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期   作者:赵力
[导读] 阅读教育对低年龄段的学生而言具有良好的语言启发效果。
        摘要:阅读教育对低年龄段的学生而言具有良好的语言启发效果。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字词知识进行掌握,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自身语文知识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沟通、表达的能力。为此,如何通过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来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促进良好的阅读效果体现就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所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
低年级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可以说,阅读是学生认识知识、掌握知识的关键,也是学生提升自身语文知识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于教师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当中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需教师进行合理的设计,通过构建出有效的低年级阅读教学方案来展开高质量的教学活动。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当中不可撼动的一项教学内容,更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所在。只有保证语文阅读教学方案的有效构建,才能保证学生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能够全面提升。与此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高质量的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课文当中的语文知识,从而逐渐转化成写话的素材,为接下来的作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所设计的课文都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其中不乏一些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课文。而在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阅读这些课文后,学生的思想便会受到这些课文的引导,从而在受到有价值的影响后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阅读效果,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二、当前低年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式单一
一些语文教师固守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在课堂没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素材的内容,而是使学生独立阅读,低年级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特征的限制,无法独立地深化情感体验,造成阅读教学的质量低下。
        (二)教育理念存在误区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并没有在全面理解课本教材的基础上就开始进行阅读教学,这就导致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教师无法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实践与发展。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仍然沿用原始的教学方式。这不仅不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还会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降低,对课堂教学效果而言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体现。
        三、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阅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门槛,对于小学生成长有重要的意义,其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印象、巩固知识,而且能够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和阅读兴趣爱好的培养。由此可见,阅读教学对小学语文低年级有重要的意义。
        (一)多练多读,掌握方法
阅读是一件慢事情,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其阅读速度由慢变快需要较长时间的练习和积累,并且要学会如何享受阅读的过程,如果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那么学生的阅读行为自然难以长久。很多学生就是因为不能长期坚持阅读,并且对阅读本身缺乏兴趣和爱好,才无法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和情感体验。

所以,在推广阅读这一行为之前,需要老师在识字上下功夫,在教会学生字音、字义的基础上,确保小学低年级学生做到口齿伶俐、发音准确、语速得当,为后续的阅读行为打好基础;其次,要明确阅读内容,为了提高阅读行为的效果,老师可以教材课文和经典作品为基础来展开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先掌握阅读材料的内容,对于不懂的生字词和段落,可以先行标注出来,在了解完上下文的内容后,教会学生去猜测其大致的意思,待学生掌握好阅读材料的全文内容后,再要求学生把字词句读通顺、读连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然后,学生之间的互读,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随机分组,给学生找好固定的合作伙伴,让两个或多个学生进行互读,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和配合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争取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最后,“学习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阅读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老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对学生的阅读方法产生认同感,只要学生的出发点是好的,并且通过该种方式能够取得明显的效果,就是值得老师鼓励和推广的,而对于一些错误的阅读方法,老师要及時对学生进行指导,督促其进行改正,以让学生尽快适应阅读教学活动。
        (二)扩展阅读范围
老师除了立足于教材课文来开展阅读教学外,还应该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进行扩展,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来扩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一方面,老师可以将阅读任务以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让学生可以在家长的监督下,利用课后时间来自行进行阅读,然后老师在课堂上检查学生的阅读成果和阅读体会,让课外阅读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补充;另一方面,老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让家长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来获取阅读材料,并且将阅读这一行为落实于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以有效弥补学生阅读量的不足。而在阅读书籍的选择上,老师要尽量选择通俗易懂、富有哲理的材料,以到达通过阅读行为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
        (三)创造阅读条件
在软硬件设施上,学校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场所,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比如资金有限的学校可以通过社会捐助图书的形式来丰富图书馆的馆藏,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构建电子图书阅览室,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合适的书读,或者能够在课余时间自行进行阅读。在阅读时间的安排上,不能因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而挤压学生的阅读时间,而是每天都要给学生留出固定的阅读时间,比如课前10分钟、阅读课和自习课等,让学生的阅读行为能够持续进行,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四)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
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中的低效问题较为普遍,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加以改变。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中,老师不应当满足于学生获得正确的理解,说出正确的结论,还要引导他们说出这样的理解、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使学生从中悟出一些学习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不是由老师生硬地讲述、灌输有关读书方法的知识,主要途径应该是渗透。所谓“渗透”,就是在学生的阅读实践中,老师有意识、有计划地通过例子让学生从感性上接触某种读书的方法,再逐步地从其他例子中领悟、理解这种方法,内化为一种能力,进而反复运用。在略读方面,虽然略读的各项要求比精读课文要低,只需要学生掌握文章大意和重点内容即可,但略读材料的难度一般较大,这就更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比如对于略读材料中的词句不做具体要求,但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读懂材料,进而逐渐掌握略读的方法,必要时可以在学生略读后进行提问,让学生讲解自己的态度和方法,以保障略读的效果。
        四、结语
总之,基于新课改下所提出的阅读教学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有着巨大的帮助。阅读教学能够为低年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教师要积极响应阅读教学的号召,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低年级小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教材;以朗读的方式进行阅读,奠定基础;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邵雪梅.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121-122.
[2]傅胜金,杨西花.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策略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20):93-94.
[3]郝建荣.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6):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