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存在人类日常生活中。人工智能在小学课程的渗透,有助于提升学生各方面素养,发挥人工智能产品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目前,农村地区人工智能教育并未全面普及,能否在基础教育阶段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特别是农村偏远小学,关乎国家基础教育命脉。本文从家庭、学校以及学生角度提出农村小学教育应对人工智能挑战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 人工智能 挑战 策略
1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人工智相关核心算法的突破,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正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英文全称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正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温斯顿教授所言,“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 [] 林命彬.智能机器的哲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7:14. ]]。”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使得农村教育正朝着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各类人工智能教育产品也朝着农村奔涌而来。农村学校在技术与教学融合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虽然该校属于市属小学,但是由于地处农村,加之该校是为了服务“古雷经济大开发”于2013年建立的学校,建校时间较短,资源与市区小学有所差距。但学校在技术与教学融合方面,做了很多努力,通过招投标引入的“直录播教室”、“多媒体移动教学终端”等设备在课堂上增强师生之间的人机互动。
尽管如此,偏远农村小学由于条件的限制,无法做到与发达地区或者试点地区同样的水平,人工智能在小学阶段还是存在着不少的误解,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经济、设施条件的影响,部分农村小学缺乏人工智能教育软件资源、硬件资源的支持,尤其是计算机等基础设备的缺乏,导致人工智能教学活动很难有效开展,无法面向全体学生,人工在智能课程有时只在一周一次社团课有开展,而这些课程有时会因为学校的重要活动,其他学科的占用,使得农村学生接触人工智能课程的机会少之又少。
基于此,从小学阶段开始进行人工智能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为人工智能学科体系的逐渐完善打基础,同时能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因此,农村小学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 贺敬彬.人工智能在农村小学中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年(20):189-190]]
2 农村小学应对策略
2.1 耳濡目染 家庭教育
人工智能教育仅依靠学校课堂教育是无法全面开展的,家长必须给孩子提供相应的学习环境。农村家庭应助力人工智能真正走进学生。没有环境就创造环境,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会加快农村地区学生的人工智能教育发展。
虽然人工智能运算速度很快,但它们属于机器没有主观感受,缺少人类的情绪与情感无法做到像人类一样的情感交流。人工智能缺乏出于自己内心感受和想象里进行的真正创造,所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培养孩子学会情感沟通、综合看世界的能力。
瑞士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把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即感知运算阶段 、前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以及形式运算阶段[[ [] 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203.]]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从感知运算阶段开始,2岁是孩子大脑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是学习最佳时期,对形成符号和抽象认知有重要作用。进入小学的学习便进入具体运算阶段,在这个阶段,家长要带孩子站到更高的地方俯瞰世界,让孩子形成对世界的多角度立体认知。
有学者说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方方面面都有变革性作用,人们也逐渐认识到需要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David TOURETZKY,Christina Gardner-McCune,Fred Martin,Deborah Seehorn.Envisioning AI for K-12:What should every child know about AI.]]
当然,农村地区人工智能教育也面临着困境,多数家长没有接受高等教育,普遍认为孩子接触人工智能产品是不学无术,仅仅只是为了娱乐。农村地区的家长首先要转变自身的观念,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教育,引领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家庭教育最容易对孩子产生长期持久影响,因此让孩子具备良好的情感沟通能力,利用人工智能产品让孩子展开发自内心的创造相当重要。
2.2 潜移默化 学校教育
早在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7-07/20/content_5212064.htm.2017-7-20.]],指出要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
教育部也于2018年4月印发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 [] 教育部.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通知
[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7062/201804/t20180410_332722.html,2018-04-03.]]提出构建人工智能多层次教育体系,在中小学阶段引入人工智能普及教育。正如王振强所说此举推动了人工智能教育在基础教育的开展。[[ [] 王振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现状问题与思考.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22):5-9]]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贺信中提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的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 [] 习近平向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致贺信.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9(03):7]]
国家越来越重视人工智能教育,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有部分相似。因此,学校要依托好小学信息技术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的作用,将每一次信息技术课,都当作是一次人工智能教育。
学校应该为线教师群体搭建平台,鼓励教师接触新技术,帮助教师树立对技术使用的意识,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2.3 保持好奇 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至关重要,教育的功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如吴遵民所说:“学习者要明白终身学习的目的是帮助自己建立自信和能力,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 [] 吴遵民.新版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8.]]面对新技术,新时代,学生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生首先应该保持好奇心与探索精神,树立正确的观念,提升学习能力。
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是推动终身学习的动力。学会运用人工智能创造更美好世界。终身学习的意蕴是:乘智能时代技术之风,把握终身学习的新趋势,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与世界共处[[[] 崔铭香, 张德彭.论人工智能时代的终身学习意蕴[J].远距离教育,2019,5:26-33
本论文系2020年度漳州市线上教学教研专项课题《小学教师在线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与对策研究》[ZJKTY20084]课题研究成果.
]]。
对于人工智能知识的学习,需要保持对外界变化高度敏感,拉近与人工智能的距离。同时要学会沉浸学习,调节自己学习状态。还要学会调控学习,科学高效的学习。
3 小结
小学是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对成长至关重要,农村基础教育关乎国家教育命脉,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给农村地区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学校、社会、家庭都渴盼着给学生最好的教育,让学生有美好的心灵、高尚的人格。因此农村小学的人工智能教育一定要家校多合作,通力配合。
参考文献:
[1] 林命彬.智能机器的哲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7:14.
[2] 贺敬彬.人工智能在农村小学中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年(20):189-190
[3] 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203.
[4] David TOURETZKY,Christina Gardner-McCune,Fred Martin,Deborah Seehorn.Envisioning AI for K-12:What should every child know about AI.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7-07/20/content_5212064.htm.2017-7-20.
[6] 教育部.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通知
[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7062/201804/t20180410_332722.html,2018-04-03.
[7] 王振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现状问题与思考.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22):5-9
[8] 习近平向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致贺信.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9(03):7
[9] 吴遵民.新版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8.
[10] 崔铭香, 张德彭.论人工智能时代的终身学习意蕴[J].远距离教育,2019,5:26-33
本论文系2020年度漳州市线上教学教研专项课题《小学教师在线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与对策研究》[ZJKTY20084]课题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