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期   作者:赵来华
[导读]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作文是其中重点及难点内容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作文是其中重点及难点内容,作文写作是学生将所学习知识灵活运用出来的有效途径,通过作文写作,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字语言组织能力。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效率还不是特别理想。对此,必须要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本文就对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主要是指将与学生相关的生活化内容引入课堂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当前我国实行的是素质教育,因此教师也应该注重生活化教学,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与生活是一体的。这样学生也能在学习中体会生活、在生活中融入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处处有知识,并且将很多知识运用到写作中。但是从当前的作文教学来看,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写作思路不清晰、文章主题不明确。可见,改革作文教学方式势在必行。为此,笔者接下来就对生活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进行分析,以期能为改革作文教学方式提出一点建议。
        1 生活化教学策略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积极意义
在传统教育形式下,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因为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灌输式教育是小学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形式,并且老师因为具有一定的授课压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关注程度不够,一味追求教学进度的情况屡见不鲜[1]。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是当前小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升学和考试压力,并且由于小学教学评价体系滞后,因此考试成绩成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和老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将不能很好的理解语文作文知识。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较少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问题,让学生在理解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对于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另外,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改革趋势,只有进行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变革,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教育的基本要求,更好的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发展服务。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教师关注的主要问题,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大势所趋。作文能力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主要能力,良好的语文写作能力也是学生适应未来竞争的基本要素,由于传统教学过于重视知识的讲解和灌输,忽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瓶颈,因此,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符合当前课程改革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同时对于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也具有重要作用。
        2 基于生活化要求进行作文教学的主要方法
2.1 应用常见元素,将写作与生活有效结合
在开展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搜集一些相关图片,展开联想,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此外,教师布置的写作内容都应该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熟悉的事件,帮助学生回忆生活场景,教师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或用自身的经历去唤起学生的记忆,使得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进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例如,在一篇关于吹泡泡的作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完成一篇三百字左右的小文章写作。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回想在生活中有关吹泡泡的场景,让学生将写作与生活有效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尽可能地开拓学生的思维。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想象吹泡泡的场景,让学生根据所见所想进行立意,进而提高学生立意的新颖性。
2.2 创设情境,巧妙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情感充沛一直是语言生动的必要条件,也是进行语言表达的主心骨,更是写作的动力。

为此,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讲、写、做、画、演”等形式设置适当的教学情景,让学生通过具象的生活情景,对抽象的情感产生直观的感受,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学生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从而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也为教师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可以在写作课上设置“分享小心事”的环节,且在每节课前预留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随机抽签,然后分享自己感触深刻的,或者是最想与同学分享的一些小心事,这样也能巧妙地激发出学生的写作灵感。比如,以“太阳”作为主题写作时,笔者这样给学生介绍:“天的那一边有一轮红彤彤的太阳,天空是一望无际的,红彤彤的太阳犹如淘气的孩子跑得通红的脸。”如此,在教师生动形象的描绘与假设下,抽象的太阳也就变得具象,学生也加深了对太阳的理解,写作灵感被激发出来,最终写出紧扣主题的文章。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描绘生活,写自己感兴趣的事、亲历的事、注入自己真情实感的事,让饱满的生活体验丰富学生的心灵、拓宽写作的空间、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
2.3 联系实际,让学生体验写作乐趣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会体验生活、热爱生活,并学会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作文写作,体验写作乐趣。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机会,让学生感受生活,并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获得真实情感,形成作文写作的动机。例如,对“我最喜欢的动物”这一命题作文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带来一只小动物,小兔子、小猫、小狗等,让学生观察、触摸,并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进行作文写作。同时,这样的做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兴趣与积极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主要来源于学习动力,而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兴趣。此外,也可以让学生回家之后,观察自己家或者是邻居们养的小动物,了解动物的习性、特点,从而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丰富作文的内容。
2.4 开发写作思维和开阔写作思路
在低年级写作教学中,加入绘本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根据生活经历来进行写话训练。学生可以用相机记录生活中有意义的点点滴滴,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通过这种教学活动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绘本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可以给出一个绘本后让学生根据绘本中的图画和文字发表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写作是一个需要灵感的过程,并不是什么文章都可以凭空出现的,每一篇好文章的问世都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作为例子,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深入人心的文章,这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收集素材,从而写出好的文章。在教学生写作时,教师不能利用传统的写作方式,而应教给学生去学习模板写作。学生的学习不能以考学为目的,应为了不断增长学识、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教师在写作课堂中要创新地给学生布置作文的题目,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汲取素材然后给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另外,教师要培养学生在语言上创新,教会学生运用精彩的语言。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让学生养成写随笔的习惯,通过记录一些生活中的故事,写出真实的文章。为了对学生的写作训练进行监督,教师每周安排一些写作片段的任务,让学生描述某一个人,或者是陈述一件事情。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是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理应从方法层面展开引导,促使学生能够深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完成学习任务,进而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明圆.浅谈小学语文作文的生活化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2017,(7).
[2]夏春梅.小学语文作文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浅谈[J].教师,2015,(26):61.
[3]车宝玲.小学语文作文的生活化教学方法研究[J].文存阅刊,2018,(16):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