向不同的学生群体,老师必须要科学合理抉择教学方法,才能明显提高数学教学效果。鉴于此,该文重点根据网络时代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字:网络时代;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
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科目,是逻辑性、抽象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包含了大量的数学定义及计算公式,学生学习起来较为费力。在网络时代,中学数学教学还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随着数学新课改的深入施行,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法,合理应用各种教学方式,全力培养开拓性思维,才能够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数学素质,高质量完成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具体任务及目的[1]。本文以笔者多年的教育实践为例,从网络时代学校教育特性、中学数学教育现状及存在难题等方面展开逐个剖析,并提出创新策略,供广大教育同仁参考。
一、网络时代学校教育特点
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之下,现代计算机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推动了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形成了"互联网+教育"的新业态[2];与此同时,对传统式的教育课堂教学还给出了全新的要求:第一,教师应该在网络时代之下树立全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将学生培养成不断创新的网络时代专业人才;第二,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专业课程理念,构建合乎网络时代的课堂教学流程;第三,教师应该运用网络时代之下的计算机技术来展开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开展高效的学习活动。
二、当前中学数学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首先,学科特点方面。数学学科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知识来说知识较为抽象化,部分学生会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充满畏惧与排挤,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倘若学生付出了较大的精力无法掌握知识,将会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渐渐丧失数学学习热情[3]。
其二,教学方式方面。传统式的教学方式还是以老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为主,缺少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注重及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因此,学生缺少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及积极性,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无法获得良好学习效果。
第三,教师素质方面。在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与社会其他行业一样,教育体系快速改革及创新,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有部分老师无法适应现阶段教育变革的要求,教育教学方式依然沿袭传统教学方式,导致教学改革受到障碍,无法构建高效课堂。
三、网络时代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策略分析
(一)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网络时代,只有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气氛,才能够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状态中,并对数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4]。同时,要让学生在把握基础、获得体验基础上,摸索更高难度、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而要想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气氛,老师必须展开特定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将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调动起来。科学的课堂教学情景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摸索精神和自信心 [5]。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通过剖析中学生的学习特性,了解中学生情感特点,并有效调动学生情绪,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二)提升学生学习信心
在新背景之下,老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该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信心。如:解题训练是一种能够快速加强学生学习信心的办法,是学生利用自身所学不断进行思维训练的很好方式。首先,老师提出一道数学试题之后,可以先让学生读题,而后使学生通过解答出这一道题,来掌握与这一类试题的解答思路及解答办法。其次,在解答某一类数学练习题时,每一道题目的题干中总有一两个前提与其他试题不同,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这一类题的特殊之处,明确每一道题目与同类别试题的共同点与异同点,使学生得知这类试题的解题基本规律,从而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信心。最后,老师还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思维对同一道数学题展开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灵活性。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激励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可以通过学生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对此,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多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学习单位,与其他同学通过分工协作的形式摸索数学知识的奥秘。
在具体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要以独立思考为基础,激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等形式获得知识,长期的潜移默化,最终将形成数学意识[6]。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不但可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热情,使学生情不自禁的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去,同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答难题,还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与自信。
结语
总而言之,中学数学是一门非常基础而重要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为学生将来的数学知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要探索发现更多全新的课堂教学思路及教学方式,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数学、掌握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晓贤.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性思维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2]丁广大,刘新玉,石磊,汪社亮.浅谈“互联网+”时代教育的新特征和对教师的新要求[J].教育教学论坛,2020(20):50-51.
[3]吕世虎,叶蓓蓓.新中国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发展变化历程及其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09):56-63.
[4]张亚红.以“境”激趣,以“做”启智——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J].数学教学通讯,2020(08):31-32.
[5]杨琼芳. 初中数学激趣措施探讨[C]. 石家庄市翰坤文化艺术有限公司.2015年第九届杂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石家庄市翰坤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石家庄市翰坤文化艺术有限公司,2015:38.
[6]陈林.初中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J].求知导刊,2019(33):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