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越来越重视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若要真正提升作文教学的质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通过课外阅读量,让学生的写作能力从作文的形式、内容、词汇、句子等方面有一个新的改变和进步,让学生通过扎实有效的作文教学,实现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重要性
1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1课外阅读有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
为了改善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教育研究人员提出了新的思路,想要激发出小学生对语文作文学习的兴趣,提升阅读量是其关键所在,课外阅读便是主要方法之一。课外阅读不同于学校课堂,其随意性大、选择面广,而自制力差、好奇心强是当代小学生的普遍特点,因此在课堂时教师便可利用他们的好奇心来培养课外阅读兴趣,然后逐步转化成一种阅读习惯。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童话故事,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中有一课叫《卖火柴的小女孩》,天性使然,孩子总是对童话有着莫名的喜爱,因此教师在完成基础的教学任务之后,可以对学生们讲一些其他的安徒生童话,然后在结尾时留下悬念,这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们就会主动去书籍中寻找答案,寻找的过程中难免会注意到除《安徒生童话》外,还有《格林童话》、《十万个为什么》、《绿野仙踪》等,教师与家长要不留痕迹的在学生的阅读书籍选择方面进行干预,确保孩子拿到的书读起来有趣的同时又不缺乏深度,久而久之,学生们会渐渐的体会到阅读的乐趣,生字的认识量也会大大增加,对作文写作的兴趣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1.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意识
从实际而言,语文教学的关键其实来自于所有人共同依赖的实际生活,语文来源于生活,同样也离不开生活。因此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生活中体现它的价值。而语文写作同样也来源于生活,若脱离了实际生活,那么写出的文章只会漂浮在虚拟的空间中,无法体现出真情实感,同时也感受不到自身身份的认同。然而现如今,大部分学生在时代的迁移下与社会的距离越来越远,他们甚至不愿与社会有过多的接触,从而严重缺失一种对社会的感触,所以徘徊在真实与虚拟之间的社会意识需要通过阅读来提升。学生借助阅读能够打开自己的视野,将目光从自己的小世界中逐渐放大到社会、国家甚至世界,他们逐渐会看到外面的世界,看到不同国家背景下的不同文化,看到国家与国家之间发生的时事热点。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将写作、语文学习和社会相互联系起来,并且发现自己与社会之间存在的那种微妙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写作充满一种社会感,并且逐渐提升社会意识,用作文来表达自己在广阔社会下的视野。
1.3课外阅读有助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不言而喻,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我们追求身体健康,但同时精神上的营养也不可或缺。因为一旦出现精神上的营养不良,同样会严重影响人的健康成长。但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认为提高学生作文成绩的辅导资料才是学生最好的阅读资料,严重忽视了对学生课外阅读意识的培养。这种应试教育的理念严重扼杀了小学生思维的拓展,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全面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实践证明,课外阅读量越多的学生掌握的知识越丰富,独立思考能力越强,写作能力也越高。
因此,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指定的阅读内容,并将读过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写出来,写完后再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其他学生欣赏。然后,教师从中选出写得较好的学生进行奖励,这样一来,有利于有效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并为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速度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关于这一措施的落实,一定要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2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2.1多读好书,积累丰富知识
学习语文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积累语言词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学常识积累。然而小学语文课堂的基础知识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促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增加知识储备,拓宽视野,并能灵活运用所积累的知识。良好的语文积累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其畅游在书籍的海洋中,在阅读大量的书籍之后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思维变得更加敏捷。除此之外,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还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从书籍中丰富人生阅历,探索更多自己从未涉及的未知世界,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2动脑读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想要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读书学习时养成勤于动脑的好习惯。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并让学生在学习中摸索出一套专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课外阅读对小学语文学习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学好语文教材内容,待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了基本的语文阅读技巧后,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技巧与方法后,再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应根据学生所处的心理阶段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并确保这些书籍充满正能量,内容阳光且积极向上,这样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时,既能积累写作素材,又能让学生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进而让学生懂得读书的重要性,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为学生今后的写作奠定良好基础。
2.3丰富文笔,强调生活感悟
小学生写作的内容匮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目前他们的认知水平以及生活阅历不多,再加上缺少课外阅读的素材积累,在写作时,对于作文题的选题没有深刻的感悟,写出来的内容就会平凡,甚至离题。所以,教师在作文课上,一定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另外,也要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是目前他们能够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提升自我作文写作水平最有效的途径。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通过阅读别人的生活经历、生活感悟,提升自己的内在素养。阅读大量优秀的课外阅读,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小学生的文笔会有很大的提升,笔下所描述的人、事、物都会带有情感。例如,春花的灿烂,小学生经过了长时间的阅读积累之后,在描述春花以及春季上就能够用上“春光灿烂”、“万紫千红”等能够表达自己对春季喜爱以及春季色彩的词汇,同时还能够联想春季是播种的季节、园丁的不易等等场景。在写作上能够丰富自己的内容,写作语言也不再匮乏,文章的内容就能够得到提升。
3结语:综上所述,可以发现我国目前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面还存在严重的不足,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也没有达到一个期望的高度。因此,充分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与写作兴趣,激发潜能,合理教学是当前需要研究的一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切实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也是改变现状的可行路线之一。只有感受到阅读与写作的乐趣,提升成绩与教学效率自然变得事半功倍。目前,仅对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的大致情况做了简单分析,为教育工作者们提供可行性参考建议,尚有不足之处,还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黄俭.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6):147.
[2]康宁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9(36).
[3]司多明.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新通信,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