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期   作者:何瑜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对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对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对其创造力进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情景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之所以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除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景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脚步地不断加快,小学语文教学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不断地积极探索中,逐渐找到了更多适合小学语文教学健康发展的新方向。其中,在小学语文和情景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方面也积累了很多有效的经验,给素质教育的完善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策略符合小学生的情感需求,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形式多样的情景教学策略,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且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在设置教学情景时,应当突出学生在其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设计的情景应当让学生产生兴趣,让学生在情景体验中产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问题的欲望,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运用语言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情景活动环境是开展情景教学的前提,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而主动探索课本中的未知问题,这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掌握。教师可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情景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从而引导学生在情景体验中深刻领悟文章思想。如此一来,教师才能更好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利用语言创设情景时,教师应当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征描述学习情景,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更易于让学生接受与内化知识,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会更加喜欢语文学习。
二、设置实践情景,促进个体发展
        在设置实践情景时,教师仍然要遵循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同时还要突出学生在实践情景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实践情景活动中,通过启发、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情景,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在设计实践情景時,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尊重学生差异与个性特征,尽可能实现全员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实践情景活动的主体,实现学生的共同发展。实施情景教学的前提是学生要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因此,教师在设置实践情景活动之前,应当首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与理解文章内容,以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教师设置的实践情景当中。比如,《九色鹿》这篇文章讲述的主要内容为:善良的九色鹿救落水人之后却遭到落水人的伤害,最终落水人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设置实践情景活动,如主题辩论活动,通过开展小组辩论赛的形式对九色鹿救人的行为和落水人的态度进行评价。在辩论赛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平等、热烈的辩论环境,在这样的辩论情景中,小学生才可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在这个过程当中学习九色鹿的崇高精神。
        三、体会趣味情景,领悟文章情感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情景化教学,教师设置的情景化教学模式应当具有知识性、趣味性、丰富性等特征。学生在情景化的教学氛围中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深刻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意思,学生在积累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能使自身的认知能力得以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只让学生掌握书本中的知识,教师还应为学生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而情景化教学的趣味性、丰富性特征正好能实现这一教学需求,并且也正好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情景化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课堂学习当中,体会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比如。

在教学《黄山奇松》这篇文章时,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游览黄山”的情景体验,每个小组选取一名同学为“小导游”,同时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黄山的自然风光,让学生在这样的趣味情景体验中感受黄山奇松的秀丽风光,从而加深对文章中“千姿百态”“ 郁郁苍苍”等关键词语的理解,提升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设置角色情景,深化思想体验
        角色情景扮演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情景教学策略,其实施的前提同样是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内容及文本语言特点。在角色情景中,学生会对语文知识文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体会。众所周知,小学生的表现欲望要比其他年龄段的学生的表现欲望强烈得多。在角色扮演中,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创新能力将会被充分地挖掘出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都是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而故事恰好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文章类型。但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可能会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故事缺乏深入的体会。所以,教师可通过设置角色情景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文章内容,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发挥自己的才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征和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设置角色情景活动时,教师首先应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语句,以及文章想要表达的思想,然后再让学生模仿文章中的某个角色或某个场景,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不要过多地进行干预,允许学生对角色、对故事内容等进行创造性表演,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五、创设想象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力丰富的年龄阶段,对世界有着独特的认识,而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的教学却经常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天赋,导致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僵化,极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为了贯彻素质教育,教师可以创设想象与意识相结合的教学情景,通过充满艺术性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天赋,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好奇心,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清澈的湖水》这一篇课文时,文章中有较多关于景色的描写,其中有一句“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这一句话描述的十分唯美,但是学生对于这种抽象的描述是很难理解的,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理解程度,我使用多媒体设备展开教学,通过动画、音乐等艺术手段为学生展示湖面的风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样的氛围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文章中的小洁会产生又像是飞又像是在游的感受。这样,在充满了幻想的音乐和动画空间中,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得到充分的强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情景化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时,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突出学生在实践情景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利用情景活动知识性、趣味性、丰富性等特征,为学生构建形式多样、宽松愉悦的学习情景,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立龙,李楠楠.浅谈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141+146.
        [2]吴如凤.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57.
        [3]葛炎.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互动情景教学策略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1):137.
        [4]周玉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6(03):115.
        [5]梁端水.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19):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