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师德,塑师表,铸师魂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 35卷第8期   作者:周晓芳
[导读] 我从走上讲台,教学工作刚刚起步,便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我从走上讲台,教学工作刚刚起步,便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而这二十年来的教育经验早已让我寻找到了心中的答案。——“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雨果的这句话便是我从事农村幼儿教师所遵循的师德,更是我内心最坚定的信念。
        “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此为师德。而对于一名幼儿教师来说,爱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是打开幼儿心灵之窗的一把钥匙。在工作中,我始终奉行“以德修身,恪守师德;以德修己,弘扬师魂;以德育人,桃李芬芳”的理念,努力求真,求实,求新,以积极热情的心去完成园里安排的各项工作。爱岗敬业,做到耐心、爱心、公平、尊重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大部分孩子的爸爸妈妈外出打工,和孩子朝夕相处的更多是爷爷奶奶,留守儿童现象较为严重。于此,我觉得我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更有责任带给每个孩子更多的爱与呵护,我要让每个孩子都充满幸福感。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离不开一个字——“爱”,幼儿需要我们“视如己出”的关爱来温暖他们一颗颗幼小的心。对这点最深的感悟源于对我园一名小女孩的了解及关注。
        初次引起我对他的关注是在一次放学后,其他小孩都在家长的陪伴下纷纷快乐回家了,空荡荡的幼儿园里,有个小男孩把着大门探着小脑袋,期盼着,我走过去询问了下得知她在等奶奶来接,当我建议给她奶奶打电话时,小男孩小声地说了句:“别打了吧,我奶奶是聋子。”听到这句话的刹那间我愣住了,我把他带回了教师,和其他很多孩子不一样,小男孩十分的拘谨胆怯,在他身上好像缺少些原本属于幼儿“无所顾忌”的玩耍和开心,他不大敢和我说话;不大敢玩我拿给她的玩具,看着他偷偷看我的小眼神,不知道为什么,内心触动了下。后来孩子的奶奶来了,老人历经沧桑的脸上满是对孩子的怜爱,原来这两天农忙,老人家在家忙过了时间,通过老人我还得知,小姑娘的爸爸妈妈都是哑巴,听到这的时候,内心有种说不出的冲击,也理解了孩子之前表现的各种状态。这是一颗生长在没有别人肥沃的土壤里的“种子”,所以她才会那么更加的小心翼翼。打那以后,我带着对待自己孩子的那份心尽力多关心他的生活,多跟他交流,引导他多参加小朋友们的活动,让她更多地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感受到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的欢乐。渐渐,他脸上原本属于孩子天真灿烂的笑容多了,远远见到我也会大声地叫我“周老师”他的哪怕一点点的进步都是我心中大大的欣慰。
        所以,我常常喜欢蹲下来和孩子们说话,握握他们的手,摸摸他们的头,或者给一个大大的拥抱,帮女孩们 扎漂亮的小辫儿,陪男孩子扔沙包。

我也会通过各种途径,真诚、有效地与家长沟通,增加家庭互动,增进家庭感情,促进家庭教育的和谐发展,共同将爱心洒向孩子,将幼儿园打造成孩子们的第二个“家”。当听到孩子们亲昵地叫我“周老师”或者“晓晓妈妈”的时候,我觉得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也是对我“师德”的认可。
        今年,由于突然爆发了新冠肺炎,受疫情影响,多少医护人员奔赴一线,基层民警,社区工作人员都在为之尽出自己的一份力。而我的一个学生的母亲,便是一位村里干部,她日夜值班,也在一线奋斗着。而孩子的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并不在家,而我作为孩子的老师,秉承“时时心系学生,事事以人为本”的信念,我必须照顾好他们的孩子。我先将孩子安置在我家,每日陪伴他玩耍,学习,给他满满的爱。在我的心里,他们不仅是学生,更是我的孩子。
        从事幼儿教育的十几年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十几年,在这十几年里,我由一个普通的教师,一步一步的成长为幼儿园的骨干教师。这十几年里,固然有酸甜苦辣,但尤其使我刻骨铭心的是:一双眼睛看不住几十个孩子,而一颗爱心却可以拴住几十颗心。教育专家、小学特级教师丁有宽指出:作为一个教师,应该用他的爱心,保护好学生心灵中渴求知识的火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人能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度过美好的时光,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便国自由。少年自有少年狂,发愤图强做栋梁。他们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作为老师,更有责任去做他们的向导,正确树立他们的价值观,社会观,世界观,引领他们走向更广阔的未来。而非像最近热点时事中的老师一样,带着孩子们为自己的偶像应援。由此诚挚的心灵,是学生情感的钥匙,高尚的师德,是学生心灵的明镜。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是师之首,爱是师之魂?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在教育这方沃土上,用爱奏响了一曲师魂颂歌。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
        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师爱是严与爱得巧妙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主动积极的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的爱不会付之东流。三尺讲台是我们思想纵横的绚丽舞台,它面对的是将来的桃李满天下;明净课堂有我们灯火阑珊的美丽回忆,那里写满了学生点点滴滴的成长。
        这便是我心中的“立师德,塑师表,铸师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