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拓展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改革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22期   作者:修涵
[导读] 在国内教育事业不断成熟、不断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成为了社会的风向标与热议话题
        摘要:在国内教育事业不断成熟、不断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成为了社会的风向标与热议话题。人们不仅关注学生文化成绩,同时也提出了对素质教育的追求。尤其是与学生身心健康关联密切的体育教育,在新时期背景下更是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人们对于体育教育的要求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不知不觉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教学模式并不足以支撑现代人才的培养,无法满足当代人们对健康身体的追求。考虑到这样的前提条件,体育教师必须做好教学方法创新工作。将现代化理念和方法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以拓展训练的形式发展与继承传统教学优势。
关键词:拓展训练;高中体育;教学改革

        前言:体育教育不仅有着文化教育作用,同时也有着强身健体功效。可是从现状来看,如今国内体育教育虽然在多次改革中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但是大环境下,仍旧有许多学生不喜欢学习体育技巧、体育知识。学生更喜欢将时间用来玩游戏。不少家长也没有在现代教育氛围下,改变自己的观点,仍旧认为体育是不务正业,会影响到学生学习。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循序渐进。保障体育教育效果,需要重视体育项目拓展。
一、当前高中体育教育问题
        笔者通过实际调查得出如今高中体育教学问题颇多,具体表现在:在大环境下,绝大多数学生显然并不喜欢体育,而更喜欢体活。这种现象在女学生的身上要更加明显。不少女生甚至会说自己肚子疼、腿疼、头疼逃避体育。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今很多学生的注意力都有被游戏所深深吸引。学生将大量休息时间用于打游戏、看电影[1]。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文化成绩,同时也导致学生身体得不到锻炼。学生成为了他人所说的豆芽菜、小胖子。过去我国曾长时间实行应试教育,虽然近些年的改革已经改变了大环境,并且不少地区的体育特长生在中考、高考项目中也有体育加分。但是大多数家长仍旧更关心学生的文化成绩。为了让孩子能够进入理想大学,会利用一切资源、一切手段为学生报各种补习班,学生的生活中全是数语外、理化生、政史地。学生没有足够时间锻炼身体[2]。久而久之也会失去体育热情、体育习惯。
二、高中体育中的拓展训练引入意义
        拓展训练就是将一些更具有体验性价值的活动应用到体育课堂上,这些活动与体育课程的结合能够让学生参与到更喜欢的学习项目。教师可以将学生充满兴趣、新鲜感十足、感兴趣的体育拓展内容应用在体育教学,使学生能够产生体育学习向往,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比如拔河、篮球、游泳、滑板、山地车等等都是很不错的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克服困难意识,磨练学生的身心品质,提高学生身体综合涵养。高中体育拓展训练可以让学生减少体育课参与抵触心理[3]。并且这些项目本就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内容,学生可以放松身心、投入全部的精力,释放文化课学习的压力。拓展训练让学生走出电脑游戏的世界,在体育锻炼中获得健康的身体素质。


三、高中体育对拓展训练的应用思路
(一)营造欢快体育拓展教学气氛
        现如今大部分学生多或少都有一些压力,这些压力有的来自教师,有的来自家长,还有的来自自己。高考这座大山压在学生身上,每天学生都要参加大量补习班,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学生没有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这势必会消磨掉学生仅存的一丝体育锻炼想法。正因如此,高中体育教育才需要突出自己的价值,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喜好设置一些体验性丰富的拓展体育内容、项目。教师需要打造欢快、趣味的体育教学课堂,以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使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兴趣。学生在体验式拓展训练课堂上,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学生形成了克服困难、解决困难的意识与能力。比如高中阶段,很多学生对于滑板这个项目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就可以引入滑板教学项目。滑板项目对于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力量都有很高的要求。学生在滑板上需要保持注意力,否则有可能会摔倒。教师教学的时候,需要从细节出发,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安全。再比如很多高中生都非常喜欢篮球,篮球是一项多人竞技运动。在篮球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篮球技术和技巧,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协作能力、对抗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勇往直前、不怕挑战的精神。
(二)合理控制难度提高教学效果
        考虑到目前大部分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比较差的问题,在高中体育课堂上,教师需要以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拓展训练。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错误的想法:体育就是一种跑跳的运动。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因为人们对于体育的了解不够深刻。对此高中体育教师一定要围绕现阶段教学大纲,多引入一些体育项目,让学生改变过去错误的看法。参与到体育活动,在体育实践中养成不怕困难的意识。比如攀爬运动是很多学生都比较喜欢的,但是有些学生胆子小害怕不敢攀登。这时候教师要带头示范,并鼓励学生。当然活动前一定要做好绳索检查,保障活动安全。随后组织学生一同攀爬,在挑战自我、克服困难中,使学生了解知识,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意识。
(三)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学生体育综合涵养
        高中体育教育要想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就离不开来自学生家庭的支持。如果学生的家庭本身有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那么孩子往往也会养成体育习惯。家庭不仅要重视孩子的文化教育,也要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所以体育教师平时可以多跟学生家长沟通,甚至组织家长在饭后、周末带领学生郊游、体验运动。比如饭后家长带着学生在楼下打会羽毛球,早晨带学生跑跑步。这些都是很不错的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成长氛围,学生才能够朝气蓬勃的成长。
结语:面对新时期背景,为了培养出对社会有意义、有价值的优秀人才。平时体育教师就需要多实践、多琢磨、多思考。创新教学手段、教学形式。主动使用新颖、具有实践意义和实际作用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体育参与积极性。要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开发学生的核心品质。

参考文献:
[1]刘巍.浅析校园足球背景下的高中足球教学[J].亚太教育,2019(12):84.
[2]杨文兵.论德育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北极光,2019(12):153-154.
[3]何军祥.多种教学方法,提升高中体育教学质量[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