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在日常的生活中,建筑工程往往具有特殊性,考虑到难度系数较大,我们不能依靠一个人员或者小组,常常必须需要不同团队参与施工。整个队伍都应该是严谨而认真的,做到每个流程都规范,如果不这样做,建筑随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问题。我国的建筑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所以相应的,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也应该着力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1导言
在建筑工程中,工程管理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它是从建设单位的根本利益出发进行的管理活动,属于工程工作中的一部分。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工程的现场环境以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从而制定具体的管理计划。一般来说,工程管理工作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施工准备、方案设计、采购以及施工等多个阶段,通过工程管理目的是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做到各个方面的有效控制。
2提高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的原则
在建筑工程阶段,无论是对于前期准备工作还是施工管理来说,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就是做到从消费者和企业的双重利益去考虑,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是建筑工程面向的客户,如果没有从他们的角度来进行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会对他们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损害企业的价值。从企业的利益来考虑,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来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做出任何改变都要考虑是否与企业有着直接的联系。其次,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应该做好互相之间的平衡,包括成本控制、进度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不能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从而对其他方面造成影响,这是不利于建筑工程综合发展的。另外,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实现法律风险上的规避,避免由于一些操作在政策上引发争议,对工程造成不好的影响。
3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3.1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不足
建设项目的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因为工程的建设是由多个分部分项工程构成的,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都会给整个建设项目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施工现场的管理对于建设项目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实际的现场施工在中,大部分的建筑企业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并不重视,施工人员之间缺少良好的沟通以及工作的协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时不能做到及时的发现与调整,从而措施最佳的弥补机会,不仅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会出现问题,施工的进度计划也同样受到影响。就影响施工的进度计划而言,如果在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做不好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分配以及施工工序的先后安排,就很容易造成现场施工人员的窝工现象与各个工序之间的衔接不及时,给建设项目的效率带来负面的影响,提高建设项目的成本。
3.2建筑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
对于大多数的施工单位来说,在日常的施工管理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以及质量的控制体系不够完善,在施工的过程中并没有详细的施工文件来对施工现场较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作出说明以及解决方法,这就导致施工人员对于现场出现的质量问题不够重视。在实际的施工现场往往会出现责任分配不明确,从而使得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问题得不到保障。就以上问题可以看出,建筑工程管理以及质量控制体系的不完善极大地影响着建设项目的安全。
3.3建筑施工材料管控不足
施工现场所使用的的建筑材料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不可避免地对建设项目产生不利的影响,建筑材料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体验以及建筑内部的安全稳定。从建筑材料的选购以及最后的使用,每一个环节的有效控制对于建筑材料自身的质量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有些施工企业会忽略建筑材料的选购,但并不是所有的建筑材料都适用所在建的工程,例如,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这也就造成了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环境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在建筑材料的使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对于施工的影响,如果在建筑材料的性能方面选用的不对,极其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4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存在质量问题的防控措施分析
对于建筑质量而言,管理的不完善与施工的不科学,往往都会使得建筑项目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建筑企业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很容易使建筑工程出现很严重的质量问题,因此,笔者将从部门协作、工程成本控制、技术交底交流、提升人员素质四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从源头上、过程中减少建筑工程问题的出现。
4.1加强部门协作
就目前的建筑管理与施工情况分析,很多的建筑项目都不是由单一的建筑队完成,而是由很多的分包共同完成。因此,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上,首先做的就是规范约束分包的数量,不要过分地对工程进行肢解,降低管理与施工出现协调问题的概率,明确各分包工作方向与施工范围,做到责任到人;其次就是要做到材料、技术、质检相互之间的配合,由于目前的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分包的现象,单纯的依据一方配合很难保证建筑的完美竣工,因此,必须要实现多部门协调,弱化对个人能力的依赖,强调组织与程序,以此来减少人为误差。
4.2加强工程的成本控制
有效的工程成本控制是实现建筑企业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首先,施工单位需要牢固地树立成本观念,将成本的控制渗透到工程项目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其次,还应建立定期的成本分析制度,定时归集单位工程的成本与预算成本的比较进行核算分析,始终保证亏损因素处于可控状态;最后,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合适的企业定额,保证企业在进行项目管理或者施工质量控制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
4.3积极抓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
对于建筑的管理与施工工作,一般情况下,建筑企业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在施工前需要作一定的技术交底、交流,一方面是为了明确施工的范围,另一方面是为了明确管理人员及技术操作人员对于施工技术的掌握和操作要领,确保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严格的按照工程设计进行,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对于技术监督检验人员而言,技术的交底交流,能够让其在基本的施工过程中把握好最基本的质量检验,以避免出现渗漏性的问题。
4.4提升管理施工人员综合素养
为了可以使工程项目中的管理人员对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全面的了解,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必须要对管理与施工人员进行周期性的专业培训,主要是针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意义以及质量安全意识的培养,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他们都能逐渐的树立起质量第一的思维。另外,还应该制定出项目管理人员培训计划以及评价标准,保证管理人员可以对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从而才能实现对项目施工质量以及进度的合理控制,使建筑项目施工质量可以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5结语
在具体的建筑施工中,我们经常遇到不同的突发问题,比如,连接处的问题、建筑的结构问题、裂缝问题,这些问题都给建筑质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重视提高建筑的质量,施工团队要做好专业培训,严格按照每项标准和工艺要求。在这种基础上,不断地加深监管力度,使我国的建筑工程实现飞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伟.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6):39.
[2]张炳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及施工质量控制水准的有效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