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期   作者:李叶超
[导读] 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更改传统的强灌式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摘要: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更改传统的强灌式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通过正确的引导与帮助使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数学活动,并且加强课堂中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既能够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学习与发展。所以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索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并提出具体的教育指导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
引言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只是对数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复制,强硬的灌输给学生,然后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此种教学行为会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消化知识的能力,导致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数学知识属于连贯性的,如果学生的前期基础知识不够熟练,可能会影响后期的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所以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既要活跃氛围,也应当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能够对学生进行多元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课后练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学习习惯,通过互相帮助与监督,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增强学生综合素养。
        一、将数学知识联系生活,增强学生的理解探究能力
        数学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效相连,能够开发学生智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生活经验,才能够基于根植现实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了解数学知识的抽象本质和相关属性。
        教师通过提出生活化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某一问题进行思考,然后在小组内沟通交流,形成浓郁的交流氛围小组,共同制定简单的装修预算方案,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积极动手测量和计算之后,能够形成全体探究的良好氛围,切实做到知识的灵活应用。
        例如:学习《加减混合运算》这节内容时,就是应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奥运会开幕式的录像,然后谈一谈奥运会的理解,在此阶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都是27~29届奥运会奖牌数的统计表,引导学生思考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一些信息?合计是什么意思?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计算29届奥运会我国获得了多少枚金牌,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可以采用交流法,要求学生采用竖式以及综合算式的方法进行练习。通过此类教学模式,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理解能力,也能够将数学知识贴合生活,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的探究问题。相比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来讲,此种教学方法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探究能力。
        二、开展趣味活动,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由于当前学生正处在思想高速发展时期,所以游戏活动对于学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教师在游戏教学当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游戏娱乐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活动的形式能够将学生与活动思维有效地进行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在活动当中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性的思考和探索。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能被三整除的数字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讲解的形式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通过在活动当中出示相应的数字让学生通过抢答的形式学会积极的互动交流。由于当前学生热情不够高涨,对于内容理解不够深刻,教师就可以通过互动和奖励的形式来提升学生的的数学运算能力以及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效率。由于当前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容易出现各项错误,所以教师需要学会了解每一个学生,并且通过科学判断的形式来解答学生在学习当中所遇到的困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学会独立的探究和思考。
        教师还可以设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让小学生能够更好地记住数学符号与及公式。由于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和复杂,当学生盲目地学习时,很容易对数学产生厌倦心理,所以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和数学学习情感,可以设计分水果的游戏,通过将分数的知识点结合进分水果的游戏当中,才能更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以及侧重点集中到知识的获取和运用当中。
        三、设计趣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活跃性
        由于趣味性的教学问题是培养学生思考的重要起点,所以教师在涉及趣味性教学问题时,要让学生学会预先的思考,通过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善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通过启发学生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积极性。教师也要在教学当中善于借助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探究,由于启发性的问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奥妙以及趣味性,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很难独立性地完成探究,所以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寻找学习的切入点,通过启发学生全面性的思考,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会探究,通过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学会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独立自考能力。
        结束语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点的同时组建学习小组,通过开展趣味性与竞争性与一体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同时要确保数学学科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才能够使数学学科置身于广阔且丰富的现实生活之中,从而充满生命与活力,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产生的根源,从而提高知识理解以及掌握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开红.关于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5:14.
        [2]周俊英.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7007:110.
        [3]贾红艳,高庆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中华少年,2017,18:156-157.
        [4]孙婷.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17,25: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