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更新,语文老师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老师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创新多种教学方式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运营能力。同时老师还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以及实际的需求来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在开阔他们眼界的同时,还锻炼了鉴赏能力以及审美的能力。因此,文章主要探讨分析了核心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己优秀的作用,使得他们的综合素养能够良好的发展,在学生以后的发展中也能紧跟时代的潮流。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情感上以及思想觉悟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核心素养的发展和培养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语文老师要逐步探索语文教学相关的理论,并不断地创新课外实践活动,使得小学生会更加热爱生活。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不够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通过大量的调查显示,不少老师在教学语文的过程中,不够重视他们的主体地位,而是以讲解教材上的内容为主体,所以限制了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结合实际的情况,每一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都有他们各自的优点,然而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却没有根据他们的差异性来教学,因此也很难实现语文教学的效果[1]。
2.不适应现阶段的教育发展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视角下,对于教育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也没办法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单一的教学内容,以及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严重忽视了他们的实际需求以及内心真实的感受。
3.不够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所以对待事物没有完善的认知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当老师在讲解抽象的知识点时,有一些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因此,语文老师在教学语文的时候,要灵活选择教学的模式,在讲解抽象的以及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时,就要将他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然而在实际教学语文的时候,大部分老师并没有把所讲的知识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想贴近,所以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下语文教学的有效对策
1.转变老师的教学观念
以往的语文课堂上,老师在教学时会不知不觉变成以“教师为本”教学方式,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多少内容,学生就学习多少,这样的模式使得学生丧失了他们的主体性以及主动性。
所以,为了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锻炼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在实际教学时,必须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把语文课堂中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学的时候变成由老师来带领学生,学生在进行思考,并实现最终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有很多老师会将书本上面的知识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相挂钩,学生的考试成绩越高,说明他的能力越强,然而这种观念会严重忽视他们的实践能力。所以,老师还要摒弃这种错误的观念,在讲解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他们的课外实践能力[2]。
2.重视渗透情感教育
在教学小学语文时,有一些老师会将语文知识的讲解当成语文教学的总目标,这样的现象会使得小学语文非常的枯燥乏味以及单一,而且还会使小学生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时,就要有效渗透情感教育,把语文教学和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这节课文时,老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们播放祖国大好河山片段,还要引导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其次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分享他们曾经的旅游经历,从而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氛围,有效的帮小学生提高对语文课文的阅读兴趣。再比如,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很多综艺节目也开始重视对古诗词的发展以及传承,例如由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等,这些节目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语文素养,还激发了他们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3]。
3.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多老师在课堂上都处在主体的地位,所以就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因此,老师要从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入手,深入分析自己以往的教学当中的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建立合理且科学的教学体系。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赵州桥》这节课文时,老师应该根据文章的内容来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并结合课文主旨来确定教学的内容。其次,老师还要借助多媒体给学生们播放赵州桥图片,然后再引导学生在文章中寻找相关的图片,从而有效的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内容。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在实际教学语文时,要以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并建立科学完善的语文课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教育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国建. 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 读书文摘(中), 2019(005):165-165.
[2]王微. 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 新作文:教研, 2019(002):17-17.
[3]徐鑫.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探究[J]. 课外语文, 2019(003):16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