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小学生作文之所以出现疲软状态,究其原因无外乎有两点:一是学生没有生活素材,观察少,动脑少;二是忽略作文讲评,激不起学生的写作欲望。根据调查统计,后者的重要性大于前者。教师具有激励性、指导性、针对性的作文讲评在作文训练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激励性 指导性 针对性 激发兴趣
目前,小学生作文之所以出现疲软状态,究其原因无外乎有两点:一是学生没有生活素材,观察少,动脑少;二是忽略作文讲评,激不起学生的写作欲望。根据调查统计,后者的重要性大于前者。可见,作文讲评在作文训练中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如何在作文讲评中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
一、作文讲评需要遵循的几个原则
作文讲评的目的,就是通过师生讲评作文,使学生知道如何写好作文,并逐步达到作文能力的提高。因此,在作文讲评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激励性,指导性,针对性。
(一)激励性:老师在进行作文讲评时,语言侧重激发鼓励学生努力写作,保护学生爱好创作的兴趣,使他们喜爱习作,敢于写作。
(二)指导性:在讲评活动中,教师始终以指导者的身份介入。针对作文不同的要求,予以指导,使学生明白如何写好文章,才使自己的习作更上一层楼。
(三)针对性:教师针对不同习作的要求,有针对性予以指导。指出病因,然后才让学生为病文诊治,对症下药,把文章改好。
二、抓好课堂作文讲评环节,教给学生习作的方法。
课堂作文讲评,犹如给盲人一根拐杖。目的是,通过讲评逐渐使学生懂得如何写好文章。在讲评过程中,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优秀作文赏读,培养学生爱好习作的兴趣。
每次讲评作文时,老师要把握每次作文的要求及全班学生作文水平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然后,挑出优秀的作文和有进步的习作当范文读给大家听。在听、读过程中,还要让学生把自己认为好的理由说出来,大家通过交流、切磋,共同提高。通过赏读、讲评,使学生有一种成功感并慢慢地对习作产生一种喜好,从而树立坚持创作的信念。
(二)重视中、差作文的讲评,教给学生习作方法。
在进行优秀作文赏析的同时,还要重视中、差作文的讲评指导。一般选举最具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通过听、评活动,模拟作文医生,诊断作文的病因,然后开展“我当作文小医生”活动,把作文修改好。还可以借助电教媒体,直接通过大屏幕使学生对该文过程更一目了然,从而使文章表达更清楚。
(三)指导学生作评改训练,提高自能改文的目的。
好文章是不厌其烦地改出来的。因此,在作文讲评中还要培养学生改作文的能力。
1、在讲评作文过程中,使学生知道好作文的标准,明白作文评改的方法,达到用心修改文的目的。
通过讲评,让学生知道好作文一般具有“趣”、“新”、“奇”几个特点。从课题选材到语言上,力求做到这几点。现在,我班学生习作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例:《我班有三个“纪晓岚”》题目新颖有趣,然后又根据我班三个学生聪明,成绩卓越,表现很不一般,而且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文章幽默、有趣,读起来真是可爱之极。从而,使学生知道文章贵在标新立异,促使他们下工夫修改作文。
2、重点培养作文评改小能手,然后开展帮带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评改作文。
结合叶圣陶的《那片绿绿的爬墙虎》一文,理出修改作文的方法。错别字,用词不当,句子不顺,长句断成短句等。老师可以重点培养10个会改作文的学生,然后再进行帮带修改小组活动。每一个评改小组有一个老师培养的修改能手,带着全组深入讨论、评改,指出病因,并提出修改的方法。(这重点适用于作文练习)然后进行课堂作文修改大展示活动。让小组评改的过程,方法展现给同学们,老师并作相应的指导。这样逐步提高大面积评改作文能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3、逐步培养学生自改文的能力。
在平常的作文训练中,要求学生自能改文,然后根据上交作文的水平高低进行量化考核,目的激发学生自觉作文,逐步达到自能改文的目的。
三、老师在评语上下功夫
老师的作文评语目的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去更好地进行写作。老师的评价又使学生对自己习作有新认识,从而增强他们日后的创作。老师的作文评语,要根据学生心理,因人而异地评价,我是这样开展的:
(一)大胆开展“小作家”比赛活动,激发其创作欲望。
学生作文水平总要有好坏之别。对于班上爱好文学,爱好写作的同学,老师要大胆地开展“小作家”奖,鼓励能力强的学生大胆参加。同时,授他们“小作家”、“写作小能手”、“写作小能人”等称号,并把他们的照片连同优美习作张贴在习作园地上,再配上老师充满鼓励的评语,从而使他们的创作激情锐不可当。例:“未来的大作家就要在我班诞生了,要坚持练啊!”“你太棒了,巴金小时候的作文也不过如此啊”!“加油啊,冰心小时候的习作也是这样练的”!“这样坚持下去,未来的诺贝尔文学奖会属于你的”!试想,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心情是多么激动,创作激情特别高涨,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写作训练中来。对于那些写作水平高,有爱好创作的学生,加上点评,把他们作品结集出版,第一本书对学生的成长,意义尤为深远。
(二)激发、鼓励中等生,帮其树立自信心。
学生写作能力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对于那些写作文能力不太强的学生,老师的评语要千方百计地激励他们,用评价的手段帮他们树立自信心,调动他们写作兴趣,从而使他们放开写。例:“老师相信,你能行!”“真不错,再努把力就会成为最优”!“别人行,你努力会更行!”这些鼓励性的评语包含了老师多少关爱和信任,使学生拥有自信。同时,修改一篇文章,发表在校刊上,让他们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写作训练中。
(三)对于作文差的学生,多用鼓励性,针对性的评语,促使他们参与作文训练。
对于写作能力不强的学生,老师用温暖的话语来鼓励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的理解、宽慰。除了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习作的方法外,还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走出写作的低谷。同时,更多下一番苦心有针对性的评价,使其对写作有点亲近感。例:“写作并不难,只要肯努力!瞧,这个词用得多好。”“相信自己并不比别人差!这句话写得真棒啊!”“自己并不比别人笨。只要努力会做的更好,甚至会创造奇迹!”“多读、多练,优美的文章在向你招手!”这些洋溢着满是鼓励、爱护的话语,使他们感到缕缕春风拂面,滴滴甘泉润心田。慢慢地,他们对写作也不感到畏惧,写作会慢慢入路。
可见,通过写作评价活动,不但教会了他们怎样写作,而且写作能力慢慢提高,做人的道理也植入他们的心田。最主要的是通过老师评价,使学生用积极的心态投入写作训练,同时也沟通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师生情感的共鸣更能促使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